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火花中的乡愁
火花中的乡愁

【篇一:火花中的乡愁】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乡愁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我而言,乡愁是我在这火花之中触发的思乡之情。

我的家乡,可要从我的祖辈说起了。我的太爷爷的家在河南,那是一个美丽的乡村——确山县。直到我的祖辈时,才离开了那里,来到了淄博。确山,也算我的家乡了,说到它,可能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小城的,但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全国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

打铁花,顾名思义,就是将铁水向天空中洒去。虽看着简单,但也是一种技术活。要说由来,那可要追溯到春秋时期了。这在当时,是一种兵器,但经过时间的历练,它已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让你为之震撼的艺术。

我在之前也回过一次河南,也看过一次打铁花。那是在元宵节时。只见两人抬着一大缸铁水,其中一个人腰上还挂着一把柳木勺。听老乡说,这把柳木勺是经过火烧的,只有经得住火烧的柳木,才能再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浸泡,制成勺。在打铁花时,场面极其宏观:一堆人被止在一根线后,桥上也挤满了人。表演者将木勺往1600℃的铁水中捞去,洒向天空。一瞬间,天花乱坠,犹如天女散花,铁花漫天飞舞,从天空中凝成一粒极小的铁粒,有的甚至被蒸发。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加了某种化学物质吧。一次又一次,铁花在飞舞,人们在欢呼,乡愁也油然而生。

不知是什么力量,使这表演者忍受得住这铁水的炙热和对皮肤的灼烧。他们何尝不痛?他们怎能忍受住?他们为何这样拼命?他们是为了游子心中的乡愁!他们满足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帮助一位少年圆了一个回乡的梦。

打铁花是一场感官的盛宴,一场震撼的表演。而我,却只识得它是一味乡愁的解药。我每每想起这场表演,一股暖流便荡漾在心田。

也许,这火花中的乡愁便停留在那一刹那,在这一瞬间。

【篇二:乡愁】

火车站的休息室里熙熙攘攘,许多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等候着回家的幸福班车。回家去,回到那个魂牵梦萦的家乡去。他们大多都是上这打工的农民子弟,手里紧紧攥着心血与汗水换来的车票,眼睛里,焦虑与期盼交织、凝聚,外面的月亮升起了,引起无数怅然,愿月亮照亮漫漫回家路。

"忘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阔别二十年,重返故乡。即使是年纪已高的姥姥,也要在这小道上踏一踏。我走在母亲身后,那渐远的背影中,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但惆怅终归惆怅,背影中还带有几分欣喜。在这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听姥姥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望见姥姥的脸上出现久违的笑容。偶尔路过几个熟人,浓厚的乡音竟让妈妈潸然泪下,无尽的思念沾染了衣襟。远处炊烟寥寥,与天边形成了别样的风景。

走到妈妈小时住的房子前,我惊愣了。那破败的地方,杂草丛生,遮掩着孤独寂寞的土房子。泥土经过风吹日晒,早已不蔽风日,软塌塌的坐在地上,再也无力站起来。门口的小塘早已干涸,那里曾是妈妈捉虾摸鱼嬉戏的地方,旁边的大槐树像垂暮的老人,无奈地望向远方,树上仿佛还留下了爬树捉知了的痕迹。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美好的过往无法再挽回,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夜幕降临,回到家中,霎时,感觉自己真的很幸福。每天,有冒着热气的可口饭菜等待我回家,伤心时可以钻进母亲的怀里痛哭流涕,可以有机会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接受教育。但母亲呢?从小生长在土房子里,饥饿贫穷占据了大多时光,每天要穿梭在松树林间,去农田里干活,要多次往返于五千米之外的亲戚家帮忙。其实,蓦然回首,自己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社会中,却不珍惜,真是愧疚不已。

二十年,光阴似箭,妈妈重返故乡,也让我成长许多。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车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每一个离家的孩子都应回家看看,回到那个成长的地方,找回自己的初心,不负初心,方得始终。

【篇三:难以忘却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在儿时的春季传入心扉,年幼的我却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直到多年后,诗中的含义才如爬山虎般充斥着整颗心。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家乡的梅岭正如王安石的诗中所说,在初春时节,处于梅林之中,香气扑面而来,将人包裹在暗香编织的天地中。远远望去,如火般的鲜红将整座山装点得异常醒目。清风拂过,花瓣如同九天下凡的仙女,翩翩起舞,悄悄飘落在石路上、土地间、脚边、头顶上,置身其中,如临仙境,在漫天飞花中忘却烦恼,仿佛远离尘世,回归到了最真实的自然。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寒气逼人的冰霜中,它们开得愈是秀气,愈是有姿有态。好一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一个堂爷爷在十几岁时就背井离乡,去了外头打拼。在时光的磨砺下他终于闯出了一番事业,但青春也在不知不觉中失了踪影。离开家乡几十年了,越到年老时愈发地思念。多年后他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时,迎接他的我们清楚地看到他那微红的眼眶与颤抖的双手。

