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个远方】
她静静地站在河对岸,深邃的瞳孔中映射着那个她一直守着一直望着的却已不存在的远方。
被埋没在高耸的钢筋混凝土下,灯红酒绿,熙熙攘攘,各种乐曲杂乱无章地充斥着耳膜,似乎有些纸醉金迷,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将一切虚化,再无童年的真实。这一个个不夜的角落,还有什么值得去守候?
逃离,我心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独自坐上大巴车,满怀期待地去寻找那些残留的,值得守候的东西。
一路越过高速,穿过街道,攀入山中,又绕下山,在山脚,古镇映入眼帘,这古镇果真名副其实:古色古香的石质门柱,参天的古树,小桥流水……,心中暗暗窃喜,呵!果真来对了地方!
当我满怀憧憬跨入门槛,这所谓古镇给了我沉重的一击:各种食品混杂着汗水的气味顿时侵袭全身,再次把我包裹进那个熟悉的氛围:大大小小的店铺兜售着所谓的特色食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劣质小玩意也成了特产,普普通通的水盆竟也成了泡脚养生神器,餐饮店煮着熟食散发出的烟雾袅袅上升,将原本青涩的黛瓦熏成了“煤脸姑娘”,但似乎并没有人发现这一细节,也是,被喧嚣利益迷了耳朵眼睛的人,又如何在意这“小小的”损失?门槛上的“灯笼”,花花绿绿的广告牌,熄灭了原本属于这里的光彩,掩没了曾经的安宁。
被骗了,我攥紧双拳,咬着牙关,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逃进巷子,绕过大大小小的店铺,跨过一块又一块的青石板,喧闹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耳畔。我放慢脚步,环顾四周,大大小小碎石遍铺,似乎是个施工场地,只是,为什么施工的场地上没有挖掘机、拖拉机的轰响?为什么尘土像是被驯服了乖乖地躺在地上?
我踏着碎石,朝工地边缘走去,这是一条小河,岸边破损的石槛在倾诉它的悠长,抬头眺望,对岸似乎有一户人家?青砖白墙,亦或是因为时隔长远,白墙上抹上一层黯淡的灰,青瓦失色,稀稀落落布在脆弱的屋顶,木制的窗框似乎已朽败,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门似乎因为开开闭闭依旧灵活。不远的河的那边有所老房子,青砖黛瓦,只是屋顶瓦已稀稀落落,墙边爬上了青苔。
老妪踏出房门,时代久远的木质门已“吱嘎”出声,她抱着素色床单,头发整整齐齐地用梳子梳起,她走向架在门口的竹竿,将床单向上一抛,晒在门前支起的竹竿上,拉住被沿,收手、伸手、再一展开,床单整整齐齐地铺在竹竿上,一切动作行云流水,她拍拍被单,迈着步子,踱踱悠悠地走向一旁的竹制摇椅,安详地躺在椅子上,凝视这小河。
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事,她一骨碌从椅子上翻起来,踱着步子像是要跑起来,她进了屋子,拿出一杆捞网,又踱着步子跑到河边,将长长的杆伸入河中,捞着河面上的垃圾,无奈地摇摇头。
怎么只有一户人家?
“哎,这工地嘛时候才好开工?都这么长时间了。”
“我咋晓得,我也想问啊,河对岸的老婆子倔的要命,就是不搬,周围的人都搬走了她一个人还有嘛意思,她不搬,我们就不能动工哎。那破屋子有啥呀,难不成有金子?成天守着。以前的居民也全走了。”
“哎,那么咱的工资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有着落。”
……
视线转向老妪,她已再次回到摇椅上,隔着狭窄的小河,她脸上的皱纹深深凹陷,褐色的皮肤衬在洗得发白的布衣上,她深邃的瞳孔映射着小河的模样和她那坚守的阵地,守着那片清静,微风拂过,素色的床单像旌旗飘扬,她的长杆网兜是她坚韧的矛,坚守的意志是她的枪,她在向喧嚣宣战,她在向恶劣的环境宣战,这是她的阵地!这是属于她的安宁!
