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一堂作文课
一堂作文课

【篇一:一堂作文课】

下午上课前,老师让课代表发作文本,我一看非常高兴,看来下午两节课要写作文。我期待这一次的作文,一看题目,《从此,我再也不——》,一看,我便傻眼了,这该怎么写,我呆住了,但脑子还是在高速运转着,思考这个题目,选择恰当的素材,新颖的构思。

老师说完要求后,许多人和我一样,拿着笔,迟迟不下笔,抬着头在思考,而有的同学早已构思好,笔尖在作文本上高速运行,写下了一行行字,一个个有趣生动的句子。

老师说:“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我一听,急得手心直冒汗,终于,绞尽脑汁,才将题目想出来。我不停地想,也不停地转动手腕,让笔尖在纸上飞舞。我时不时回头看看教室后墙上的钟表,生怕下课写不完。写的早不如写的巧,刚打完下课铃,文章也将进入尾声,我为这一篇文章画上了了一个句号。

批阅他人的文章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了。这样可以读到他人的文章,运气好时,还能读到不错的文章。在批阅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批阅水平,从他人的作文中汲取教训。

时光总是飞快流逝,批阅环节也很快就结束了,回头一瞧,还有十分钟的时间,老师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带领同学们欣赏几篇同学的习作,让大家都来发表自己的建议。

意想不到的是老师让我来读一读自己的文章。这使我措手不及,拿着作文本走上了讲台,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心脏不停地跃动,像小鹿一样四处乱撞,我的脸烫烫的,像沸腾的水,不知道颜色该有多么“鲜艳”。

终于读完了,我松了一口气,那我们听大家的建议,老师为我的文章也点评了一下,我也将虚心接受,好好改正。

这堂作文课使我收获不少!

【篇二:一节有趣的作文课】

铃铃铃,铃铃铃……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们既美丽又幽默的段老师来了。段老师还是像往常一样慢慢的走上讲台,她神秘的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殊的作文课,因为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嘉宾”。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到:“想!”接着段老师从橱子里拿出了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子,问道:“你们猜它是什么?”同学们大声的喊道:“是香蕉。”段老师疑惑的说:“你们怎么知道它是香蕉呢?”大家说因为透过袋子一看这形状就是香蕉。段老师又问道:“香蕉像什么?”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但谁都赶不上杨博雅举手快,段老师的火眼金睛一下就发现了,就让杨博雅回答问题。杨博雅回答说:“香蕉得外形像月亮和小船”。段老师又说:“香蕉可以怎么吃?”有的同学们说可以切成片放酸奶做成水果沙拉;有的同学说:可以炒着吃……最后段老师说:“那我们比赛吃香蕉吧!”顿时班里热闹了起来,像是要开奥运会似的,气氛十分热烈。

第一轮比赛选手是张皓然和刘梦阳,赛前首先进行选手宣言,张皓然的宣言是:我一定要赢,要为男生争光!刘梦阳说:“我们女生不服气,谁说女生不如男生的!”比赛开始了,由于兴奋和紧张张皓然和刘梦阳迟迟剥不开香蕉皮,他们的手就像被绳子捆住了一样!这时候张皓然使出了洪荒之力终于剥开了香蕉皮,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就像一只三天没吃饭的“大熊猫”一样!等到张皓然把香蕉吃了一半的时候刘梦阳才剥开了香蕉皮,很明显,第一局男生队获胜,张皓然也得到了他获胜的奖品:香蕉皮!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段老师宣布比赛选手是两名男生,他们是:孙悦祥和田浩儒。班里顿时就沸腾了!比赛开始后田浩儒领先一步开始吃香蕉,但孙悦祥奋起直追,最后他们同时吃完香蕉,打成了平局!

今天的这节作文课同学们都很开心,上课的同时把内容变成了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同学们既开心又难忘,纷纷拿起铅笔记录下这节有趣的作文课!

【篇三:一节有趣的作文课】

今天,在红蜻蜓的作文课上,老师组织我们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西瓜,小西瓜》。

老师先一边给我们介绍游戏规则一边给我们做动作示范。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把大家每五人分为一个小组,轮流上台。第一个同学说大西瓜的时候,两手手指围拢在一起做一个小圆圈的形状。第二位同学要说小西瓜,同时两手手臂要张开围成一个大圆圈。也就是大西瓜做小圆圈动作,小西瓜瓜做大圆圈动作。第一个人说大西瓜,第二个人就要说小西瓜,手同时跟着做动作,依此类推。做错的人将被淘汰,每组最后留在台上的人为胜者,将获得一份小礼物。

游戏开始了,我跟其他四个同学被分为第一组,因此,我们首先来到了讲台上。我心里紧张极了,生怕一开口就会被淘汰下台。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只听站在我旁边的第一个同学马上说了句:“大两瓜。”同时两手手指在胸前围成一个小圆圈。我赶紧接了句:“小西瓜!”同时提醒白己要注意做出大西瓜的动作,我的手臂在大脑的指挥下,在胸前围成了—个大大的圆圈。第一轮总算过关了,但根本没时间让我暗自庆幸一下,因为很快又该我说了。在第二轮中,站在第四位的同学被淘汰出局了。后来,又有一个同学被淘汰出局。现在就只剩下我和同桌陈思恩同学的巅峰对决了。由我先说大两瓜,思恩很快就接着说出小西瓜,并准确做出了动作。我们真是棋逢对手,斗得难解难分。随着我又一句:“大西瓜!”一出口,我的手臂在胸前围成了—个大大的圆。顿时,刚才还鸦雀无声的台下马上爆发出一句句:“错了!错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输了。在思恩高兴得欢呼雀跃的同时,我悻悻然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这时,老师将—本印有卡通图案的小笔记本送到了思恩的手上,作为奖品。

第二组同学上台了,游戏又继续进行着……

虽然这次我没拿到礼物,但我还是在这节有趣的作文课上收获了快乐!这真是—节令人难忘的作文课啊!

