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鹿与狼的故事读后感
鹿与狼的故事读后感

【篇一:鹿与狼的故事读后感】

不可缺少的危机感

危机在许多人眼里是可怕的,它变化莫测,谁也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出现,它威力巨大,可以把任何人轻易打倒。但是我要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连危机也是一样,在《鹿与狼的故事》这篇文章里,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答案。

在一片森林里,有4000只鹿,一直遭受着狼群的追杀,总统罗斯福想要保护鹿群,便宰掉了所有的狼,几年后,鹿群快速增到十万头,可后来,鹿群却因为植物的缺乏和肆虑的疾病,只剩下8000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因为缺少了“狼”。以前是由于狼的追逐,长时间的奔跑,鹿都长得膘肥体壮,再加上狼吃掉的都是跑得最慢的,体质最差的的鹿,这样间接地完成了一个筛选和消除病毒的作用,每天,鹿和狼都会很努力,因为鹿知道,如果跑不过狼,就会永远失去生命。狼也知道,自己如果跑不过鹿,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就会饥饿而死。所以为了生存,鹿练成了奔跑的本领,而狼也变得更加强壮,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平衡,而罗斯福正是打破了这个平衡,才导致了这样悲惨的结果。

还有一个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日本的北海道有一个渔村,那里出产一种味道鲜美的鳗鱼,渔村里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可是鳗鱼的生命十分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因缺氧而死。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怎样处置,回港后鳗鱼都全是死的。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之中放进去几条狗鱼。鳗鱼和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而且还是一对出了名的“死对头”。于是,鳗鱼遇到了强大的对手,便惊慌地四处乱窜,这样以来,鳗鱼的腮里吸进了更多的氧气,满满一船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就这样全给救活了。

正是因为有了危机感,幔鱼才会不停的活动,从而保住了生命,这是多么值得引人深思的道理啊!

享乐,是人的天性,但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感,就会失去竞争的活力,最终失去生存能力。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危机感,不断加强自身的优点,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篇二: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雷锋的故事》,深受感动。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现雷锋乡)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1947年秋,他的父母、兄弟相继死去,年仅七岁的雷锋成了孤儿。一个没娘没爹的孩子是多么可怜。而我们,从出生开始被父母捧在掌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吃过一点苦,比起雷锋我们太幸福了。我以后再也不能为小事而生气。

有一次,雷锋帮助工地的人推砖,被工地女广播员拦住了。她问:“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问了半天,雷锋才逼得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是啊,做好事应该是不留名的。而我们做一点儿小事,就上电视登报纸,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与雷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1962年8月15日上午十时,雷锋在指挥倒车时,被刮倒的一根木杆打在头部而负重伤,送到望花区西部医院抢救,但还没有活过来,于1962年8月15日12时零五分不幸牺牲。年仅22岁。雷锋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老天爷真不公平,砸谁不行,偏偏就砸在了为祖国贡献一生的雷锋头上。我看到这里不禁泪如雨下。

如今,仍然有许多“雷锋”在助人为乐,我们要继承雷锋精神,发扬雷锋精神。

【篇三:成语故事半途而废读后感】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乐羊子的人,拾到了一块金子,回家给妻子看。妻子看了之后让他把金子放回去。然后有一位朋友劝乐羊子去求学,乐羊子回家跟妻子商议,妻子鼓励他前去。一年后乐羊子回来,当妻子得知乐羊子并没完成学业时,非常伤心,剪刀把自己辛辛苦苦的织布剪成了两截。乐羊子问妻子为什么这样做?妻子说:“求学要靠日积月累、刻苦钻研才能学成,现在你中途回来,不是和这块布一样,半途而废了吗?”乐羊子深深受到感动,就果断又去求学了,七年后终于学成归来。

记得我做作业时,因为语文、数学、英语都留了作业,本想着完成所有作业后,再去找同学玩,可是当作业写到一半时,实在坚持不了了。想去找同学玩。我就把作业收拾起来,赶紧溜出大门去找同学玩儿。走到大门不远就碰到了爷爷,爷爷说:“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我就骗爷爷说:“写完了。”我就悄悄地走了。

当时就想着找同学玩儿,谁知作业留的这么多。写到晚上很晚才写完,爷爷说:“你不是说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我说,:“写了一点。”爷爷就对我说:“怎么能不写完就出去玩呢?学习更是如此,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

我读了这个故事后,更懂得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我也要学习乐羊子后面踏踏实实的求学七年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篇四: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读后感】

寒假里,我有机会读到了《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仁爱谋略廉政篇》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仁爱篇、谋略篇、廉政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故事分别是:《良匠之子》、《乌获牵牛》和《柳庄谏赏》。

《良匠之子》主要讲了他们的父亲想让他们成为真正优秀事业继承人所做的努力,可谓是用心良苦。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无论是哪一个,只要你用心做,做得好,做的精,都会在这一行里取得好成绩,也会受人尊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如,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乌获牵牛》讲得是乌获非要牵着牛尾巴走,最后,自己耗尽全身力气,牛也没有跟他走。说明人啊,要遵循大自然规律不能逆天而行,背道而驰。比如在生活中,有的同学喜欢和别人不一样,觉得很有个性。于是老师说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他非要穿牛仔裤,结果运动起来不方便,闹出不少笑话;又比如家长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他偏要狼吞虎咽,结果卡到了鱼刺,最后去了医院。所以说,前人和长辈的意见和经验值得我们听取,不要吃亏了,才后悔,悔之晚矣。

