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那株杂草
那株杂草

【篇一:那株杂草】

秋雨沥沥,浮于眼眸。

它,无情地捶打着大地。

枯黄的树叶无奈地垂下了头,新生的小草羞愧地折下了腰,而那娇丽的花儿,似乎不忍刺痛粉嫩的脸颊,一股脑儿地别开了脸。可窗前的杂草,却毫不畏惧,骄傲地在风雨中扬起着头。

雨珠滚落在杂草的茎上,又顺着茎掉入了泥土里—那是一片早已布满青苔的空地,而且前不久还生长着一棵芦荟。看着眼前的空地,思绪也不禁随着目光回到了几个月前。

几个月前,朋友送了我一盆芦荟。欣喜的我对芦荟喜爱有加,再加上朋友的悉心照料,芦荟生长得顺利。

可随后的几天,旁边突然冒出了一棵车前草。细心的朋友发现后二话不说就把它给拔了,她提着小草对我说:“这些杂草生命力旺盛,以后就会跟着芦荟抢营养。现在拔了,以除后患!”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着那株杂草从精力旺盛到瞬间毁灭的那一刻时,心里突然觉得很不是滋味,我一把抢过她手中的杂草,重新将它埋入土里。朋友对我这一举动甚是不解,我也明显觉得自己理亏,便胡乱搪塞了个理由:“有竞争才有进步嘛!物极必反,对它太好反而娇气了!”听了我这番“振振有辞”的理论后,朋友一时间词穷,无奈地白了我一眼。

待朋友走后,天下了场小雨,小草在一滴滴雨水的灌溉中,允吸着那为数不多的水分,渐渐地恢复了生机…

那天以后,朋友依旧不屑,她愤愤不平地对我说:“要不是那天的雨,我才不会相信它会重生,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后来有一段时间,由于疏忽照料,芦荟死了。但那株小草依然坚韧不拔。我想:如果那天我没有将小草种回去,芦荟的结果又会是怎样?

【篇二:杂草中的村落】

我又一次躺在院子里的大躺椅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昏昏欲睡。

一只蚂蚁爬进了我的视野,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下子从躺椅上坐起来,关注着这只蚂蚁。

我追随着这只蚂蚁,视野在我眼前扩大了,密密的杂草变成了无边的树林,树林中,来来往往的小虫,有的披着俏丽的彩衣,有的衣着朴素,却不失美感。大大的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向前爬行。我猜,他肯定是去远足吧,要不然,怎么会背着这么大的“背包”?小甲虫的身上,它那厚厚的铠甲被太阳一照,便映出七彩的光芒。多么耀眼啊,小蚂蚁、小蛞蝓好羡慕啊!可惜它们映不出这么美的光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小甲虫的身影消失在密密的“树林”里。

恶心的大蛞蝓简直是无恶不作!它啃食了我们家的丝瓜秧和南瓜秧多少鲜嫩的叶子?!还好丝瓜秧、南瓜秧是坚强的,它们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有无数的蚂蚁在折磨两只蛞蝓,我心中却有莫名的快感。终于轮到它们受折磨啦!

蚂蚁们终于折磨死了可恶的蛞蝓,齐心协力把它搬回洞穴,可蛞蝓太大,洞口太小了,有一些蚂蚁慌慌张张跑进洞穴,带了更多蚂蚁出来,把它们咬成碎块,排好队,浩浩荡荡地进到洞穴里,与大家一齐分享美餐。蚂蚁们那么团结,不自私,与大伙儿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时间如流水,鸟儿归巢了,天色也暗了下来,不知不觉,我已经观察了一个下午,夕阳亲吻着大地,我冶该上楼去了。我带着一身疲倦回了家,却又是满怀的好心情。

【篇三:心中的杂草】

一位老农面对荒芜的田地问几个儿子:“如何除掉地里的杂草?”儿子们的回答各有千秋,老农说都试一下,一年后再来。一年后,儿子们相约而来,原来荒芜的田地上,长满了茂盛的庄稼,没有一棵杂草。顿时,他们明白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引子