【篇四:一次难忘的作文课】

今天,我上了一次非常难忘的作文课。

老师先让我们玩了一次组词成句的游戏。我看到老师拿了四组卡片,分别让我们写上了时间、人物、地点、干什么。我们写好之后,老师把卡片收了上去,按顺序放好,然后让我从每组卡片中各抽一张,结果,我组成了一句话,话的内涵是:“中午,雷锋在老鼠洞里吃草!”我想:雷锋怎么跑到老鼠洞里去吃草呢?人这么大,老鼠洞这么小,人怎么进那么小的老鼠洞里呢?想到这,我笑得都直不起腰了。再看看旁边的小明,她笑得都睁不开眼睛了。

接着老师又让四个同学上来抽,组成的句子是:“早上,雷锋在鸟巢里跳舞。”一看到句子,小明就马上叫起来:“雷锋怎么会在鸟巢里跳舞呢?鸟巢那么高,他爬得上去吗?”我想:雷锋怎么会跳舞呢?我又一次哈哈大笑。我看了看前面的丁丁,他笑得前仰后合。

我觉得这次作文课告诉我,写作文要仔细,错一个词语都会闹笑话。

【篇五:一堂作文课】

在刚刚过去的七月,我每周二、四、六都去上作文课。

经过了这个月,我自认为自己写作文的能力长进了不少。是谁教我写作文的呢?那就是最亲爱的余老师和戚老师,她们共同的努力才使我们这么优秀,所以我们必须得感谢老师,报答她们写一篇好的总结:余老师和戚老师,再见了!我们后会有期。这个月,你们把知识授予了我们,教我们怎样写作文;休息时会跟我们欢声笑语地谈心,这成为了暑假里最美好的回忆!感谢你们,我的老师们!我一定会坚持每天阅读,写日记,写很好的作文。我会加油的!

接下来就讲一讲我在作文班里的经历:起初我上作文课的时候,很紧张,可是我们的作文老师很温柔,渐渐放松下来!我们一直都很听话,不惹老师发脾气,让老师保持住了这份温柔。上了几节课之后,我们渐渐和作文老师熟悉了,课间我们会有欢声笑语、分享自己带的食物、一起玩耍,我喜欢上了我们的作文班,这样美好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很快就到了分别的时候,就是昨天,我们和作文老师还有我亲爱的同学们分别了,回忆起之前的往事,我们依依不舍,可是必须面对现实,也许从此以后我们不会再见面了,也许这只是暂时的离别!

真想让妈妈秋季也帮我报作文班,这样又可以遇见余老师和戚老师,继续享受作文课给我带来的乐趣!

【篇六:有趣的作文课】

又是一个星期二,陈老师上个星期就让我们带桔子,说是作文课上用。难道作文课变成了吃桔子课?无数个问题让一节作文课变得有意思起来。

哦!原来这节课要创意剥桔子呀!可是,人人都会剥桔子,怎样“创意”剥桔子呢?看着我们疑惑的样子,陈老师打开电脑,给我们看了一些有趣的桔子皮,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桔子在一些有创意的人手中变成了张牙舞爪的章鱼、可爱的大象,奇特的毛毛虫等等,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接下来,陈老师让我们自己来创意剥一个桔子,我想:我就做一个小狗吧。于是,我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小一些的桔子,在桔子的中心用铅笔头小心地戳了一下,这就是小狗的鼻子。然后,我在鼻子的上方又戳了两个大一些的洞,并且把洞里的桔肉都用黑笔涂黑,这就是小狗的眼睛。该做嘴巴了,这可没做眼睛和鼻子时那么简单——在鼻子下方戳一个小洞之后,要用剪刀十分小心地剪一个小船的形状,才能做出一个小狗还在大笑的感觉。然后我又在桔子左右两侧贴了两个椭圆形的桔子皮,小狗的头就做好了。

接着,我又拿了一个大桔子,在两侧再贴一对椭圆形的桔子皮,最后在桔子的后面贴了一个细长的桔子皮,把头身粘合在一起,一只小狗就做好了。瞧,我的小狗多神气呀。炯炯有神的眼睛,垂下的耳朵,咧开的大嘴,它好像在说:“小主人,你看我帅不?”

我抬头一看,同学们有的把桔子做成了蜗牛,有的做成了娃娃,有的做成了雪人……真是无奇不有。

在这节课中,桔子已不再是桔子,而是魔法棒,想象力就是咒语,把平平常常的剥桔子也变得有意思起来。

这真是一节有趣的作文课。

热门推荐
1不一样的数学课
2美丽的校园
3和仙人掌握手
4家乡的河埠头
5我的妈妈是老师
6给你的一封信
7与书为友
8我家的小狗
9秋天的果园作文
10感谢您
11我们班的牛人
12我的动画情结
13声音
14沟通
15放学路上
16军训的日记
17照片背后的故事
18读《绿野仙踪》有感
19我的梦
20梦想成就新时代
21我给自己的一封信
22点亮心灯
23心至低而无敌
24藏试卷
25关于老家
26我爱十字绣
27童年趣事
28我的小表弟
29创编童话
30一双胶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