就好像老农守望麦田,老渔夫守望浪潮,她守望着她的清静,不再让它成为那个远方。
那个远方,她一直在守望。
【篇二:那个身影令我难忘】
“凝视着你的身影,就快要接近透明,哭不出来的声音,它困在心底……”静谥的夜晚,独坐窗前,聆听这首优美的歌曲,“身影”这词勾起了我的回忆,依然记得那个身影……
我的姥爷,曾经也是一名教师,生活上非常节俭,从不奢侈。
我是这个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小时候经常骑在姥爷的肩膀上听他说家里的事情,他把全部的期待与爱都倾注到了我的身上,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我可以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找一个好工作。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当周六周日我都会去英语补习班补课,途中要经过个大的十字路口,车辆繁多,而且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姥爷很不放心,便负责起接送我的任务。
那天周六,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而姥爷的腰脱又犯了,疼痛难忍,我不让姥爷去送我,对他说我自己可以过马路的,我会看好红绿灯的,可是姥爷不放心,执意要去,我拗不过他,便扶着姥爷一起走了。走到路口的时候,我怕姥爷走远了腰疼,便叫他在马路的这边看着我,等我安全的过了路口,他在离开,姥爷看了看我同意了。等我过了马路,回头向姥爷招了招手,告诉他快点回家,可是姥爷却说,你走吧我看着你,还是不放心我。我走两三步一回头,看见姥爷还在那里望着我,可能是他看见我渐渐走远了,便一只手打着伞,一只手扶着腰往回走,雨越下越大我隐隐约约看着他缓慢的转过身去,一步步艰难地走着,边走边用手揉着腰,走走停停,直到他消失在雨雾中。我顿时热泪盈眶,那个渐行渐远的身影永远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英语班下课后,当我走出教室,一个身影直直的站在那里,想起刚才雨中的情景,我的鼻子酸酸的,姥爷您终究是不放心我啊!
“如果在你轻柔的嘴角眉间,装满了风雨……”歌曲的高潮,把我的心绪打乱,久久不能平静,还是那个静谥的夜晚,还是独坐窗前,但是心情却变得复杂了。
那个身影令我难忘!
【篇三:那个夏天】
有人说,一部电视剧只有6集,且放映后无法重播,这东西围绕着两个中心词:童年,纯真。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便是小学。
2013年夏末,我踏入了小学生活,有了一个新的称号——小学生。我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小学课堂,望着那一双双充满对未知的渴望的炯炯有神的眼睛,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从一到三年级,我总是模模糊糊地度过,学到四年级两班合并时,我才渐渐的走向成熟,我才知道竟然会有成绩跟我有得一拼的同学,甚至还存在着可以超过我的人,也才发现在学校里,不是只能学习,还能拥有友谊,笑声,这些收获,都来自于我的同学们。
下学期时,我意外的分到和一个女同学同桌,这也使得日常很安静的我,开始尝试着去跟她说话,他不大高兴时,我竟然会想去逗她开心,去讨好她。原本枯燥的生活,逐渐变得有趣,学习中,同学与我共进退,生活中,同学们和我共享欢乐,烈日中,我们在篮球场尽情挥洒汗水,大雨中,我们撑起雨伞,互拥遮雨。那一幕幕,都是快乐的。
转眼间快毕业了,再过上差不多20天,我将迎来人生第1次大考,也即将卸下小学生这个称号,戴上中学生的美名,这也说明,我要和小学生活道别了。我的那个女同桌也跟我说过,你该给出小学生涯得的一份完美答卷了。我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正向大考进击着。
我很开心有这帮同学,很开心,曾经拥有过的,如此美丽,快乐的夏天。
【篇四:那个爱唠叨的人】
有一种东西,你摸不着,看不到;只有用心相待,你才能体会。从青丝到白发,从娇艳到枯萎,宛如一朵康乃馨,散发阵阵清香。
她像一首恬美的单曲,予我世界无限色彩。任劳任怨,正是她的代名词;总是说着重复的话,总是很耐心的诉说每一个我想听的童话,总是牵着我的手,怕我会失去方向,只是后来……
我原以为,在你的世界里,我已成为路人,就算有的是血缘,可你对我还是冷冷淡淡,不理不睬;我已经习惯了,习惯我得高分时的喜悦被你的“哦”打散;习惯我考差时的失落被你的苦笑增负;习惯了,你对我的忽略。
你并不是这样的,对吧?也许,如果一直这样,我拿用玻璃拼凑的心,真的,会支离破碎。有时候,你会和我说很多话,可是都是唠叨;我多么盼望你能跟我说一声:“吃饭啦”如天籁之音一般的传入我的心,可是并没有;有的,只是荼蘼之音。
那天,正值夏末,接近尾声。
我在军训中累得喘着大粗气,拿起一旁的水一饮而尽。停息了一会儿,我便再次向操场小跑而去。
看着自己朋友的父母带着丰厚的“犒劳”心里泛起一阵苦涩;面包、水还有一条毛巾。这些便是我今天的所有物品。抹掉汗水,继续训练……放学后,我与同学们道别之后坐在一棵树下。“啪哒”一滴一滴,飘飘散散,苍穹的雨倾泻而下;像一只狼狈的小狗拖泥带水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抬起头,“真不应该在那里休息的”斥责着自己;想起刚才那一幕,泪水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脸庞被大自然的“恩赐”清洗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迷茫的向前走去……“唔!”轻疼的叫出声来,撞到谁了?是你!提着一把伞,慌忙打开,扬起无尽的唠叨:“你怎么回事啊,怎么不拿东西垫在头上,怎么……”此时的您,是我世界里那和煦的阳光!您的肩膀湿了,显然很着急。我笑了——