《柳庄谏赏》讲得是卫献公被逼逃到国外,有一些大臣跟随他,这一逃整整十二年。这十二年里,他们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吃尽了苦头。直到后来,宁惠子的儿子宁喜杀了新君,卫国的大夫们才把卫献公接回来。卫献公决定在进城前,先把一些城池封分给跟他一起逃亡的人,然后再进城,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贤明。在逃亡的人里,有一个叫柳庄的人觉得卫献公的想法不妥,就劝卫献公说:“当年,如果所有的人都留下来保卫国家,那还有谁跟随您逃亡呢?如果大家都跟着您逃亡去了,那还有谁留下来守为国家呢?您一回来,就想封赏那些跟随您出逃的人,这分明就是有了私心,这样恐怕不可以吧?”卫献公思考了很久,最终打消封赏的念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人们要摆正位置。每一个人都是有作用的,每一个位置上的人都发挥着自己的职能。比如说:当兵的职责是守家卫国,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老师的职责是教书着人,学生的职责是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每一个人一定要做到各司其职,要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不好,却整天惦记着管别人的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还有一颗仁爱之心,以仁爱之心、平和之心对待一切,用行动感染别人,这样你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所以,请大家珍惜当下每时每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拼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让我们唱起这首歌,做一个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人吧!

【篇五:列那狐的故事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列那狐的故事》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列那狐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小心思游刃有余得在王国里生活着。

在那些日子里,狐狸惹出来了很多故事,但我喜欢的故事就是《偷鱼记》、《列那受骗》和《列那之“死”》等,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偷鱼记》,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年冬天,狐狸家什么食物都没有了,他无可奈何的出门去寻找食物,他出去找了很久,可是仍然没有发现食物。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他发现一辆车开了过来,车里面装满了鱼,狐狸灵机一动突然想到,在地上装死。车上的人下了车,一看是一只狐狸,就把他装上了车。狐狸上了车之后就开始大吃一顿,不一会的功夫30条鱼就进了自己的肚子里,自己吃饱了,又咬开了别的鱼篓,终于找到了美味的鳗鱼,他把鳗鱼穿了起来,挂在了脖子上,看起来比金子还闪,当海梅林太太和孩子们看到他脖子上的鳗鱼,别提有多高兴了。

后来狐狸为了生活,还骗过自己身边的许多亲朋好友,还骗过的自己的舅舅,还骗过狮王等等。

列那狐的聪明才智深深地吸引了我也震撼了我,我们也要学她的聪明才智,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可爱调皮的小狐狸。

【篇六:葫芦笙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高雷雨的一篇民间故事,它的名叫《葫芦笙的故事》,刚看到这个题目,我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葫芦笙?葫芦笙是人的名字吗?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很久很久以前,在彝族中有一个农夫,但是他们有很大的希望能变得很富有,因为他们有一个女儿,他们的女儿漂亮极了,上门求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不管是穷小子还是财主,都想娶了这一位姑娘。后来,她爸妈就给她出了一个招,让她骑着马拿着一只狗和一只公鸡,说如果马停了,狗叫了,公鸡打鸣了,就在那个地方安家,她含着泪,离开了家,她穿过一座座山,越过一条条河,马儿走进一个村庄,在一个富人家门前停了下来。可是狗也没叫,鸡也没有打鸣,接着她继续朝前走。不知又走了多少路,她也有些饿了,突然发现一股炊烟,因为太饿了,所以她像有人烟的地方,马停了,狗叫了,公鸡也打鸣了,她开心极了,走进去发现有一名和她年龄相仿的青年,那个青年也很慌张,不知这么美的一位姑娘来到这里。当她说想在这里借宿时,年轻的猎人(青年)就更慌张了,心想:这样的地方,因为不配她住。可是姑娘怎样也不肯走,年轻的猎人没办法,只好留下了她。

过了几天,她爱上了那个青年,一次她把青年的床浇上水,在青年睡觉时姑娘让青年和她一起睡,他们互相爱上了彼此。第二天他们便结了婚,由于青年每天好长时间都见不到她,所以姑娘就把画像贴在木牌上,给了青年。果真,每当青年干活时,一看木牌就全身都是干劲。有一天,天上刮起了大风,把木牌吹走了。那个木牌飞到了一个富人的手里,这个富人就想得到姑娘,之后就派好多家丁去找姑娘。有一个家丁发现了姑娘,告诉了富人,富人就把她抓了回来,但她给猎人留了一张纸条,说在三年三个月零三天之后,穿上兽皮、吹着葫芦笙来到那,转了三圈,她来到外面开心极了,由于财主从没有看见过她这么高兴,就把兽皮套在自己身上,姑娘立刻叫了起来:“妖魔鬼怪!”家丁们把箭射去,富人就归西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许多可以帮助他人的事,让大家感到开心和快乐。

热门推荐
1美食城
2我用生命阅读
3踩气球大战
4读《麻雀》有感
5生活中的微笑
6撕破友谊的拳头
7难忘的“第一次”
8游巩义的红河水库
9给环卫工人送水
10桂林之行
11我的家乡
12美丽的八一公园
13星空下的遐想
14我的发现
15五官的争吵
1620年后回故乡
17关于学校校庆的作文
18我爱烟花
19只在春天
20好朋友
21乡村的四季
22不平常的一天
23初秋
24军训的一天日记
25卖手环
26乡间小路上的笑声
27最爱竹的美
28我眼里的微感动
29月影无痕
30祖国在我心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