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贴春联
贴春联

【篇一:贴春联】

春联的肇始,首功当推后蜀少主孟昶。他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佳句,以“史上第一联”而名扬青史。明朝时太祖朱元璋不但要求过年时“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而且还微服私访、很抓落实,甚至亲自为一屠户写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从此,过年贴春联得到了较大普及。每当除夕来临,家家户户纷纷购买春联,有的还亲自挥毫泼墨,将家宅门户装点一新。

小时候,逢年过节,母亲让我拿上红纸去村子中一位学董先生处写春联。学董是一位老先生,鼻梁上架着一幅圆圆的很是考究的石头镜,听人说,先生是位老秀才。我毕恭毕敬地请学董写字,先生也不推辞,总是一副乐哈样子。看老先生叠纸,然后裁纸,只觉得先生真有学问。然后我做一些辅助工作,老先生便开始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那刚劲、潇洒的毛笔字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先生一边写,我一边小心翼翼将写好的上下联放到合适位置,另外还要让墨迹自然风干,不要污损了对联。看着那遵劲有力的毛笔字,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有些人家门上贴的对联字有些稚嫩,大小参差不齐,笔画横斜竖歪,可字里午间流露出的还是喜庆的韵味。现在人们时兴买成品的对联,当然也有写的,纸也有讲究,不当用上了洒金、描金暗纹的红纸或生宣红纸,在店里还可以买到裁制精良的对联专用纸,上面印着金色的各种吉祥图案。请书法高手写出来的对联,贴在门上那艺术的味道油然而生。

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妻子在伙房忙碌着年夜饭,贴对联的事常常是由我和女儿去做的。我站在凳子上去贴,女儿负责校对上下联、左右高低、递胶带等活计。父女俩边贴边聊着天,有时还会对对联的内容作一番品赏。对联贴好了,在门前放上一挂鞭炮,妻子出来到门前欣赏起对联来,读着对联的内容,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全家顿时沉浸在了一种和睦可亲、其乐融融的幸福氛围之中。

【篇二:贴春联】

一想要过年了,我就手舞足蹈,过年我最喜欢做的事是贴春联。

我和爸爸是家里男子汉的代表,所以每年的春联,都由我和爸爸来贴。

爸爸个高,是主力,我个矮,是副手。我和爸爸一起把旧的春联撕下,然后再由我把撕下的春联放进垃圾桶。我又去投抹布,交给爸爸,爸爸把门擦得干干净净。再把新的春联拿出来,我负责在春联上贴胶带,再把双面胶起下来,然后小心翼翼交给爸爸。爸爸把上联贴在门上,下手之前,他先问我:“看看歪没歪?”我看了又看说:“都齐了!”爸爸又把下联比划上,看了我一眼,我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爸爸大手一挥,下联也牢牢贴到门上。我向爸爸念了念,说:“新春新景新气象,多财多福多平安”,爸爸满意地点点头。

对了,还有横批和大福字呢?我们端端正正地把横批贴在门框上,又把大福字贴在门的中间。我和爸爸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前,爸爸也小声读了一遍:“新春新景新气象,多财多福多平安”,我心里又高兴又幸福,仿佛看到了我家红红火火的生活,忍不住大声说:“财源广进,福临门!”爸爸拍拍我的脑门;“臭小子,有两下子啊!”

新年又要来了,我又要贴春联喽!

【篇三:贴春联】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受中华儿女的重视。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合家欢聚,买年货、贴春联、包饺子、吃团圆饭、放鞭炮、拜年、看春晚等等。

我最喜欢贴春联。

腊月二十七上午,我和爸爸到年货大街买春联。各式各样的春联让我眼花缭乱,字的颜色有沉稳大气的墨黑,还有华丽的金黄,字体有工整的楷书,有潇洒的行书,纸张有普通的红纸,还有绒布的。

有位老爷爷,在现场写着春联,我和爸爸觉得很有趣,便走进观看,只见他把手上的毛笔点满墨汁,凝神运气,两腿略微弯曲,然后弯腰抬臂,运转手腕,笔走龙蛇,运笔如风。不一会,老爷爷完成了一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围观的叔叔、阿姨都拍手称赞“老爷爷的书法真是妙极了!”老爷爷见我年级最小又看得很认真,便随手拿起一张正方形的纸给我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我开心极了,连声道谢,旁边的人都羡慕极了。爸爸对我说:“你以后要像爷爷一样,努力学习书法。”

我带着爷爷送的春联高高兴兴的回家了,我把它贴在门上,时时激励我学习书法。

【篇四:贴春联】

一到过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到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氛。今年我和爸爸高兴地接到妈妈分派的光荣任务——贴春联。

我很喜欢传统红纸上的春联,恨不得马上贴好展示出来。我看着爸爸贴对联那娴熟的动作,羡慕不已便情不自禁拿起对联翻过来,用刷子弄点面糊涂在对联的背面,浆糊十分粘糊,纸背有些地方粘了很多面糊,有些地方很少,我双手已经粘糊得不得了。爸爸在一旁笑着说:“涂浆糊时用力要均匀,春联要想贴牢,四个角比其他地方多涂些,才有足够的粘力。”我不敢马虎了,拿起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反复刷上浆糊,正兴致勃勃想贴到大门时,爸爸叫停了,他要研究研究对联。