名叫妈妈的人啊!背后刻画的是多么伟大的无私,多么默然的包容。母爱,用心体会。
【篇五:梦想源于那个您】
尤老师,你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是拥有许多金银珠宝,用之不尽?还是能天天吃着山珍海味,游山玩水?哦,都不是,我的梦想是成为像您那样的老师。在我第一次上完您的课,这个梦想就像一颗种子悄悄地埋在了我的心底。随着和您一天天的相处,我那梦想的种子也渐渐萌芽,生长。
虽然父母都是教师,但我再遇见您之前却从来没有当教师的念头。因为从小我看惯了父母重复地批改作业,辛苦地备课、上课。在我的印象里,教师是个乏味、平凡、辛苦的工作,没有什么色彩与激情。直到我遇见了您,尤老师。五年级时,您成为了我的语文老师。记得第一次见到您,我感觉您的年纪真大!岁月的皱纹在您的脸上肆虐,皮肤也是没有光彩的黄黑色。就是这样的您,走上讲台之后,却活力四射,特别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就像充满魔力。您嘴里说出的话,时而风趣,时而妙语如珠,时而深刻,引人沉思。我们都被您精彩的课吸引了,连我最喜欢做小动作的同桌都忘了摆弄抽屉里的玩具。我感觉从来没上过如此轻松又富有挑战的课。向来在课堂上沉默不语的我竟举了两次。那节课,头一次让我感觉到,教师是有魔力的人,她能把你带进知识的世界。
记得一次单元测试,因为没有好好复习,我只考了七十几分。您把我拉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这回考试错别字很多,以后呢,你每天默写10个词交给语文课代表……”我抬起头,看到您晶亮的眸子里充满了对我的期望。我不敢辜负您的期望,每天坚持默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对字词的掌握更牢固了。这件事虽小,但却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大。教师再不是我以前认为的乏味、平凡的工作,它虽然辛苦,但却值得我为它付出。
尤老师,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您那样的教师,一名有魅力的教师,一名能给学生自信的教师。我的梦想就源于您,我希望将来我能像您那样做学生的红烛,做学生的明灯!
【篇六:那个远方】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只要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题记
远方,多么陌生的词汇。它不是一个地方,不能让去过的人写张明信片回来诉说那里的风景;它不是一段时间,没有厚厚的史书记载它的模样。
我一直相信因果,相信轮回,我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清朝落第的秀才,否则今生怎么会对学府有那样的渴望。像三毛,冥冥中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便义无反顾的去沙漠流浪。那所坐落于纽约最危险的哈莱姆区的大学,对于我,就是远方。
那是我六年级的时候,无意间翻到了书柜里的书,那是一本自传,作者详尽的描写了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经历,那里有蔓延的新锐思想,有流淌的智慧源泉;有苍翠的山林,有清幽的环境。那天晚上,我梦见了它,隐隐约约听见有个声音在呼唤着我。从此,这个梦想深深埋进了我的心底,成了我心中的远方。
曾经的我无疑是优异的,是小区里公认的“天才”,跳过学前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小学,又以全区第四的成绩保送至中学。直到初中之前,我的人生一直是顺风顺水,从未遇到什么挫折。于是我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高中,无比顺利的进入我梦想的大学,找个好工作,辉煌的过完一生。可是到了初中,我才发现,原来这世界上,比我优秀的人有那么多,他们都和我一样聪明,一样有天分,但是他们比我更努力。我的成绩一下子跌到中游,上不去,下不来。那个远方,似乎一下模糊起来。
我开始鏖战于题海,挑灯夜读,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我疲惫,我困倦,我想要放弃;我彷徨,我迷茫,我开始怀疑。那里,真的是我的归宿吗?我的梦想,真的可以实现吗?还是,我应该像歌里唱的那样,把平凡,当作我唯一的答案?我不甘于平凡,却又只能在平凡中沦落。那个远方,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出现在我眼前。它像一柄大锤,重重的击打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昏昏欲睡的我睁大了双眼。是啊,何必去想是否能成功呢?我在奔跑,我在努力,时间唯一不会辜负的人,便是一直努力着的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年级便已学过的话,怎么会忘记呢?我在笑,笑的无比灿烂。我又梦见了远方,梦见我成了那里的一名学生,一切都是那样美好,那样清晰,那个远方,那样触手可及。
我要向前跑,无论有多少冷眼和嘲笑,我知道生命的广阔不历经风雨不会看到,与其苟延残喘,还不如纵情燃烧,有一天总会发芽。既然锁定了远方,就要奋不顾身,撑起手掌,让我隐形的翅膀,变成行囊,带着我,飞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