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谈谈生活中那些“共享”
谈谈生活中那些“共享”

【篇一:谈谈生活中那些“共享”】

今年夏天街头的色彩很亮,橙色的摩拜,黄色的ofo,绿色的电动单车,蓝色的小鸣……随着共享单车的走红,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理念好像重新出现了“共享”这一概念。

“共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义来理解,便是“共同分享”,听上去好像和“公用”没什么区别,我不禁想起了老一辈人总说的:住公房,吃大锅饭之类的概念。时代快速发展,人类从公用走向私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私人公寓、私人花园出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似乎更喜欢把自己隔离成一个个独立体,那为何又出现了“共享”现象呢?

在我看来,“共享”是基于个人经济可承担,但出于其他因素而选择与他人分享的理念。比如,我想骑自行车上学,但学校周围停放自行车不安全,这时我可以选择共享单车;又如,从家中带篮球去体育场实在不方便,那么就可以使用共享篮球……共享资源带给人们的便捷,逐渐让住在钢铁森林里的人们之间重新建起了一种“网”。

其实在生活中,除了共享单车这种稳定产链和共享书店这种为人所熟知的现象,还有很多行为也夹带着“共享”概念。我去西安旅游时,夜晚参观完景点打车难,当我们站在街边扬招出租车时,一辆已坐了乘客的出租车停下,司机摇下车窗并询问我们要去哪儿,得知地点离已坐车上的乘客目的地很近时,他欣然让我们上车,这不也算一种“共享”吗?我又想起了去山区景点时,海拔高气温低,当地总有出租羽绒服的,共享行为确实早就开始渗入我们的生活。

可能上文两个例子都建立在资源短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那在资源充沛、环境良好的大城市中,共享产链能存活下去吗?我想答案肯定是能,再发达的城市也总会出现不方便的时候,比起我在西安的搭车经历,上海的嘀嗒拼车似乎更普遍些。城市中的共享机缘其实不妨还能再想出几例:在地铁、公交车上共享耳机,或是共享报纸,给乘客打发打发时间;在饭店、游乐场等公共场地,可以共享充电宝,避免手机没电的难题;在小区每次在楼下帖表,请住户们填写电量时,不妨提供一支共享水笔……用心去发现便能察觉到缓解问题,拉近人们距离只需“共享”即可。

共享资源确实利处多多,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保护这一产链,共享单车被破坏、乱停乱放的现象就让运营商和消费者双方都很头疼。或许“共享”理念背后最重要的就是将分享的事物当作私人的一样珍惜爱护,才能让“共享”深入人心,让人与人之间重新建立起信任的网络。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放弃在烈日下独自撑伞,而是选择与众人一起在树下乘凉,让我们携手营造一个共享时代!

【篇二:谈谈勤奋学习】

相信大家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只要懂得学习,你将会有渊博的知识;只要懂得学习,你将会有一颗宽容的心;只要懂得学习,你将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当然,与此同时,勤奋更重要,只要勤奋,你就算学习再差,但有一天也能赶上去;只要勤奋,连你做的梦都能成真!

如果,你把勤奋学习当成是小小的一滴水,但是就因为这一滴水,他就能滋润土地,让种子重新长出嫩芽,如果,你把勤奋学习当成是小小的一只蝴蝶,但它也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如果,你把勤奋学习当成是小小的一株嫩芽,但它也能让世界多一点绿色!

我看过一个故事:晋代时,车胤从小很勤奋地读书,不过他家很穷,连蜡烛都买不起,他只好抓了许多漂亮的萤火虫来照明。他就是这样勤奋地学习,最后成了远近闻名的人。

勤奋学习是你我都应做到的。有一句话说得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希望大家牢牢记住这句话,要是现在不勤奋读书,长大之后就来不及了呀!

【篇三:来谈谈梦想】

大家都有梦想,有的想当演员、歌手、企业家等各种人物,可我只想做一名医生。

医生是个伟大的职业!假如没有他们,我们有健康、健全的身体吗?生活像一场戏,我们就是导演,可有人将伟大的医生做成了配角,把吸烟喝酒做成了主角。

我想对你们说:“假如没有医生,瘟疫大爆发,你们还顾得上烟酒么?”

一次我去医院问医生叔叔:“叔叔,请问您,假如医院来了一个很脏、很穷的病人,他病的很重,但又没有钱,您治不治呢?”“治”叔叔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有问:“那要是来了一个坏蛋,他杀了很多人,但他患了重病,您会治么?”“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无论是脏、是干净,是有钱或者没钱,是好人或是坏人,只要是他们是病人,我们都会救哦”

从那以后,我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一名像叔叔那样伟大的医生!

【篇四:谈谈现在的生活】

当今社会,碎片化普及,人们总在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时被电话、短信等等所强行打断。换做十几年前,没人接听电话、没人回复邮件的现象很普遍,甚至可谓之为常态,仅仅十几年的时间,这种常态演变成了另一个极端——现在没人认为不接电话会很正常。

曾经了解到一些有关数据,2000年左右人精神高度集中的最长时间在14秒,而但就去年而言,这个数字被削到了8秒,科技带来的分散人们注意力的因素只是越来越多。我们过不了一会就会被突然亮起的屏幕引起注意,而再次把心思收回工作、学习的时间则需要最多25分钟左右。譬如哪个朋友突然发一条信息问你是否有空,而后你得知了他想请你出去吃顿饭,心思不可能在短短几十秒之内转回来的。

根据对于”中断科学”的研究,在做事情同时又忙于回复信息、打电话的人,其IQ会下降10点左右,十点,大麻作用都不及。生活已经离不开科技了,而科技却正要求人去做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同时做两件、三件、甚至更多的事。在此过程中,人还要不断做决定:我看不看这个信息?我要不要回复一下?我是要继续手上的事,还是做那件事?这些时时会冒出来的小决定会消耗巨大能量,让大脑感到疲惫。我并非想要批判科技——我也至少是它的受益者之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失去了科技,一个人一定会感到空虚:别人都这么做了,凭什么我不能这么做。有些科学家认为,人们一次次寻求信息的刺激与一次次寻求毒品的刺激是类似的。”在毒品和电子设备上,我们的大脑面对了整个进化史上都不曾出现的刺激,而相较于这些新颖之物带来的冲动,我们的自控能力就太弱了。”确实,你无法抵挡手机、电脑的诱惑,自控能力在科技的面前微不足道。讽刺的是,孩子们对于科技的自控能力比大人们要高,而那些大人们却沉迷依赖于科技无法自拔。

这种生活已经过分影响人的观念,再说没事的就只能说是目光短浅了。

热门推荐
1暑假银行实践活动
2正确的方法最重要
3落花触动了我的心灵
4人间自有真情在
5桃花
6放手的母爱
7共享生命
8米路的海读后感
9教师节作文
10变形记
11我的蓝色梦
12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13风筝比赛
14八年级作文
15父亲
16碎片化时代
17我想对父母说
18童话的作文
19寻苔记
20致二十年后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21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22冰雪春节
23课间
24堆雪人看图写话
25唠叨的妈妈
26掌握命运
27因为有你
28精美的剪纸
29一封家书表孝心
30美丽的小花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