爷爷回来后,拒绝了我们给他的接风宴,而是在儿时留过足迹的小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每到一处,他便指着说他儿时在此发生的趣事,每当说起时,他脸上的笑容如朝阳般夺目绚烂,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顽皮的孩童时代。

爷爷临走前,去了心心念念的梅岭一趟。在层层叠叠的梅林中,他念出了那首《乡愁》,幼小的我虽不懂其中的含义,却清晰地感觉到了萦绕在爷爷周围淡淡的忧伤。在漫天飞花中,爷爷告诉我,他很想家,很想家人。

爷爷踏上火车前带走了老家的一抷黄土,一枝美丽的梅花,许多张照片,还有一颗心系家乡的游子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在小学时便熟记于心,但无法明确体会。去年我和父母出门游玩一个月,在离家的第一个晚上,我在旅店的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心中想着家中熟悉的睡床,似乎有些体会到了李白诗中的忧伤。第二天出门游玩时,偶然看到一处花圃中的梅花,那梅花孤零零在那片鲜花中,远远没有家乡的梅花令人沉醉其中,其他的景致也让人失了兴致,当我置身梅林中,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月亮还是故乡的圆,梅花还是家乡的香。我们最终提前回家了。

梅岭景色迷人,其中还有许多故事,美丽秀气的它成了家乡的一处标志。不论是美丽的景色、纯朴的人们,还是淡淡的梅花香,带给远方游子的总是那难以忘却的乡愁。

【篇四:乡音﹒乡愁】

此去经年,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思念,又与何人说?侧耳,却闻乡音一调,辗转顿挫,恍然隔世,一调乡音皆泯思寥。

这是我到长沙的第二年,对周边的街区早已熟门熟路,可于整个城市而言,还是如初来一般陌生。

每每出行,我总是靠在公交车的窗边在一排排琼楼玉宇寻找故乡的影子,当我对着那葱郁的大树发呆,回想着曾经的故事时,耳边响起的“长沙话”总会猛的将我拉回现实,原来,我早已离开了家乡。

长沙话是上挑着的,第一口气直直向上冲,中间的音总是刻意的被狠狠压下,转折的一声被拉长延伸,傲气十足。尾音像是一把钩子,挂住最后一声用力一提,提到尽处突然松开,任它直直下坠,化成一口浊气,消散于风中。

虽然在长沙生活,也能大概听懂长沙话,却总是学不会那一腔抑扬顿挫,当身边的人都操着一口地道的长沙话时,总会有一种排斥感将我笼罩,我不属于这里,这里不是我的家乡。

当我沉浸孤独的思念之情中,我听到了一腔熟悉的音调……

“松他哒,快到咯”熟悉的乡音令我一震,蓦然回首,原来是一位老翁在与人打电话。他两鬓斑白,嘴角含笑,沙哑的嗓音说的是我的家乡话。我看着他,那声乡音让我仿佛回到了故时。榕树下,与外公外婆相处的点滴,永远敞开大门的街坊邻居,永远挂着微笑的糖糕店老板……过往的种种涌上心头,低头,发现已是泪眼朦胧。

那沙哑中带着一层亲切,第一个字第一声就是千回百转的,如浓浓的雾霭,轻柔温和,如迈过层层的青山,和缓地上扬,徐徐地下落,虽比不得吴侬软语有味道,确是质朴柔和的。

那一瞬间,我的灵魂像是被一只温和的手安抚着,所有的思绪都化为和煦的微风,所有的褶皱都被一一抹平。

流落异乡的游子最渴望的便是那一调属于故乡的独特方言。为什么中国人对“老乡”一词有着浓浓的眷恋,因为在异乡那一调属于家乡的话才显得弥足珍贵,如久旱逢甘霖,几抹乡愁早被那浓浓的乡音所安慰,便是冰冷陌生的城市也因此裹上了厚厚的家乡味。

千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调,街角路口涌动的人潮中一腔熟悉的乡音,惊喜的一声“老乡啊”寄去中国人最浓烈的感情,无论是天涯海角都不会孤单,一句乡情便可以温暖整座城。

【篇五:你的乡愁】

走过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便会听到你和风的耳语,声音如此的低沉、厚重,像是诉说着你内心的沧桑。老槐树便是你的名字。

渐渐地走近你,抚摸着你干皱而又粗糙的皮肤,偶尔划过脸颊的一片悲凉更让你的身世扑朔迷离。你就像是一个久经世事的老者,对你所受的痛苦只字不提。但你常流露于表的露水却难以掩盖你内心的孤寂。

你本不属于这里,你是被移植至此的。我不知道你是从哪个古村寨的村口被刨了根,挖了土所搬来的。但我知道你曾经反抗过,挣扎过,甚至哭泣过,但显然,满地落叶并没有让你获得零星的怜悯。世人又怎知道你临走前那数百次的回眸深藏着你对故土无尽的留恋?