人都是有欲望的,然而,成败也就在这欲望之间。

公元二世纪,三国时期,有一位英雄周瑜,就死于欲望。

他总是沉陷于与诸葛亮的攀比和追赶之中,他有着绝世的容颜,却从不梳理、妆饰;他有着过人的才华,却从不利用它做些大事;他有着太多太多令人惊叹羡慕的优点,可偏偏被囚禁在他狭小的胸襟中。他只是有一次无意间被诸葛亮嘲讽,从此结下了梁子,他的嫉妒与贪婪还有羡恨从他窄隘的心怀中溢出,溢成三次报复。可是他三次都败了,只留下一段“三气周瑜”的笑话,为后人所讥讽。

此时,杂草者,好胜嫉妒也。

明朝,“八股取士”,读书的目的渐渐统一化:做官。出仕的欲望萦绕于每个读书人的心间。范进是千千万万读书人中的一个。

他读了四五十年书,就是希望考取功名,承受利禄,在他七十五岁那一年,他用人生中最后一点精力,参加了人生中最后一次科举,没想到,范进终于中举了。他看完榜后,高兴得直跳,唯一的话“噫!好!我中了!”“疯子举人”范进满口胡言,思维紊乱地一派乱讲,各种各样的怪异举止也令人畏惧。他为什么如此疯狂,喜极激至?是因为他心中的欲望被实现,得到满足!他为了他的这个欲望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进了!可是后文呢?范进只当了一个小官,最后郁郁而终。

此时,杂草者,权欲贪婪也。

现代,也有这样的“杂草之人”,譬如,周永康。

他身为中央政法委书记,滥用职权,出卖国家机密;他还拉帮结派,私自挪用公款,使得中国政治气氛乌烟瘴气,败坏国家风貌。同时,他还把中国的安危置于儿戏,随意地把国家机密在手中玩弄,不爱国尊国甚至害国辱国,他的臭名远扬,人民百姓都对他唾弃批评。“我到中国愧姓周”,他的事件恶劣至极,中央严厉地处罚了他。

此时,杂草者,利益金钱也。

以上的几个例子,都是被“杂草”魅惑了心智的典型反例。“杂草”其实就是我们内心无休止的欲望,是权财贪婪,是名利声色。可是,结局如何?“良田万顷,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卧榻不足三尺。”不妄想,不贪求,淡泊外在的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宽容,坦荡自然,如“五柳先生”一样做一个率真自然,无忧无虑的“闲人”,守护住心底的超然与德性,去除心田上的“杂草”,种上“本性”的庄稼,我们才能顿然度生。

去除心田的杂草,种上本性的庄稼。

【篇四:拔掉心中的杂草】

隔壁,有两棵桃树。

高耸着的水泥墙,丝毫不能阻挡桃树向外婆家伸出树丫的热情。

那两棵桃树长了很多年,本是只能长一到两米,而这两棵树却高出三米高的灰墙一层楼的高度。树枝漫进了二楼的阳台,迅速霸占了阳台一角。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春天,这一角便堆满团团粉色的云,映得角角落落都亮堂起来。粉瓣儿一片接着一片,似连在了一起,似融在了一样,和我这烦躁的心融在了一起。凉风沾染了花气,从脚底,爬上头顶,将全身寖在这片天地中。我想,这丝毫不亚于东京满街的樱花。满眼皆是绯红。

“要是我也有一颗……”我注视着这两棵开得茂盛的桃树。风扰乱了枝丫摇摆的步伐,几片残瓣落了下来,也可谓落英缤纷。

一朵花跌落在脚边,丝缕邪念在心中慢慢聚集。

我等着,等待着蚊虫发威的夏日,等待着烈日暴晒的夏日,等待着——桃子压满枝头的夏天。

我找了个借口,跑到外婆家,悄悄地做了一竿网套,打算在没人的时候,摘下最顶上那几颗大桃子,他们摇头晃脑,像在招着手,邀我去摘下他们。

我静等着,等着隔壁的人家在躁动的热气中熟睡后,我攀上阳台扶手,想要套下那几颗大桃子来。热气围绕在我的身周,扯着我的眼皮,想要把它拉上。眼前的桃子越来越多,竹竿在手中越来越模糊,我支撑着张开眼,但手还是不住地松了下去。“哐”,这声响吓醒了我,睡意在一瞬间就走得干干净净,竹竿扎眼地躺在隔壁家的水泥地上。

