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雨中兰亭
雨中兰亭

【篇一:雨中兰亭】

《兰亭序》的故事一直吸引着我。在这个烟雨蒙蒙的日子里,我终于来到了倾慕已久的兰亭。

雨一直不停地下着,浓浓的雾气夹着细细的雨丝,在山上飘着,好像人间仙境。这时,一阵阵若隐若现的桂花香飘了过来,我却怎么也找不见桂花藏在哪里,真是暗香浮动啊!

沿着树林中的石头路向前走去,一阵“鹅”“鹅”“鹅”的声音传了过来。只见几只大白鹅,正在河岸上,有的挺着头,像一名将军骄傲地站着,脖子挺得比电线杆还直,有的在水里游,就像一条白色小船在水里飘着,有的在岸上走来走去,像在检阅士兵似的。小雨点打在水面上,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就像在为大白鹅奏响军歌。

随着鹅叫声远去,一片荷花池又出现在我眼前。碧绿的荷叶上,一颗颗小水珠滚动着,像晶莹的小珍珠一样,可爱极了。大片的荷叶中又突然窜出几朵红红的荷花。就像万丛绿中几点红,别有一番风味。渐渐地,雨下得更大了,雨滴打在池水上,泛起一个个涟漪,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同心圆,真好玩。

这时一阵风吹来,一片荷花瓣儿刚好漂到了一条小溪里,顺着清澈的小溪流而下,慢慢地漂远了,我望着渐渐远去的粉色花瓣,不禁想起了东晋的王羲之和谢安等人,也是在这里饮酒作诗,留下了流觞曲水,咏诗论文的典故。而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大名鼎鼎流传千古的《兰亭序》。

在一场秋雨中与兰亭的相遇,还真是别有味道!我开心地撑着伞,踩着水花悠哉地追着那粉红荷花瓣与它一起继续前行……

【篇二:读王羲之《兰亭集序》有感】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当我再读起《兰亭集序》这熟悉而深邃的诗篇,不禁浮想联翩。名序一篇,流传千载。

有的人思绪随文穿梭千载,看到了名流荟萃,与会诸者;有的人情节随风凝结万点,看到了流觞所至,即席赋诗。可是,我却看到了在曲水流觞的背后,作者那一颗孤寂的心;可是,我却听到了在瑰玮之文背后作者那透人肺腑的诉说。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诗人的第二种眼光一针见血,它不同于前人只看到了生命的长度,简单的一致,他还看到了生命的宽度是不同的。不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

生命是一场单向的旅程,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这些就好比是你漫漫人生路上的杂草和磐石。如果你一味的退让,只是仰天长叹“一死生,齐彭觞”,那你的一生只能是“狭窄”地走过。痛苦不能只剩下痛苦,那是非常恐怖的,没有什么不可能。如果你能去清除它们,就相当于拓宽了你生命的宽度,你将走得更加顺畅,这就是奋斗的奥义。

回到现实,想要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也只有多些认真,多些专注;少些浮躁,少些抱怨,才能成功。

所以,我们还是少一些空谈,多做一些实事,毕竟走在一条宽敞的路上比走在一条狭窄的路上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吧!

【篇三:兰亭游记】

今年五一劳动节,我去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乡浙江绍兴的兰亭游玩。

一进入景区,只见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写着“兰亭”两个大字,继续往前走,林深叶茂,过了一座小桥,我们到了鹅池,鹅池旁边也有一块石头,据说,上面的“鹅池”二字是由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共同完成。鹅池的水真清啊!一条条美丽的鱼儿在水里玩耍。鹅池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块美玉。

继续前进,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一座亭子下,亭子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兰亭序》了。这块石碑因为年代久远而显得沧桑。可是,上面金光闪闪的字却依旧看上去写得那么有力,那么规整。亭子旁有一片竹林,竹林边有一块石头上写着个“太”字,上面的“大”字是王献之写的,下面的点是王羲之写的,可谓是画龙点睛啊!

穿过竹林,来到一个小池塘边,池塘里的荷花可多了。有的完全开放了,有的只是花苞,还有的看起来含苞欲放。

兰亭的景色真美啊!它令我流连忘返。

热门推荐
1猕猴桃的味道
2我的好习惯
3老门东游记
4童年趣事
5计算机式丈夫
6难忘的一节教育课
7学校前的街道
8最美是樱花
9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10化开的春
11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12
13记一次游戏作文四年级
14享受语文
15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16让地球不再“受伤”
17清明时节
18我爱读闲书
19风景这边独好
20给校长的建议书
21捉拿“小刺球”
22我的父亲
23金沙滩
24人生的那段旅程
25小王子读后感
26调皮大王
27我的娘炮同学
28我的拿手好戏书法
29没有姐姐的一天
30我与书的那些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