多少个寒暑冬夏,多少个日出日落已将你的根深扎在了这片故土中。看着在你呵护下的小草一天天的拔节、长大,继而枯黄,你送走了一代代的花花草草。终于,你也要走了。当时,恐怕除了那惶恐而落的枯叶和被强行扯断的树根就再也没有东西能诉说你内心的悲痛了。是的,你哺育了多年的村子把你卖给了城里人。可天真的你还在为村民们而担心:没有了你,夏天的老者会在哪乘凉,说书的先生会去哪维生,嬉戏的孩童该往哪捉迷藏?

现在你在这里,每天都有护工为你服务,但你仍是难以放下心中那浓浓的乡愁。那人、那山、那水无时无刻都在你的心中萦回,挥之不去。生长、开花、结果是你唯一的心愿,总有一天你的子孙会带着你未了的心愿重新回到那片厚实的土地,继续守护那一方的水土。

我轻轻地依偎在你的身旁,感受着你带给我的点点气息,风缓缓地,响应着和煦的阳光,任由一股专属于故乡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树儿呵,为何你叶子上常含露水?那是你的泪吧!

【篇六:乡愁情浓】

乡愁,是什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王安石说乡愁是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李白说,乡愁是床前那皎洁的月光。而梁思奇的乡愁是一本《我的动物故事》。

简居装饰简约,雪白的窗帘在阳光下荡起一些复古的气息。墙上的油画、新鲜的绿植、实木的圆桌和弥漫着的咖啡的香气……饶有趣味。梁老师在这里开始讲他的故事,令讲述别有一番情趣。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我领悟到了他的乡愁。他把自己比作了一个带泥的萝卜,萝卜的家是土地。也好比他的家乡,就是离开家乡的拥抱时留下的痕迹。言语间令人感到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接着,他又说起中国耕种的历史,农业的重要地位,农民的优点与不足。

令我感兴趣的是,梁老师在家乡里和动物的故事。小时候,梁老师喜欢到水里抓泥鳅,黄鳝……有一次,他在水里摸鱼,捉到了一条“黄鳝”。可是他觉得不太对劲,因为黄鳝摸起来滑溜溜的,抓都抓不住,可是这次却觉得手有点涩涩的。于是,他把“黄鳝”抓出水面来,定睛一看,啊!原来是一条蛇!他吓得连忙松开了手,连滚带爬地逃上了岸,连箩筐也没有拿!站在岸边瑟瑟发抖。说起蛇,肯定很多人会想起“画蛇添足”的故事。可是,蛇到底有没有脚呢?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乡里人都认为蛇是有脚的。而且,梁思奇老师小时候也尝试过,他用大火把蛇烧死,“脚”就显露了出来。年幼的梁思奇还特别喜欢观察小昆虫,就连令人唾弃的苍蝇也不例外,还观察的异常仔细:苍蝇容易死于非命,跟他们喜欢“搔首弄姿”有关。如果你仔细观察过一只苍蝇,就会知道此言不虚。苍蝇像绝大多数的昆虫一样,长着六条腿,不过最前面的两条腿也许叫“手”更合适,因为它们不是用来走路,而是用来搓来搓去。苍蝇没有鼻子,它的“鼻子”就长在“手”上,停在哪里,比如一碗米饭或一堆粪便上,先用“手”品尝味道如何,然后才把嘴巴凑近去。苍蝇很贪吃,见到什么都要“亲手”尝一尝,手上沾着各种食物,所以它要经常搓手。没吃之前搓手,吃饱了也要心满意足地搓手,还时不时摸头抹脸,像是打发腊或是涂雪花膏。搓手让苍蝇任何时候都显示出一副摩拳擦掌、踌躇满志的样子,似乎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后来梁老师告诉我们,写作需要用心观察,还要有兴趣,需要去换个多种角度观察,更需要去努力练笔,写出趣味,才能吸引读者。最后,梁老师勉励我:热爱大自然是一种美德。

热门推荐
1年味包饺子
2成长路上,我撞过南墙
3堆沙堡
4有一种爱叫牵挂
5关于代沟的作文
6文明的韧性
7海边那一道风景线
8青春无悔
9雏鹰争章
10共享时代的好?坏?
11给妈妈的一封信
12感谢那次遇见
13心中的家园
14哈利波特读后感
15新年
16我最喜欢小狗
17田园美景
18二十年后回故乡
19植树节的作文
20共享时代——无处不在的共享
21人生银行
22欢乐的“六一”儿童节
23我有一位好老师
24有趣的实验
25法在我心中
26找眼镜
27跆拳道比赛
28坚持就是胜利
29与朋友一起走过的日子
30一位热爱舞蹈的女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