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枣子
枣子

【篇一:枣子】

有的人喜欢红红的苹果,有的人喜欢大的像足球一样的西瓜,还有人喜欢酸酸的桔子,但是我却喜欢枣子。

家乡虽然不生产枣子,但是我还是喜欢枣子。为什么呢?因为枣子酸甜可口,吃了一口,口感丰富,马上使人神清气爽。

一天,我偶然发现了一棵枣树,啊!枣子挂在树上,像一颗颗圆圆的小珠子,风婆婆轻轻一吹,挂在枣树上的小枣子轻轻地摇来摇去,像在荡秋千一样,树底下望去像一个小眼睛在看着你。

我情不自禁的用手摸摸,只见枣子上还有几滴雨水,我想大概是下雨的缘故吧,枣子身上有几滴雨水之后可变得滑溜溜了,青红的外衣让人忍不住把它放下。

一股清香不时的扑鼻而来,闻久了,还有一股刺鼻子的味道。

我看着那青如碧玉,红似玛瑙的枣子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拿了一颗枣,吃了一口,果然是口感丰富,使人神清气爽,脆脆的,甜甜的“咔嚓咔嚓”的声音会让你陶醉其中。

我爱枣树,更爱可爱诱人的枣子。

【篇二:是番茄还是枣子】

5月21日上午,我们小记者来到了麦河农业种植基地。这个蔬菜种植基地和其他基地有很大区别,一般的蔬菜种植基地都在农场或者有很多种植大棚。可来到麦河农业基地时,它却是在一个工业区的顶楼。这让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好想去探探究竟。

来到顶楼,方先生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接着,就是方先生关于农业发展的讲座了。在讲座前,方先生给我们看了很多日常的蔬菜种植照片。当屏幕中出现一张结着红果子的照片时,现场有位小记者大声说“这是枣子”,只听到在场的爸爸妈妈一阵笑声。方先生连忙解释,这其实是番茄。

好吧,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很多蔬菜是不认识的。我吃过它,但是真的没见过它是怎么长的,这应该就是城市中长大的我们的共性吧。在方先生的介绍下,我真的认识了很多平时餐桌上的很多蔬菜,也清楚的看到它们长在地上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顶楼的气雾栽培大棚,在里面真实的看到了蔬菜是怎么长的,它在气雾栽培箱里科学的种植过程。

最后,我们每位小记者还都尝试在气雾栽箱里培种植了一棵青菜。原来小小的菜苗需要夹在海绵里,然后露出根,放进气雾箱。这一过程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小青菜苗还很嫩。希望,我种植的小青菜能长得大大的,棒棒的回到我们餐桌。

今天的活动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对农业种植有了新的认识和全新的了解。

【篇三:打枣子】

踏着清风迎着朝阳,我走向了田野,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学农”生活,今天的任务是打枣子。

走到枣树下,抬头仰望。满树的枣子红通通的,一颗一颗沉沉的垂挂在树上,仿佛风儿一吹它就要飞走似的。小小的枣树叶来回地摇晃,阳光照下来透在地上,就像一副素描画。每一棵树都挺立着,形成了一幅田园剪影。

打枣子是个大体力活,但没有一点脑力也是行不通的。首先,需要挑选上好的竹竿,竿儿要长一点的,不能太重,不能太细,不然后面会更费体力,而枣子打下来,质量,数量,都与竹竿优劣有关。其次,就是要铺的布和人员分配。通常来讲,在枣树下撑一块像床单样的大布就够了。打枣一般至少需要三人:两人将床单撑起,另一人持竿打枣。有的枣树很高,树冠也大,需要一定技术含量才能打好。打枣的杆不能太用力,要恰到好处的力才行。枣子从哪里落下,撑布的就应该去哪里接。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应该把枣倒到筐里,再继续打枣,筐里枣后期再做筛选。打完一边再打另一边,以此类推,一棵棵树来。

说了如此多的条条框框,实践时间到了,从未体验过打枣子的我抄起竹竿便要当打枣的,但是坚持才不过三分钟,体力便跟不上了。因为竹竿太长,我开始跟它较劲,没想到越较劲越控制不了。想想自己“还是太年轻”,便把竹竿让给了撑床单的爸爸。爸爸一接过竿子,情况还真不一样:枣子长了腿似的噼里啪啦朝下掉,圆滚滚的,似带着朝露甜倦之气,阳光一照,嗬!个个都泛着耀眼的光,映成一片,诗韵美的中国红在田野里四处飘荡。竹竿碰着枣子的声音四处回漾。竹竿不停穿梭,枣子调皮地从我头顶滚下,从我肩上滑落。没过多久,便打下了一排树的枣子。枣子盛在筐里,个个饱满圆润。田间小憩,拿起枣子品尝一番,甜美的味道在嘴里徜徉,香甜的气息在鼻腔中来往,这还是我第一次吃自己打的枣!

秋天的阳光照射下来,打在那筐枣子上,泛着油亮的光泽。果真,经过了自己双手的果实,总是另有一番风味,那是成熟的味道。

热门推荐
1钢琴,想说爱你不容易
2不敢忘记
3舌尖上的家
4第一次经历地震
5社会新时代
6留住心底的那缕阳光
7如果我是《小王子》里的那只狐狸
8大课间
9信念
10爱撒谎的猫咪
11给军人爸爸的一封信
12诚信引领我成长
13冬天之希望
14我的卧室
15共享也是“共护”
16致过去的我
17彩秋
18那缕轻月依然
19大街·小巷
20当我面对真情的时候
21生活的魅力
22洋葱
23我变成了老师
24未来的衣服
25我的拿手好戏
26谁的本领大
27捉贼记
28这个夏天
29生活深处
30难忘的一学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