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人不可貌相
人不可貌相

【篇一:人不可貌相】

周末来了。我与父母正好出去吃饭好好享受一下短暂的假期,可偏偏这时遇到了麻烦事。

浓墨似的天空。升起一弯皎洁的明月。天上的少的可怜的几颗星星,平铺在

夜空中。我正与父母在车上讨论着去哪吃饭,满心的欢喜在脸上藏不住。可这时一辆红色的车停在了路中央。本就不宽的小路这一下完全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什么情况车车怎么停在了路中间!”我不禁抱怨道。这时一个男子打开车门,走下来。他长得十分健壮,嘴里夹着一支烟。乍一看,仿佛是一个醉鬼。喝的不醒人事。他小跑前来。轻轻敲开我们的车窗,憨笑着对驾驶室里的爸爸说“大哥,实在抱歉!接个人就两三分钟,麻烦了。”那人在说话时右手上举仿佛敬礼般。父亲应允了。那个年轻人顺手拽了一下自己不整齐的外套,转身走去。顺势喊了一句听不清楚的话。看他说话时的口气却不像是个醉鬼。我本想抱怨几句,却看着他礼貌的样子怎么也说不出口。突然那个人扔下手中的烟,踩灭后又捡起来顺手装进了兜里。微笑着走向正从小区大门出来的几个身影。眼神里突然充满了和蔼,完全一改刚才的样貌。年轻人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不同的他的身旁多了很多人。他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后面跟着孩子和妇女。看上去像一个幸福的家庭!

但仔细一看,那老人实在是令人心疼。老人面呈菜色,坐在轮椅上昏昏欲睡的样子,大概是身体不好吧。那位年轻人拉开车门,俯身整理一下老人的衣服,一把将老人抱入车内,生怕有什么闪失,仔细安顿老人,确保之后才小声关闭车门。快步走到驾驶室,把汽车开走了。临走时还不禁腼腆的向我们挥挥手。

我恨不得把刚刚抱怨的话收回!与他分别后,我们继续前往饭店不同的是,我们心中早已收获了一份惊喜与感动。

【篇二:不可失却的民俗】

记得为了建造三峡,三峡库区的人民曾进行了浩荡的搬迁,离开世代居住的那片土地,毅然踏上离开的路。同时也记得,在搬迁的时候,一个三峡的居民问过:四条腿的兽保护住了,两条腿的人呢?因为,三峡,毕竟是他们的故乡,那里有他们祖祖辈辈的记忆,有他们过惯了的生活,有他们世代流传的民俗啊。

史说,秦王曾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而安陵君主在一大一小的利益面前,却回答说: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我想,安陵君主选择守护故土的原因,也是因为那是他绝不能放弃的故乡,那里有绝不能丢失的民俗吧。

民俗,一个多么熟悉的词汇。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各种各样的习俗,早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春节除旧迎新,迎接春天的希望;我们在清明祭祖扫墓,缅怀逝去的生命;我们在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祭奠为国而死的屈原;我们在中秋吃着月饼望月,同家人团圆……这些民俗风情,扎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的生命中,变成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的一种的习惯。

民俗,是几千年文明传承的精髓,是我们所不能失去的。尊重民俗,意味着尊重历史,尊重我们的文化;传承民俗,意味着传承文明,传承中华的辉煌。

记得某天看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时击缶表演的回放,深沉而富有节奏感的缶声声声入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呐喊悠悠传来,缶面的LED灯组成巨大的汉字,在黑暗中熠熠生辉。蓦然感到一种震撼,那是一种源于文化魅力的震撼,源自古老的习俗的震撼。

所谓民俗,既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无价的文化遗产,一种我们所不能失去的宝藏。忽然想起崇洋媚外这个词,其实无论怎么去崇洋,归根究底骨子里的习俗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它已被我们的生命所接受、习惯,与之融合。民俗,是一方百姓个性的体现,而正是因为它具有了独特的个性,也具有了永久的生命力。

民俗,却是一种辉煌灿烂而又深入人心的奇妙的东西。

【篇三:人各有志不可求同】

理想是使人奋斗的目标;理想是使人成功的基石;理想是人生的寄托,有作为的人都拥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理想是石,敲出希望之火。孔子生活在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的春秋末年。主张“仁政”,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君主采纳,因此他周游列国,四处宣讲自己的治国理想,可惜无人赏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和学说。最终他开馆授徒,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弟子。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孔子都没有放弃对自己理想的追求。然而,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他的理想得以实现。

理想是火,点亮希望之灯。屈原在流放后还不忘关心自己的故国和楚国的百姓,深陷困境仍想着国富民强的理想。屈原甚至肯为自己的理想而死,敢这样做的人微乎其微。屈原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种坚守理想不与世俗妥协的精神,而最终他也在亡国后殉国。成全了他的理想。