我纳闷地看着爸爸,他边低着头边看说:春联可不能贴反了,要不然会让人笑掉大牙!春联都是从右往左念的上联为右,一般以三四声结尾,下联为左,一般以一二声结尾,这样念起来才朗朗上口。”听爸爸这一说,猛然想起我似乎在某本百科书上看过这常识。我大力拍拍额头,好险啊!差点贴错对联了。

我爬梯子准备贴横批时,爸爸提醒我,必须要贴正不能贴歪,这是一种礼节。我心里暗想:“贴春联讲究的地方,真多,我可真是大开眼界。”我胆胆颤颤地想直接把横批压实,爸爸在下面叫了起来:“不行,先得把横联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固定,这样才不会掉。”爸爸说的果然是好方法,我轻微地调整一下横联左右高度,再轻轻压平,终于把“一帆风顺”贴好。

我爬下梯子时发现所贴的春联不少地方凹凸不平,就用刷子一点点挤出春联和墙壁中间的空气,皱巴巴的地方变得平坦了。爸爸和我将那红红的春联齐心协力贴得漂漂亮亮,让整个家中有了新感觉,有了新气象。

看着新的气象,我不由得在心中又升腾起了那种难得的满足感,站得远远的,我好像又听到了欢笑声,听到了嬉闹声,听到了新的一年人们的期盼声,我又开始喃喃起了那副春联:人兴财旺年年好,鸿运家昌步步高。

【篇五:贴春联】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诗《元日》被人们传颂至今,其中的“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悬挂于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如今红纸代替了桃符,辞旧迎新的祝福语代替了神灵的名字。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彤彤的“春联”,表达人们过年的喜庆以及对来年的美好期望。我家也不例外,这项“大工程”一向是我的活,这不,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忙活开了。

一切准备就绪,我来到大门前。举着“春联”对着门比划来比划去,和我的助手——妈妈探讨着最佳的位置。我把“上联”抵在门上,妈妈站在远处总观大局:

“高一点……

再往左一点……

有点歪了,右边再下来一点……

好好好,不要动,就这样贴……”

经过一翻调整,终于找到最合适地方。我紧紧按住“上联”的中上位置,轻轻地撕开顶端背后的双面胶,小心地把“上联”贴在门上,然后再重复上面的动作,把“上联”的中部和下部都细细的贴好,“上联”就这样贴完成了。“上联”完成了,“下联”就方便多了,对比着上联的位置,再加上“助手妈妈”的帮助,“下联”也很快完成。

接下来要贴“福”字了。相比较“春联”,贴“福”字显得简单多了,只需要选中间位置往上一粘就可以了,这点小事对我来说不在话,都不需要妈妈的帮忙,我一下子就选好位置,私下后面的双面胶三下五除二刚要往门上贴。

“等一下,你贴倒了!”妈妈连忙制止。

“你不懂了吧。”我老气横秋的对妈妈说道:“福字就是要倒着贴,福倒了,福到了,懂吗?没文化!”

“真是一瓶不动半瓶摇。”妈妈不以为意的说:“照你这么说,福到了,可是你却把门给关了,这福就被你倒到外面去了,小傻瓜!”

我立刻愣住了:“可是大家都这么贴的呀?”

“大家都这样难道就一定对吗?福字是可以倒过来贴,古时候人们在家里的米缸、油缸、水缸上,这样福倒在家里,所以我们……”妈妈还没有说完,我立刻抢道:“我知道了,福字可以倒贴在房间门上!”

“我家的小傻瓜开窍了……”

今年贴春联真是一举两得,既参与了劳动,又收获了知识。红彤彤的春联,红红火火中国年!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开心过年,每一个人都从劳动中有得收获!

【篇六:寒假作业之写春联】

寒假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写春联,有大扫除,有跟老人散步……

然后我把储藏室找了个翻天覆地,终于找到了我的毛笔墨水还有红纸。我准备写“步步高升”和“天天向上”。接着我把毛笔沾了墨,就写起春联来,写着写着我的手写得很酸了,这时我手中的毛笔一下子就逃出了我的手心。毛笔直接沾在了我的春联上,就看见春联上有一个很大的“黑洞”,我只好重新写了一张,我觉的生不如死。原来写春联也不是简单的事,不容一点失误,最后我好不容易才写好了上联和下联,我在把春联贴在门上,妈妈看了就说还可以。

她都不夸夸我,唉!我这都白写了。

热门推荐
1我的爱好打乒乓球
2我学会了骑电动车
3凉薯
4我爱秋天
5猜猜我是谁
6我的那些梦想
7因为有她
8桂林山水甲天下
9哇哦,电突然消失了
10改变
11回忆爷爷
12放风筝
13体操展演给我的启示
14伊水东流
15走进大自然
16思念的味道
17写给男朋友的一封信异地恋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家乡的小院
20雨,我的最爱
21乌鸦和狐狸
22爱在细微处
23知足
24心灵深处的薄雪草
25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26狗的自述
27感谢师恩
28抢“七”大战
29我的同学
30我爱我家乡的什么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