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假如凡卡来到我们中间】
假如有一天,那个命运悲惨的凡卡成为了我的朋友,我想,他并不会比我差。
首先,他还那么小,就可以独自去鞋匠那儿做“学徒”。且不说年龄,他还那么小就能忍受如此非人的待遇。和我比起来,我“甘拜下风”。旧社会的冷漠,岂能是一个孩子该承受的么?我想不能。也许正因如此,凡卡可能会比我们更成熟些,经历更多些。
其次,一个环境锻炼一个人。看到书上的插图,我心寒得厉害。凡卡生活的实在太艰难了,如果换做是我,根本做不到那么坚强。我和凡卡,简直是天壤之别。也许他的心志,早就锻炼出铁打的一样了!
假如凡卡来到我们中间,我会放低自己,去和他平等相处,因为我不想在他的眼里,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及”的人。我会看着他的眼睛,并告诉他:“在世上诸般美好的事物中,有两者最公平,那就是青春与梦想,它不分尊卑,人人都可享有。”也许他对这番话早已有了另一种诠释,但我要告诉他的目的,是要告诉他,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用坚强的信念看世界是一场喜剧。
假如凡卡来到我们中间,我想让他和我们一样,可以在操场上奔跑、教室里学习,做着不同的事却有着相同的意义。我想让凡卡有一个和我们一样的童年和一样的笑容。这本该属于他的时光,如果有机会,我会和他一同前进,一同长大。
【篇二:站在中间的意义】
小时候,我总是内心浮躁,喜欢争强好胜。每当与同学并排行走时,我总不满足于站在两边。总喜欢有意无意的往中间挤。因为大家都认为,只有最厉害最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站在中间。而当我留心了一个细节后,中间的位置也被负上许多不同的意义。
那是一个傍晚,从别的城市赶过来的外公外婆准备回去了。离别前我们找了一家好点的饭店吃饭。饭桌前我一个劲的吃个不停,外婆却只往自己的盘中加了几棵青菜,便不停的将大鱼大肉往我盘中送。当我挺着肚子打一个饱嗝示意吃饱时,外公外婆也都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我们一起走出了饭店。正是黄昏,离分别前,我们还有一条小巷是顺路的。当外婆温暖的手掌牵起我的手时,我惊奇的发现,我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中间的位置,外公站在我左边,手中提着一袋水果,外婆站在我右边,不断在我耳边叮嘱着什么。当夕阳匀称的撒在地上时,拖出了三道长长的影子。最长的那条走在中间,一高一矮两条分立两侧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外婆和蔼地摸着我的头说。现在的孩子长得真快,现在已经有他外公那么高。我笑了笑不知怎么答话,外婆又继续叮嘱道。孩子长大了就要注意仪容仪表,出门前要注意衣冠整洁,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随意了。诸如此类的话我不知听过多少遍,可这一次我没有平时厌烦的情绪。相反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暖暖的。一条小巷就那么长,走完了就只有挥手告别。当我转过身去的那一刻,我不禁鼻头一酸,眼眶发热感觉思绪万千。
我料想外公外婆年轻时一定都是精明能干可以走在中间的人。而此时我却可以坦然地走在他们中间。我忽然明白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一直将我视为月亮。自己情愿做一颗星星围着我转为我闪烁光芒。我突然理解了中间的位置包含了太多的爱与期待我要用一生去守护这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