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不忘历史珍惜当下
不忘历史珍惜当下

【篇一:不忘历史珍惜当下】

当我翻开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看到园地四的那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照片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下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的真实情景。

那是1937年8月28日,一个让国人难忘的日子,日本侵略者的兽性燃发了,把空袭的目标定格在上海火车南站,这是一次灭绝人性的袭击行动。

这天车站聚集了数百名候车的人群,当人们突然听见天空传来“嗡嗡”的飞机声时,第一反应逃命的候车人相互呐喊四处逃散,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不到二分钟,“轰隆隆――”一枚枚炮弹的爆炸声,席卷了整个上海火车南站。地面上的日本兵,在飞机的配合下,也向手无寸铁的人们开枪射击。人们在逃离中一批批倒下,霎时间,上海火车南站变成了一片废墟:房屋被摧毁,钢铁架成的天桥也被炸得面目全非;弯曲变形的铁轨上,尸体成排,血迹斑斑;车站周围及天桥上,到处是数不清的尸体。尸血染红了大地,一股血腥味在上海火车南站上空迅速漫延。每一处惨不忍睹的场景,无不记录着日本侵略者残暴、凶狠的滔天罪行。

其中,站台上一名幸存的小男孩,满脸血泪交融,手捧着布艺狗,坐在那里一声声撕心裂肺地哭喊。虽然不知道他在喊什么,但从他表情可以看出,炮弹的爆炸声给他带来的害怕:有孤独无助的求救,更有寻找爸爸、妈妈的渴望。他的爸爸妈妈哪里去了呢?答案是唯一的:他的爸爸、妈妈在日本侵略者血洗上海火车南站时炸死了,因为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如此孤独无助。

小男孩虽然很小,相信他长大了一定在为洗刷国耻而奔走!奉劝日本军国主义的追随者,无论如何掩盖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都是枉然的,因为小男孩是日本侵略中国留下滔天罪行的见证人,战争侵略者已被全世界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忘历史,警钟长鸣――这幅照片既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也让我懂得了:珍惜今天,才能为明天而努力。

【篇二:珍惜时间议论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他一生撰写和翻译了640万字,平均每天写2000字,为无产阶级文化宝库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遗产。

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说长道短,是他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聊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的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看到鲁迅的故事,我深受启发。时间就像流星,一眨眼便不见了,它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在你发呆时,在你打盹时,它就从你身边走过,当你发现时再去追它,那就太晚了。

既然我们永远无法追上时间,那何不珍惜时间呢。像鲁迅先生一样,认真、专注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不受外界的干扰,这便是对时间最大的尊重吧!吃饭时加快一点速度,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读几篇文章,睡不着时起来背几个单词……这些都是珍惜时间的方法。

仰望天空,回忆自己的点点滴滴:多少次,我因几道题不会而焦躁,如果珍惜上课的时间,好好听讲就好了;多少次,我因作业写到凌晨而疲累,如果珍惜白天的时间,不那么贪玩就好了……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无论干什么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别人因认识自己而感到骄傲。要记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管我们想什么、做什么,都应该对得起眼前这如花似锦的青春,都不该浪费每分每秒不分昼夜喧哗流过的时间,让我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朋友。

【篇三:珍惜时间把握青春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珍惜此刻。

任何时刻都是人们生命中的过客。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他就悄无声息的走了,不留一丝痕迹。往往在他去世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留给自己的瞬间不多。也正因为如此,古人感叹:年轻人不轰轰烈烈,老年人悲从中来。

每时每刻都没有影子。它去的快,来的也快。能否把握住当下,成为当下的主人,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陶渊明说:“盛年不归,难再得一晨。”人到中年是时候鼓励自己了。时光流逝,不等人。短短几十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爬上人生巅峰,实属不易。正因为如此,珍惜当下极其重要。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珍惜当下的故事。

以前,我根本不在乎那一刻。我妈总是教育我要珍惜当下。她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千金难买一寸光阴。每一刻都很珍贵。你此刻应该好好学习,争取好成绩。”但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不一会儿就消失了。我正忙着做作业。环顾四周,一边哼唱一边做作业,“龙凤舞”两个字写好了。有时候朋友来找我,我就催作业。过了一会就没人了,玩够了再回来写作业。然而,一个突发事件让我改变了对当下的看法。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宝贵的一分钟》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分钟的.价值;瞬间就是财富。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激光一分钟可以行进1800万公里。最快的电子计算机每分钟能运算90亿次”。这个数据让我惊讶的伸了伸舌头,体现了当下的珍惜。如果白白浪费,无异于为了钱杀人!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时间过得太快,浪费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将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我们要争分夺秒,不能让它白白溜走。看完这篇文章,我立刻想起了那句名言——只要我们合理安排好瞬间,就应该珍惜。随即,我决定改正自己的缺点。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看书。到了学校,我应该马上背书。每天放学都要做作业,不能心不在焉。朋友来玩,我就跟他们说,玩之前先看完,晚上多看看课外书。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应该合理安排时间。

只要我们学会利用和珍惜当下,虽然一个小时里珍惜一分钟是有用的,一分钟里你做不了什么,但是10个小时里有10分钟,100个小时里有100分钟。珍惜的100分钟能做多少事!