理想是灯,照亮人生之路。苏轼从小就是这样:“君至尧舜,此事何难”,甚至还要读遍天下的书,他想以天下为己任,要“跌宕振制而卓然有所立”。他一次一次的耿直谏言,就是在实践自己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明写偶遇风雨,暗写人生沉浮,苏轼是表达了他的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又如王充是东汉的大思想家,但他少时家境贫困。当孩子们都去捉鸟、捕蝉和爬树时,王充却在努力学习认字、写字,学习儒家经典《论语》、《尚书》。同时,他又不断修习品德。后来有幸去京师,拜班彪为师,做了官也仍旧守本分,丢了官也不怅恨不已,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名垂千古的《论衡》。

人各有志,不同理想造就不同的成功。我们都该有自己的志向,不能人云亦云。一个人出身贫贱或者富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凌云之志。

理想是路,终会引导我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篇四:不可删去的仪式】

仪式是死的,感情却是活的。

——题记

打开记忆的盒子,开封便成了死的仪式,动作还是一贯的做法,但盒子里的东西却是有情有义的。看着这活生生的照片,仿佛那是不可删除的仪式,而这仪式就像在昨天发生的……

两年前的那天,煦日温和,随着在初中最后一次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我们轻松地缷下战斗武器。我们正准备着下一个有意义的节目——离别前的聚会。

聚会的仪式,每个班都开始上演着,而我却迟迟也不敢踏进那依旧开着的门的西阶梯室。

“班长呢?”熟悉的喊声把我的魂唤了回来。只见前方有一个高高瘦瘦的“四眼旺仔”跳了出来。我下意识地回答着:“班主任,我在这儿,他们都到齐了?”他一边点头,一边推着我进去了。

透过玻璃窗,一张张熟悉的脸孔都挂着微笑,他们都张大着嘴巴。我看着满脸灿烂笑容的同学们,心情激动;他们与我一同走过初三拼博的时光,多少次考试失败的泪水,他们与我相互擦拭;多少次复习拼搏的汗水,他们与我一起流淌着,是的,就是他们,我亲爱的“战友”。我应该同他们一起欢呼雀跃!

毕业聚会上的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同台唱歌了。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音律响起,我们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们抱起班主任,一起大声地唱着,把每一个字都贯注了我们回报老师对我们的那一种爱。

我拿起了话筒,拉着班主任走上台,看着台下拭泪低泣的同学们,我含着泪说:“今天是最后一次在初中举行属于我们的聚会了,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陪我们走过来的老师,特别是我们的‘数学爸爸’和‘语文妈妈’”此刻,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同学们有序地走过去与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握手,再次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想,这应该也是一种仪式吧!这仪式,多么让人回味!

我静静地走到后面,一个人看着他们。我以为,这毕业聚会必将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删除的仪式!我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似火,永不熄灭!摸着一张张旧照片,我明白,仪式是死的,但感情却是活的,它将时时在我的心里荡漾!

我感谢那不可删去的聚会仪式!因为当中蕴含着一份真挚的感情!

【篇五:人不可貌相】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在城市常见的环卫工。

在大部分人的记忆中,环卫工人总是浑身上下十分的脏、臭,因为他们总是不停地在捡垃圾、清理垃圾桶。然而在一次旅行中,环卫工人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秋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到敦煌旅游。由于第二天要早晨赶路,我们就早早地睡觉了。第二天早晨四点半,我们起床了,只见天空还是漆黑一片,但远方已经微亮。道路上的树木在寒风中颤抖,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仿佛听见了寒风的咆哮,为了不影响行程计划,我们只能在车上吃早餐。在车上,我却看到这样一幕:道路上的路灯还亮着,太阳还没升起,但那些早出晚归的环卫工人已经站在了工作岗位,其中一位环卫工人身穿黄马甲,手指关节凸起,大手又黑又粗糙。只见他在寒风中用自己的双手不停地捡起地面垃圾,丢进垃圾桶,虽然他的双手在寒风中冻得通红,因为寒冷,双手和双腿也颤抖着,但他还是继续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远处有个人走过来,经过环卫工人旁边,可那个人却像被一个隐形人推了一样,故意绕开环卫工人。看到这一幕,让我久久沉思:为什么环卫工人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城市的整洁,却还会被人嫌弃呢?这件事情之后,环卫工人刷新了我对他们的印象,他们虽然外表又脏又臭,但却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城市的整洁。

真所谓人不可貌相,我们身边的人,有的看似柔弱,实则坚忍不拔;有的看似威武,实则胆小怕事;有的看似严厉,实则和蔼可亲;也有的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我们不能仅仅凭借外貌对一个人进行判断。

热门推荐
1每当我想起你的时候
2走过荆棘
3厉害了我的哥
4一次舌尖上的行走
5做披萨
6春天来了
7我爱你,美丽的家乡
8共享时代:我们何去何从?
9小淘气
10我们一起走过
11家乡的小河
12我喜爱的年味
13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14:秋天
15穿堂风读后感
16有趣的游戏
17幸福的颜色
18父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19春雨
20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给母亲的一封信
22原来世界这么大
23五根手指争吵
24太空想象作文
25读《根鸟》有感
26我家的特别成员
27想起这件事,我就生气
28我爱我家
29三年级新学期努力目标作文
30告别恐高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