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三作文>咏叹调
咏叹调

【篇一:咏叹调】

你是我内心不能被歌唱的旋律,却被时间沉淀成久远的记忆。——题记

慕蓉轻声地叹:

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

而当灯光照过来时

我就必须要唱出那

最最艰难的一幕

沿着时间的脉络回溯而上,历史的帷幕升华成纷乱的战国时期。那个行吟泽畔,颜色憔悴的伟大诗人,从容地奔赴波涛汹涌的湘流,用纵身一跃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的凄美祭祀。

我不敢断定屈原的一生是喜是悲,但在属于自已的人生舞台上,当命运的灯光照过来的时候,这个心在九天而非世情的爱国者还是唱出了那最最艰难的一幕,脆弱却华丽,短暂却壮烈。

从此历史有了回声,那绵延不绝的歌声沿着时间的道路蜿蜒至今,在我们的耳畔激荡起爱国主义的清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慕蓉低沉地咏:

我终生所爱慕的人啊

曲终人散后

不管我是要哭泣着

或是微笑着与你道别

我都会庆幸曾与你同台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历经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后的某个黄昏,一切显得格外凄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隐秘的声音是在提醒着这个瘦削的女子,那些内心里不能被忽略的伤感和绝望,沿途留下的痕迹,在多年之后清晰成遥远的悲伤。

不论是对国对家是怀念也好,还是对丈夫的思念也罢,这个极致的才女用温婉的笔调谱就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我无法理清她那些似蛛丝一样密集而纤细的心绪,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她所经历的一切。然而那些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思念,淡淡的愁怨却仍可捕捉,如同你闭上双眼时听见鸟儿振翅的声音。

我所能做的,不过屏息静听,然后,再热烈地为她喝彩。

“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

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

江河入海奔,万物为谁春,明月照不尽离别人。

翠竹泣墨痕,锦书画不成,转眼尘归尘。”

当这些柔软的音符携同翩跹的文字一起闯进我的耳膜时,我仿佛产生了错觉,一种回到千年之前,聆听天堂之上咏叹调的错觉。

【篇二:成长咏叹调】

成长路上,有枯燥生活中的特立独行,亦有奋力一搏,知难而进的倔强气派。

初春的窗外,“无边细雨萧萧下,不尽寒风阵阵来”;室内:安纪守法者,奋笔疾书,笔耕不辍;心有旁骛者,两眼呆望,形如槁木。”自习课上,台上的老师眉头紧蹙,锐利的目光似阴云里透射出来的霞光,势不可当。端坐着的众人都屈服于如此威慑,不敢发出窸窣碎语。

不经意间一瞥,偏有一人特立独行,顶风作案:时而趁老师不备,扭动着似泥鳅般的身躯,与前后桌侃侃而谈;时而哼哼小曲,似灵活的鲤鱼,左顾右盼;时而呆望着漆黑的夜幕,作痛心疾首状……

即使动作再过轻巧,不易察觉,可仍然难逃老师法眼。对上老师的粉面含威,他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而后,自知罪孽深重,难辞其咎,只好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可没过多久,秉性难移的他又在筹划笑料,大展他滑稽的本性。渐渐地,他变换姿势,前腿居前,后腿居后,双膝和身子略微向下倾,表面看仿若稳如泰山,仔细端详方能体察其端倪。老师被他的表象所迷惑,正欲呵斥,又忍俊不禁,嘴角的笑引得大家纷纷侧目,各个笑得前仰后合。而他呢,抓耳挠腮,略微含羞,又似乎暗暗自得。

回眸,扫视,每个同学的嘴角都余留着未了的笑意。众人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化为浅浅的笑涡。他,于紧张气氛中的特立独行,暂时吹散了每个人心中郁积的阴霾。

蝉声阵阵,烈日炎炎。身处酷暑燥热下的我们正在跑道上竞逐。举目四望,平素自诩心宽体胖的他,拖沓着沉重的脚步,口中喘着粗气,缓慢地向前挪移。身后飞快的身影从他面前转瞬而过。他渐渐停了下来,呆呆地注视着他人一骑绝尘的背影,低下头,僵在炫目的阳光之下。好友似乎察觉出什么,暗暗耳语,拉起他的手,混进别班的队伍中。可他,毅然甩开朋友的手,纵是疲惫不堪,也尽力奔跑。终点于他而言虽遥不可及,可他的脸上已消除了刚才的压抑和绝望,闪现出了冲向终点的倔强光芒。时间一点点过去,汗出如浆的他终于到达终点。

此刻,他一本正经的模样与自习课上的顽劣表现截然不同。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真实过程,让人咏叹不止。

【篇三:毕业咏叹调】

匆匆三年,我的初中生涯将要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这最后冲刺的几个月,时间仿佛插上了翅膀,加快了脚步,一天里不知不觉八节课就过去了。

新的一天,屋外漆黑如墨,五点半闹钟准时把我唤醒。我捻亮手电筒,躲在被窝里温书,但始终抵不过困意,时不时地偷眯了一会儿。

每天都舍不得那暖暖的被窝,离开它的确是毅力的考验!

清晨踏入教室,定能看见同学们捧着课本全神贯注地默着读着,临考的紧张气氛已充斥到这里的每个角落……剩下的时间多乎哉?不多也!

