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他的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他的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篇一:他的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当候鸟掠过天边,你可知晓远方老人的等待;当阴霾席卷心灵,你可看见老人点燃的烛火;当车轮辗过寒风,你可察觉身后老人的目光。白驹过隙,麦子拔节。青涩瞬间冲破稚嫩,你笑容里洋溢的满是青春;岁月无声地染白了他的发,苍老的笑眼里倒映的却只有你。那老人的爱如山间一条永不枯竭的河,轻轻流淌……

阳光洒进窗台,我的思绪被一阵暖风带到了孩童时光。

那时住在乡下,学校离家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天还未亮,公鸡也还未打鸣,我却被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唤醒,迷迷糊糊透过窗户瞧见厨房里寥寥火光,揉了揉眼睛,才看清是爷爷正在灶台前生火煮饭,淡黄色的火光将他单薄的身影显得有些高大。我就这样看着跳跃的火光,听着噼噼啪啪的柴火声,又安稳睡去,直到饭好后,爷爷低声将我从睡梦中唤醒。

以前,我最喜欢的事,就是隔三差五地跟着爷爷去赶集。我坐在爷爷那辆老式自行车的横杆上,他两手紧紧地握住车龙头,粗壮的手臂牢牢地将我框在怀里,脚一蹬,悠哉悠哉的带着我上街去了。沿路的麦苗绿油油的一片,暖风和着爷爷质朴的小调呼呼地吹过我的耳畔。我一抬头,就看见爷爷目光炯炯的凝视着小路的那方,偶尔笑着逗逗我。一路颠簸,到了街角的茶楼,爷爷带着我在几个熟人旁坐下。他抓了一把瓜子推到我的面前,说道:“爷爷去买东西,你在这等一会,不要乱跑。”然后起身向着同桌的熟人嘱托照看我,走了两三步,又弯腰对着旁桌嘱咐了几句。到门口时,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转身走到柜台前,笑着向老板娘指了指我说:“麻烦帮我看着一点她。”才放心地离开。爷爷回来时,手里常常提着我爱吃的小笼包子。有时他还会带着我买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回家后,爷爷总会被奶奶不停地唠叨,而他也总是摆摆手,笑眯眯地看着我:“哎呀,我们家小孙女儿喜欢嘛!”

麦苗一年又一年地拔节,我也一天天地长大,我的专座也从前面的横杆移到了后座上。爷爷每天骑着自行车载着我上学,暮去朝来,我们迎着春风,辗过落叶,穿过一年四季。光阴荏苒,忽然地发现:他没有以前高大了,弯弯的脊梁,刀刻的皱纹,苍老的双眼,他应该再也载不动我了。车库一角,一辆破旧的老式自行车静静地靠在墙上,在白光的照射下,它显得有些单调,却又那样令人怀念。

爷爷总是提起我小时的事,他在老屋对面的山坡上耕地,我睡了午觉醒来,哭着闹着要找爷爷,哭闹声响彻山坡,爷爷听见了直起腰朝着我高喊了一声,我就乖乖地收起了眼泪,静静地等他回来,他笑着说真喜欢我小时候。我也怀念那段时光,因为我可以坐在爷爷那辆老式自行车上,听风和着爷爷的小调,吃着甜甜的糖葫芦,看阳光下我们一大一小的影子穿过摇曳的树影……

我的爷爷笑起来像个孩子,眯着眼,咧着嘴,露出不齐的牙齿。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人,拉扯着我长大,成为我生命里的巨人。他于我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流淌过我干涸的河床,悄无声息。