这次连罪名洗不清了。隔壁的人家似也被惊醒,探出窗子看着我。

那眼神并不含着什么,但我此时,却分明看到那人眼的讥笑,厌恶,愤怒。我不知怎了,就坐在阳台扶手上,呆呆地望着那一树的桃子。

我不敢再望向那两棵桃树,甚至连曾经最喜欢去的那阳台,我也不敢再靠近一步。

我溜回了家,试图把这一切忘了。

三年之后,当我再次回到外婆家,看到一树的桃花,羞愧之情爬上心头,我想不再逃避,鼓起勇气,去道个歉。

刚要出门,那人便敲响了门。

“我看到你回来了,三年前你要摘我桃,怕是想要看桃花吧,?,我给你种了一棵,今天刚开花呢”

他拎着一花盆,尚还矮小的桃树上开满了密而繁多的桃花,迎着面,像原来一样,热情地迎着我。

他将花盆递给我,还给了我一根破损的竹竿。

桃花映着片园子,亮堂。

桃子夭夭,灼灼其华。

其实。拔去心中那棵杂草,世界,仍然单纯美好。

【篇五:花盆里的杂草】

我家养了一株兰草种在花盆里,兰草的叶片细细长长的,青翠欲滴,煞是好看!我偶尔会给它浇浇水。

可是有一天我在给兰草浇水的时候,突然发现花盆里竟然长出了不少叫不出名来的杂草。我担心那些杂草会夺取花盆里的营养,于是便顺手把它们拔了出来,拔完之后就将它们扔在花盆,心想反正它们也活不了了,不如枯死腐烂给兰草做肥料吧。

几天以后,当我再次给兰草浇水时,却意外的发现那几棵已被我连根拔起的杂草居然还生机盎然的活着,它们根本就没有死。

我蹲下来认真的研究起这几颗杂草来,原来它们仅凭着靠近泥土的那一点点根须,吸收了水分和营养,并且又长出一些小根来,顽强的钻进了泥土活了过来。虽然这草是躲着的,但是仍然翠绿,充满了生命力。

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杂草,当它们的生命受到致命的伤害时,它们却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顽强活下去,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深深的震撼了我,我的生命要比它们高级的多,我们的生活比它们精彩的多,可是我是否像它们那样坚强,像它们那样心中充满了无限希望?当我遇到挫折或者被连根拔起的时候,我能否像它们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毅力继续活下去、坚持下去?

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杂草,一个个卑微而又顽强的生命震撼着我的心灵。

【篇六:杂草】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农夫为了除去一片草地上的杂草,想尽了各种办法,一年他在这片土地上各粮食,粮食生长起来,而杂草却一日日地消退,只至完全消除。这则故事让我联想到了习惯:如果要将一片荒草萋萋的土地上的杂草除去,就得在地上种满庄稼,使其茁壮成长。就如习惯的养成,只有尝试着去改变,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我在上小学时,一度非常讨厌阅读,一提起看书,我便莫名的烦躁,对于我来说,读书就像田间的杂草,让我无法忍受,我讨厌这“眼中钉、肉中剌”般的杂草。但滑稽的是我却总是喜欢买书,因为这样可以丰满我的书柜。买回来的书大多只随意翻翻后,便被我整整齐齐地摆放进了书柜,在我看来,“杂草”的作用无非是可以将我的书柜装点成一个聪明人书柜。

这些书经过岁月的沉淀,有的已不知去向,有的已渐渐发黄,但我并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看来,只有教科书才是最重要的,才不是书中的“杂草”,才值得我认真地阅读与学习。

一次语文考试让我明白了,阅读一些“杂草”的必要性。那是一次本该胸有成竹的考试,之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认真地复习了数遍,想像着高分唾手可得。而试卷一发,我便懵了,十余分名著阅读的题目,我都无从下笔,最后,靠着失分不多的基础知识,得了89分。从这以后,我认识到了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坚持阅读,最后逐渐养成了习惯。

养成习惯就如同去除杂草,只要坚持就能胜利。

热门推荐
1军训日记
2可恶的鸡蛋
3我为自己点赞
4军训感想
5《穷人》续写
6趣味运动会
7快乐作文
8秋雨
9骄傲的玫瑰
10七年级英语作文
11那只令我羞愧的银色自动笔……
12飘在天上的日子
13动物园的日记
14给交警叔叔的一封信
15当我跨入中学校门作文
16星空下的遐想
17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18运动带给我欢乐
19爸爸真辛苦
20心中的最美
21苦中也有甜
22成长是希望的彩带
23诚实的同学
24老师变了
25美丽的丑叔叔
26现实与梦想
27做家务的作文
28一张照片的故事
29挑食的危害
30未来的城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