所以珍惜当下,珍惜当下,就是珍惜生命。充分利用命运赋予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做糟糕时刻的奴隶,掌握它们。我祝愿学生们将来一切顺利。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篇四:珍惜时间议论文】

闲暇时间,丰富多彩。有的人喜欢下棋,在上一决高下;有的人喜欢踢足球,在赛场上一显身手;有的人喜欢唱歌,在舞台上一展歌喉;有的人喜欢听音乐,整个人有频率的打着节拍,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而我则喜欢写作,阅读,理所当然,有时也喜欢听音乐,玩游戏,但是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阅读,写作。

读书,你可知道在字里蕴含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交谈;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品德、情操,使之高尚……空闲时间,我总喜欢先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番,让学习了一天的身心放松一下,同时吮吸一点课外知识。

当我想读书时,总是翻开那本《中华上下五千年》里面讲述了中华人民五千年以来的荣辱兴衰,我看到了那是汉武帝,是他的雄才伟略,是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那时的'我们称霸于世,是他北伐匈奴,派大将张骞两次通西域使中华民族一度走向强盛。那是慈禧,是她引领清政府走向腐败,走向灭亡。是她的胆小怕事,不肯变法,令康熙、乾隆创下的强盛国力付之一炬。

是她迫使清政府不断的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饱受欺凌。读书,你让我与书同欢,与书同悲,在你身上体会着无限的乐趣。一本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群人乃至一个时代。一本好书,是良师益友。读书启发心智,陶冶情操;读书赋予我们力量,也赐予我们人格的美!

“好书是最好的老师”、“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确说得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本周开始,双休在家与父母一起多读书、读好书,你的家庭一定会充满书香之气、高雅之气。

【篇五:珍惜时间议论文】

我们的人生是否有多余的呢?当然,有。究竟什么是多余的人生?我想……

我们无时无刻都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多余。像我,当我在上课走神时,这一部分时间就变得没意义了。人生无形于空气之中,不能显现。

当我们在挥霍自己的时间时,又是否去想过别人在不断的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时间同人生一样,它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然而我们却没有发现。将自己的时间浪费掉之后只会感叹可惜,而实际上这样做的后果只仅仅是你的一句叹息吗?不是。既然它不能显现,我们就要学会重要的一点——把握人生。

当你无数次面对人生决择时,就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注意怎样去利用时间,最后依旧会失去有用的人生。

所谓人生是否多余,它不是看你做过多少事,不是看你见过多少人,不是看你动过多少情。一切变化巨大,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改变人生。但是……

我在假期时,要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然而却没有改掉,但是我经过学习和看书后发现,当你做一些有用之事时,你的一些毛病就会自然改掉了。之后我明白了,原来你所打算规划的,一律无效。当你真正去做有意义的事时,你就会改变你的多余的.人生。

我觉得,多余的人生就是自己没有发挥利用的时间,这些时间看似不多,而随着“不多”、“不多”的增加,它就组成了一个大的时间段——荒废的人生。自然,这一大规模的时间段就成了人生中的一部分,况且这还是某些人、人生中的一大部分。

人生有多余的,但是我们要时刻记住“门前流水尚能西“。只要不让时间荒废掉,你的人生就是最有价值的,最成功的。

【篇六:为历史所珍惜】

天地苍茫,岁月无情。亘古的长风吹起岁月的烟尘,大江东去的春水将那曾经的风流爱恨,功过荣辱一并尘封于历史。而翻开浩如烟海的史册,才发现——曾几何时,那一个个或曾辉煌无限,或曾臭名昭著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样悠久的历史文化起源,可既然灵魂一脉相承,为何其发展与历史评价截然不同呢?

先秦诸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时的他们尚没有流派的概念,只有志“同”道“和”。也许他们的想法与观念并未全部为历史所珍留,也许早已被历史的长轮所碾。但在争论与顿悟中所留存的精华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然成为经典、传统、乃至文化。纵使当今社会发展、思想顿悟,没有经过岁月的审批与裁决,终是不够完整、不够成熟。文化怎可与历史发展和背景背道相驰?不正是代代辈出的才人们凭借自己的超前思想以微薄之力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形成的一时的独特文化吗?时间与空间的独一无二造就了每个时代与众不同的文化符号与代言。

怎样才可以成就经典,铸就文化,文化又该如何思辨,何去何从?

追溯历史,中华文化师出同门——华夏文化,经过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晋与南北朝的过渡,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所谓文化,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被磨砺得面目全非,以至于造成了各朝各代各不相同的结束与进步。至于经典,就更是在时间的鞭策下沉淀、积累、升华。作为文化的原身,被历史所保留,却与面目全非的文化渐行渐远。那么,在时刻风云巨变的今天,究竟何为历史的文化,文化又以何种面貌存于世?

泱泱华夏,悠悠文化,五千年的遗留岂是一朝一夕所能言尽、所能体会的;慢慢长河,浩浩史册,岁月的选择岂是一己之力所能抗拒、所能改变的。传统绝非不可改变,时事骤变,文化岂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我们绝不能接受因存在时间空间影响而一味改变的传统。社会受传统文化影响且发展,而文化因社会而形成。更朝换代使得社会发展皆与众不同,经典文化何不因此而独一无二。历史的文化,为历史的潮流所致,却也不断的影响着潮流的选择。

历史所珍留的,即为历史;历史所珍存的,成为精华;历史所珍贵的,可为经典;历史所珍惜的,方为文化。“留”才能“存”,“存”方可“贵”,“贵”然后“惜”。

热门推荐
1我的化学老师
2找准自己的位置
3给自己一个依靠
4沉醉在那个母爱细节中
5黑夜的话
6难忘的一件事
7重阳节敬老
8心爱
9有你,真的很幸福
10美丽的韶关
11
12老人与海读后感
13心中的那一道阳光
14海边露营
15我心中的北国
16身边有湿地的幸福
17我爱夏季作文初中
18校园的秋天
19一次考试的感悟
20春游岳麓山
21第一次学西红柿炒鸡蛋
22听不厌的啰嗦
23人生的停顿
24鼓励之花绽放
25寻找最美的春天
26考试成绩出来了
27依然爱你
28遇见
29不要忘记自己是朵花
30这就是我的张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