【篇二: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

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

——题记

从没有过显赫的家世,从没有过完整的家庭,在亦欢很小很小的时候,她就跟着母亲坐在隔壁街上摆摊卖水果,无论是太阳的暴晒,还是风雨的侵袭,从未改变过。

但随着亦欢年纪的增长,她对母亲的这份并不体面的“工作”渐渐地开始感到难为情。许是母亲敏锐的观察,又或是她了解女儿成长心理的变化。母亲也只是憨厚的笑笑,说:“欢儿,你学习任务重,从今天起不必再跟着妈出摊了……”亦欢倏忽抬起眼眸,兀自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却又颓然地下了头,轻轻地“嗯”了一声。母亲也没再说些什么,默默转身向外走去,剩亦欢一人愣怔在原地,看着母亲的背影,分明能感受到她的无助与痛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看似平淡无奇的表面下每一天都有属于它的精彩。但亦欢却不这么想,她下晚自习后在回家的路上,总会经过母亲的水果摊,亦欢总是低下头匆匆地走过,仿佛只要一看见,她就会想起她的那可耻的虚荣心,以及母亲那失落的背影。

但,直到那一天。那一天,亦欢该交资料费了,但钱是早上由母亲放在茶几上忘了拿走,亦欢只好利用中午午休时回家来拿,却不料正撞见母亲与顾客起了争执。那顾客是个中年妇女,一双倒三角眼中闪着精光。争执之间,竟开始发生推搡,站在远处的亦欢立刻就慌了神,发疯一般地冲过去护住母亲,那中年妇女还在骂骂咧咧地指责母亲,但最终还是选择妥协,提着袋子走远了。亦欢看着母亲,第一次,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她觉得眼前的母亲是如此的苍老,两鬓的白发早已掩盖住了母亲曾有过的芳华,皮肤的皱纹里深深镌刻着时间的痕迹;母亲是家中的主心骨,但生活的重担毫不留情地落在她的肩上,早已压弯了母亲的腰。亦欢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她为自己那可怜的虚荣心而哭,为不体谅母亲的那份羞愧与歉意而哭,为曾经愚蠢不懂事的自己而哭……

而母亲却以为亦欢是见自己受了委屈而哭,连忙安慰她,轻柔地抚着她的背说:“欢儿,欢儿,不哭啊,妈没事,妈真的没事…刚刚那客人就是硬说我多收了她钱。就算妈没啥文化,也还没笨到这地步呢。”调皮的语调,亲切的话语却让亦欢的心中再次涌起一阵阵心酸,亦欢轻轻地点点头,抬手抹去了眼角残留的泪水,开始弯下腰帮助母亲收拾水果摊上的残局,母亲先是一愣,旋即露出欣慰的笑容,亦欢也跟着笑了,第一次,亦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她清晰地感觉到她心中的某处坚硬的地方已开始融化,正是因为如此,她想,母亲对她的爱仿若涓涓细流,永不枯竭,就像从未指责过她,默默包容着她的一切,即使是她的自私,她的虚荣,她终于深深懂得什么是心头的暖意,什么是血浓与水的亲情,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爱。

那一天晚自习结束后亦欢没有再垂首匆匆离去,而是等着妈妈一起回家,收了摊,推着水果车走在路上,母女俩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天的夜空好暗好暗,却再也阻挡不了两颗心的靠近,因为她们笑得好甜,好甜……

【篇三:欲望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河水从桥下流过,更喜欢去沱江那个更广阔的江岸边看寥落的几个渔民的小渔船,猜想他们一天究竟想要钓上多少鱼来方可回家。也有少者如同我爷爷一般年纪的人提着一个小包在河岸边垂钓,钓上鱼来又放掉,放掉了又钓上,如此一般,无限重复着。枯燥的循环像一个机器人工作一般。在我对于这个问题寥寥几个片段的回忆中,好像只记得,爷爷神秘地说:“因为想,所以就做了。”

