【篇一:我喜欢读书】
书是金钥匙,帮我们打开智慧的大门,去寻找人生的真理。书是一条小船,载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到达金色的彼岸……
我家有许多书,书桌上、茶几上、沙发上、书橱里、书柜里、书箱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难怪别人到我家做客,都开玩笑说,你们家可以开书店了。这时,看着我的书,我无比自豪。
我喜欢读书,是跟爸爸学的,和爸爸嗜书如命相比,我还有差距。每逢爸爸从旧书摊淘来“宝”时,我都帮爸爸整理、分类、摆放,知道了许多关于书的知识,懂得了什么是一版一印、什么是限量版、什么是毛边本、什么是线装书,最主要的是知道了哪些书适合我们少年儿童阅读,一有空闲,我就捧起这些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上幼儿园时,《看图识字》和《看图说话》是我的好朋友,这些书使我增长了知识,带给我欢乐,让我认识了广阔的大自然以及在她怀抱中生长的茂盛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和种类繁多的动物。上小学后,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书的阅读量也随之加大了,先后读过注音版的《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以及儿童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到现在我已经读过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和《上下五千年》、《伟人的故事》等许多书了,激发了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缅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我更喜欢读书了。
通过读书,《三国演义》、《红楼梦》使我看到了人间万象,懂得了什么叫兴亡;《爱的教育》、《雷锋的故事》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关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坚强。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真的让我进步了。
我喜欢读书,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避恶,读书使我有了与文学巨匠交谈的机会,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
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篇二:花落无声】
阳光打在木地板上一点点偏移,时光就一点点走远……
推开窗,恍然发现残花已带着昨天的旧梦慵懒地铺散逝去,曾经的一切似乎都渐渐地散落了,散落了,散落在逝去的流水中,流淌出今日的沉寂。落花无语,只剩岁月在时光的飘荡中延续。
在残阳一点一点被地平线吞噬时翻开历史。历史的河流静静地淌,沧海桑田不断变幻,春秋的马蹄声远了,秦汉的明月黯淡了,隋唐的宫殿成灰了,明清的自信消失了……一切的一切都在岁月的风化下慢慢的褪色、剥落……猛然抬头,几只飞鸟在空旷的苍穹中掠过几线痕迹,它们如此匆匆,是去参加时间的葬礼!
我们每天站在晨昏线上,看昼夜交替。然而,年华的彼岸,没有灯塔,我们只能茫然的任大片的年轮光晕在我们面前招摇晃过,水一般在我们单薄的日子里轻轻划过,在每一个空隙不着痕迹的流逝。
流年的浪花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趁我们不备时渗入灵魂深处,纠集我们的一切情感体验,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
蓦然回首,看见回旋攀缘的千年古藤长满整个小径,蔓生的绿色植物萦萦绕绕,似谁牵扯不清的思念?在长春藤的暗影里,是谁初启黎明的薄唇,留下时光的烙印?
长春藤落泪了,千年前的一滴泪,掉在一本线装书上,合拢书,飞花漫天,为何无声无息?只因夹在某一章节中时间的哭泣?
【篇三:苏州童话】
到过的城市不少,但经常在记忆之屏上显影的却少而又少,苏州——是其中一个。
是因为在苏州待的时间久的关系?细细想来,并不全是这个因素。真正难以忘怀的,是苏州的温柔与浪漫,苏州的恬淡与超然,以及那些不经意间飘落在苏州雨巷的如烟旧事……
苏州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每一页都飘着浓郁的文化味儿。初到苏州的人,一下子便会被她酽酽的书香所陶醉。且不说美轮美奂的园林,精致秀雅的虎丘,诗情画意的盘门和禅意森森的双塔,且不说钟声悠扬的寒山寺,且不说古香古色的松鹤楼……单是那蒙蒙纤雨中的石巷便足以令人神魂颠倒。
粉墙黛瓦簇拥着窄窄的石巷,是那样的凸显着优美的韵致。最妙的还是梅雨季节,纷纷扬扬的寂寞与洒脱从天而降,把喧嚣的心灵刷洗得湿漉漉的。再有清脆的高跟鞋由远而近时,便禁不住心神飞扬了……撑着油纸伞,独自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听着耳畔的潺潺水声,再看看目光尽处那飞溅的水珠和水珠下光洁华润风情万种的石巷,自己顿然成了画中人——一幅绝好的水墨小品中的主人公。
哪个城市能找到这种物我同源天人合一的背景?
苏州的雨不软不硬,淅淅沥沥的敲打着路边的芭蕉和芭蕉下灿灿蜿蜿的脚印,吴侬软语的芬芳将那些飘扬的雨丝染得甜甜的,香香的。石巷两旁错落的屋檐下隐隐的飘出昆曲的抑扬,一下子又把把淋漓尽致的画先到了另一种的沧桑;夺门而出的评弹则又奏响了如歌的乐章……踯躅的老人和翩翩的少女在细雨中织就了动与静的肖像,透过窄巷矮屋的漏窗,一细看得见历史的边缘正盎然茁壮出一片片摩天的童话。苏州在淡淡浓浓的细雨中轻松而又自豪的蜕变。许多的人和事,超然成了活的博物馆;石巷深处的苔藓也渐渐摇曳起激昂轻快舞步的舞步,掸掉线装书沉重的尘埃,向着靓丽的封面游弋了。
只是那面容斑驳的茶室依然健在,年轻或不年轻的,尽可以从碧螺春激情翻滚的瞬间打量世态人情,更有那些貌不惊人的行者,倚着雕龙画凤的紫砂壶,不经意间吟出一首首七言古律,令人不得不击掌称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