午休的时候,寄午的同学也不用老师的监督,都自觉地静静地坐在座位看书,就连平日里爱捣乱的同学也变得安分守己了。

毕业季来了,上次帮学长们布置中考考场,仿佛还在昨日;而现在就要轮到学弟们为我们布置了。难道这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回想英语老师的口头禅“书本合上,现在开始小测”,往日感觉是一个“噩梦”,但如今的我多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每天英语科代表的那句“放学别走,桌子转过来默写”,可能会成为我们班的一道无法忘怀的风景!

毕业了!大伙很快就要各奔前程。在紧张学习中的我们难免滋生了一种恐惧:我们怕的不是六月后的成绩单,而是面对父母那失望的眼神;我们怕的不是榜上是否有名,而是不能与自己的朋友一起考上同一所高中;我们怕的不是毕业后的分离,而是以后是否再也无缘相见……

就几个月后,不知大家是否还能以那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同一教室?何时才能开办我们九三班的第一次同学会?也许下一个冬天,也许还要十年……离别之际没说再见,你们是否也是阵阵心酸?

转身心底一片寂寥,不敢想不敢问……

【篇四:作业咏叹调】

作业是每个小学生的噩梦,它不仅占据了我们的时间,还使一些学生厌烦学习。学习本该是件开心的事儿,可作业一来捣乱,就是件令人厌烦的事了。

作业一、作业二、作业三、作业四……作业,作业,还是作业!满脑子的作业,更让我们讨厌学习了。到了周末,每个科目的老师都会来布置作业,大多的老师都会这么说:“这次的作业不多,只有三项……”可每个老师布置三项作业,加起来可就有很多项作业了呀!一放学,回到家,迎接自己的不是丰盛的晚餐,而是那一句句严厉的话语:“赶紧去做作业,要不然就别想吃饭!”想想自己劳累地学习了一天,还不能休息,不做作业的话,又担心作业太多做不完,只好忍着性子,乖乖地做作业了。

作业多是一个噩梦,奇葩的作业才是关键。有的老师布置作业时,不妨还会多加上一项作业:抄写课文1遍,或抄写小学生守则2遍。这些看似对我们没有用处的“奇葩”作业,时常会出现在黑板上,当我们底下传来一声声抱怨时,老师的理由大概是:你们上课太吵了,必须罚抄,这没办法。听了之后,我们感到百般无奈,只好怨天尤人了,被迫抄写。

不过这还没完,作业的第三个噩梦——睡觉前突然想起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赶紧起来做作业。

还记得有一次,当我做完了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作业时,心中一阵感叹:终于把作业做完了,畅快!我心满意足地刷牙洗脸,准备上床睡觉时,这才想起老师还口头布置了一项作业,自己还没做。刚躺下床的我,立刻又从床上爬起来,做起了作业。作业,我真讨厌你,可你又会让我的学习从中得到提高,让我增长知识,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现在,我只想做一份数量不多、有意义、能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作业。作业,你能让我相信你吗?

【篇五:作业咏叹调】

“哦,太棒了,今晚只有一项作业!”这种欢呼的声响又从隔壁传来,我看着还在拖课的老师,心里不停地想着:今晚的作业多吗?

不过一会儿,随着一声“下课”令下,所有技能科的老师一拥而上,便又一次开始了今晚的布置作业会。首先,语文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起话来:“今天是开学的前几天,作业不多。”话音一停下,她就数了数笔记本上提前想好的作业:“才七项,二项背诵,二项摘录,三项实验!”我一听到这几项作业,马上烦了——这逆天了呀。

随后,数学老师便接了下去:“今晚我的作业也不多——十道小数乘法,十道小数除法。”最后,英语老师布置了抄写一百个单词,科学老师布置做实验,就连劳动课的老师也要让我们做手工。我一下子愣了——这么多项作业,是在要人命吗?

我一回到家,就马上拿起数学作业,看着这么多道算术题,我奋笔疾书。做了一题,发现答案是个循环小数,我心急了,这是对的还是错的呀?啊!到底循环哪几个数呢?我写了又写,擦了又擦,花了一个小时才把这二十道题做完。

我看了看一旁的小闹钟,“呀,怎么回事?八点半啦!”我的耳边又响起了妈妈的那句唠叨——九点一定要上床!随着这句令人烦恼的话语,我拿起语文书与摘录本,一下笔,就一刻不停地抄。抄了四十多分钟,才把第一项抄完,再看看那和我一样一刻不停歇的闹钟,我的心里又一次说起话来:“完了完了,这都超过九点了,这,这老师不饶人啊!”

又过了一个半小时,我才把作业做完,那时,我已经困得睁不开双眼,当我躺在床上时,我的脑袋里又突然冒出一项作业,啊,我哪能做了呀,这真是气死人了。

啊,我要投诉——老师不铙人呀!

热门推荐
1秋天的树叶
2我爱英华
3勿忘国耻
4我的北京之旅
5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6靠近作文()
7爱在细微处
8汉字文化,你在哪儿
9心中的家训
10黄鹤楼游记作文
11颠倒国奇遇记
12一段童年的回忆
13文明哪儿去了
14
15拒绝诱惑
16智能娃娃
17月的快乐
18生日礼物
19那个雨天
20这是我应该做的
21自行车爱好者
22盐水浮鸡蛋
23有这样一种声音
24我的梦
25与诗词一起走过的日子
26永远的夜来香
27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28纪念陶行知
29遗憾的作文
30为他竖起大拇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