现在想来大约所有事都是如此吧。是欲望在支配我们做着所有的事,身不由己的那些人之所以服从这个这个社会也是因为生的欲望。在我刚刚读高一的时候,我记得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写了一篇文章,是以疗养院的一个护工的角度讲述一个病入膏肓的女人从中心医院转入疗养院度过最后的日子的故事,那个女人有着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时常浇灌疗养院里的花花草草,甚至不曾让人来看过她。在那个疗养院中,几乎每天都会上演生离死别的场景,听到各种各样的哀嚎惨叫声,即使疗养院外多么阳光明媚,好像也不会有一丝光线可以透进疗养院的每一个房间,唯独那个女人的病房,却是充满生机了的。护工们都会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不愿将自己被病痛弄得那般狼狈,她与那些整天哀嚎的病人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别人哀怨上帝的不公,她只是不想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文章中的女人最终没能熬过那个冬天,但她的坚强与乐观却被我们语文科代表狠狠地赞美了一番,但我始终觉得仅仅只是说到坚强与乐观这个层面好像还不够,我认为之所以那个女人能够在最后的岁月里活得那么潇洒,其实还是因为欲望在背后支撑着,一个快要死的人当然最强烈的是生的欲望,刚巧这个女人对生命的领悟还很高,所以得以以最坚强的面容面对死神。

我们也可以来假想,如若这个女人没有任何欲望,没有生之欲,没有死之欲,那么会有什么样的场景出现呢——根本不可能的场景!所以没有欲望的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既生则有欲。而我们将会永远的活着,如此一来,欲望之河难道枯竭得了吗?

世上禁欲一说在我看来带有十足的空想性和不切实际性。以前我在青年作家七堇年的书里看见了这样的一段话:

人间是一艘浮在欲望之河上的船——河流因为混杂过多的新旧杂陈,良莠不齐的人性欲念而散发着微微腐臭——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是人的全部欲望承载了整个人间。从善的欲望,作恶的欲望,生的欲望,死的欲望……混合并汇成一股黏稠而沉缓的当下发生,最终化为历史,静静流向虚无之境。

写得真是极好的,确实是欲望承载了整个人间。我在第一次读完这段话后,倏地明了了爷爷说的“因为想,所以做”,也想通了渔民们要钓多少鱼方可返家——刚好能够承载他的欲望那么多的鱼。而那些可怜的鱼儿啊,因为吃食的欲望失去了生的机会,幻化成了承载人间的欲望之河的一滴水。很多条这样的鱼组成了欲望之河的小溪,更多生物组成了多条这样的小溪,最后汇成大河。欲望之河真能承载人间,那么这河存在即合理。

所以我说欲望是条不会枯竭的河。

【篇四:父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

常常说:“父爱如山。”我却说父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倘若母爱是绵延细长的,那么父爱便是默默无言的。父爱这条河流不是波涛汹涌,不是激烈澎湃,而是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不知道每个爸爸是不是一样,在孩子出生前都不能体会到自己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只有在孩子出生后,在一段时间的不知所措后,当第一次听见“爸爸”后,才体会到这就是父亲的责任。

父爱在孩童时代是最热忱的。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看表演,人太多,我人太小怎么也看不到。爸爸就很自然的把我放在他的肩上。在我看得认真的时候还故意抖动几下,吓得我紧紧地抓住他的头发。这场表演就在我的欢声笑语中和夹杂着几声痛呼中结束了。在回家之后我才看到。爸爸的衬衫已经被汗打湿了。父亲陪我度过了我最开心的时光。

这时的父爱是河流的源头,最为澎湃。

再汹涌的河流也有枯涸期。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有人的离开,让本来幽默风趣的父亲一下变成不苟言笑的人。可是那时候的我并不懂他的伤痛,我只知道父亲变了,不再与我玩耍,我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一个人在家做作业,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情,我那时候觉得他对我漠不关心,下雨不会来接我,我生病的时候还会责备我为什么那么弱不经风,我们的关系似乎就疏远了。实际上,下雨没有来接我,是因为他自己也被淋得湿漉漉的,生病的时候也是因为心疼我,却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情。然而我在这并不好吃的饭菜中,责备中体会到父爱。那时的回忆就像暴风雨过后的晴天,虽有悲伤,也有欢快。

这时的父爱像蜿蜒的河流,曲曲折折,但一直向前。

人们都说女儿是这辈子来向父亲讨债的,那我想父亲上辈子欠了我不少吧。叛逆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时期,我也毫无例外。顶嘴,吼叫,这是常有的交响曲。而不懂得表达的父亲,面对我的举动也只能同样对我吼叫。那时他就像河水涨潮时怒吼,咆哮。但最后没想到的是父亲先低下了头,他在面对我的无理取闹时选择忍受。平时,还默默的记住我的喜好(虽然总是记错),但只是想要让我一笑。而这些笨拙,却又让我感动的举动,我却感受到了父爱。

那父爱就像汛期后的河水,如此平稳,令人安心。

父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篇五:母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冬天的脚步悄然走来,寒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我在熟悉的交叉路口站着,不停地向手里哈着气,等待着母亲。我知道,无论怎样,母亲都会像往常一样来接我回家。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有一个人永远是我的避风港,那就是我的母亲。

父亲在我小时便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独自支撑着整个家。有一次,妈妈去街上给我带了我最爱的炸鸡翅,炸土豆,葡萄干……我很开心,但总觉得有些许奇怪。很久以后,我翻到一张检查单,妈妈的身体有很大异常,被医院通知要复查。当时我还小,妈妈身体有了异常我浑然不知,但是她却默默用自己的坚强战胜了一切,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因为我,她选择战胜病魔独自撑起了一片天。母亲,就犹如我的避风港,为我遮风挡雨。

无论我犯了什么错,有一个人会无条件的原谅我,那就是我的母亲。

小时候,我一直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子。或许是幼时太过规矩,进入叛逆期时我竟比同龄孩子更加叛逆,让妈妈为我操了不少心。初三时成绩中等的我沉迷手机,还未毕业就欲走向职校的大门。我家离学校很远,妈妈为了迁就我让我继续读书,在每天上班之余,还要每天接送不愿寄宿学校的我。那时的我还不懂母亲的苦心,依旧不顾一切的逃出初中校门,走向了职校。爸爸狠狠的训斥了我,并且放话说有我这样的女儿多么丢脸,母亲因此流了很多泪,但仍然耐心的开导我,让我有了积极的心态去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母亲犹如我生命中的帆,指引我航行的方向。

无论世界如何改变,有一个人会永远爱我,那就是我的母亲。

十六七岁的我们总是有一颗懵懂的心,而我也忍不住偷食了恋爱的禁果,被通知了家长。妈妈知道以后,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批评我,而是耐心的跟我讲解,她告诉我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所以只有懂得控制感情的人,才能收获快乐。后来才知道,一直以来吵闹的父母终究在那时选择了离婚,很多个晚上,母亲的眼泪不曾停过,白发也多了几根,可她并没有把她的脆弱展现给我,而是悄悄的做了我眼中的大英雄。母亲犹如我的盔甲,使我有勇气继续前行。

岁月的扁舟载起了我的成长,载不起时间在母亲脸上留下的痕迹。小时候,我想变成能够保护母亲的人,可是长大后,我却没能时时陪伴在她身边,母亲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最亏欠的人。

此刻,我坐在进入高考倒计时的教室里,靠窗的座位让我正好可以看见落下的太阳,可在提笔的那一瞬间,我更希望在温柔灯光下和妈妈吃完一餐饭。

热门推荐
1守着花田守着心
2大自然与我
3最柔软的遇见
4生命的意义
5奇怪的表弟
6四季
7魔方高手
8想起这件事,我就惭愧
9因为有了期盼
10想家的日子
11晒出的幸福
12牛鱼嘴生态游记
13太空想象作文
14
15秋天的歌
16新学期的我作文
17生活的美丽
18春天真美
19张北草原天路
20我尊敬的人
21文明素养
22乐于助人的我
23名字的故事
24心爱的笔袋
25有趣的乡村生活
26春天的作文
27斗兽棋
28遗失的父爱
29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30参观红苹果幼儿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