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融化在心里的味道
融化在心里的味道

【篇一:融化在心里的味道】

路过那条街,已是傍晚,远远地飘来包子的味道,闻着香味,眼前浮现出了奶奶给我做的糖包子,以及那慈祥的笑容……

我从小挑食,也不爱吃包子,但奶奶总摇摇头说:“那可不行,包子营养价值高呢,不挑食,才能长高。”我噘着小嘴,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我和奶奶赌气,总是不吃,我的生气并没有让奶奶放弃想法,反而更激起了她的决心。

夏天的傍晚,奶奶站在厨房门口,阳光透进玻璃,奶奶额头的汗水清晰可见。奶奶用衣袖抹去头上的汗珠,露出慈祥的笑容冲刚进门的我说:“快进来,孙女,有好吃的哟!”我朝里望了望,奶奶神秘地朝我招招手,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飞奔进厨房。

“又是包子,我还以为是啥呢,哼!”我扫兴地嘀咕着。“今天的包子是新品种哟!”奶奶拉着我说道。我盯着包子,包子冒着热腾腾的烟,有点泛黄,油油的,像在油锅里浸过一般。房间里,飘着一缕一缕刚蒸好的包子味。“尝一个吧,乖孙女!”看着奶奶满头的汗珠,我伸手拿起个头最小的一个,放在鼻子前,有微微的甜香味。我张开“嘴巴大门”轻轻地咬了一口,里面融化的糖馅儿像呆了很久的“囚犯”涌了出来,灯光下糖馅儿闪着晶莹的光泽。我立马接在嘴里,烫烫的,如一股滚烫的开水冲进嘴里,吹一吹,再来一口,哇!甜而不腻,馅儿里夹杂着油渣脆脆的,有嚼劲,芝麻和糖的香甜留荡在口腔,回味无穷。

那份香甜,融化在口腔,甜腻到我心里。那一刻,吃着糖包子,奶奶那甜甜的爱在我心里蔓延开来。从此,我打破了不吃包子的魔咒,爱上了奶奶这独一无二的糖包子。

“女儿,到家了,别发呆了!”我扭过头来,冲妈妈一个笑脸。一周住校的生活,我想家了,想奶奶,想家里的饭菜。

回到家里,奶奶正在做饭,我紧紧地和奶奶拥抱在一起:“奶奶,我想吃糖包子了……”

【篇二:这个仪式,让我融化】

大铁锅下,柴火的点点火星渐渐变弱,烟雾在整个厨房中环绕。透过呛人的浓烟,是姥姥端着一碗鸡肉粉丝汤。

这是每年我回到姥姥家才能吃到的,也似乎是因为这样,鸡肉粉丝汤成了我回家的欢迎仪式。

我找一把小椅子在桌旁坐好,望着姥姥小碎步跑来的身影。"鸡肉粉丝汤来了!"这是每年必经的仪式。我轻触一下热乎乎的碗壁,暖暖的;双手捧起它,心里暖暖的。碗的上方有小小的清烟,吹一吹一动一动的。我拿起筷子,口水在嘴里滑动,早已迫不及待。

用筷子夹起粉丝,"噗通"粉丝顺着筷子滑下去。我又夹了几筷子"滋溜"两下,粉丝顺着嘴巴滑进了肚。黄色的高汤中粉丝剔透,几块白色的鸡肉让人欣喜。绵密的粉丝与很有嚼劲的鸡肉放在一起恰到好处。这新年回家的仪式简直让我心都融化了。

坐在姥姥家的小椅子上,有点不稳,四条腿高低不平,水泥地面也有些坑坑洼洼。但吃到这人间美味,在哪里都幸福,在哪里都能让我融化。

有一年我偷偷到厨房看姥姥做鸡肉粉丝汤。姥姥以前总是不让我进去,我一定要一看究竟。姥姥用木柴生了火,拿扇子扇着。烟雾越来越呛,慢慢弥漫,渐渐让我睁不开眼。姥姥在里面忙活着,鸡肉的香气渐渐向外扑来,伴着姥姥的咳嗽声我的眼泪掉了下来,不知道是因为烟火太大还是被姥姥所感动。

厨房里烟雾缭绕却异常温暖,我的心被这温度融化也被姥姥充满爱的仪式融化。

姥姥从这浓雾种走出来,柴火熄灭了,我融化了。

【篇三:善念,融化人心的冬天】

撷一泓弱水,袭一身清风,一路烟火明灭而春光偏私,遍织情谊,我给你一身温暖袄。九月白露,十月霜,路过街边一场大雪就走进了西风尽吹的严冬,在篱落旁,在陋巷中,在草舍边,善念般的冬日阳光倾泻一地,融化了人心的冬天。即使风在吹,雪在下,旷野无人,却温暖依然。

佛陀曾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的社会从来不缺少善念。农民工老王因突发病而被送入医院,院方在没有收到手术费的情况下,就为他做了手术,而老王事后心有感激回报了那些帮助他的人。院方的一个善念,感动了老王。老王的一个善念,回报了更多的人。

人间自有真情在,世界从来不缺少善,缺少的是善意的方式。乞丐,当今社会中如过街老鼠般被人们心生厌恶的群体。但对于这些在社会底层生活的“苦人”,学生却能与之一同在路边吃饭,没有嫌弃,也没有做作,有的是对生命起码的尊重和人性最美的光辉。总说人间自有真情在,但当现实照进生活时,人们关心的往往只是自身的安逸——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家瓦上霜。社会的冷漠往往不是体现在大是大非的决策上,而是流露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善念传道,正是治疗冷漠的最后药方。

因为了一个善念,感动中国人物何玥,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毅然决定把自己的器官捐给需要它们的人,让生命在更美的地方延续,或许在何玥看来,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但在别人眼里却是弥足珍贵的致宝。一个12岁的女孩尚且懂得将善念传递出去,而我们呢?可悲的是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多少人在自己遭遇不辛时怨声载道。恨天恨地恨人,但在面对面别人的悲伤时却轻而易举的当作笑谈。生活是需要我们了解彼此,关心彼此,社会的作用是让一个陌生的群体能团结一心共创美好,而不是让我们冷眼识人,漠然处世。

广厦万间,千起万落。皆处同样的季节,都会经受同样的风吹雨打。费玉清有歌言曰:“人间有天堂,天堂在陋巷。春光无偏私,布满了温暖网。在我心里,自有一片陋巷,炽热而绵密的织成温暖网,步入这一片萧索的荒无之冬,我凭着一颗善意的心,在山间,在旷野,在高原融化着一片片温暖的大地。

【篇四:用人情融化“坚冰”】

你在繁荣的信息时代享受自动化的便利,你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下对人类闲适的未来有了信心。你开始喜欢上了这种被严格操控的精准度,即使不分昼夜也能一贯地严谨。你的心中筑起了一块块计算机时代的“坚冰”,你是愿意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还是从一个饱含人性的角度,用价值观和同情心,来融化这些坚硬?希望你能恪守住人情的柔软,希望你即使被“坚冰”包围,也依旧有融化它们的勇气。

今年的中国法律界引发了一场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一台输入了全部法律法规和相应处罚措施的计算机将投入民事审判的使用,然而当计算机得出审判结果后,法庭依旧会有一个团队依此进行重新量刑。这台计算机的使用,弥补了审判员们可能存在的对条例的误解疏忽,然而最后人为量刑的加入,更是最好地体现了人情,成为在法律的坚冰面前,不可忽视的存在。因儿子入狱而无法安度晚年的双亲,为他们提供老年生活的保障;为母亲服刑却依旧年幼孩子特设定期看望的权利……这些温暖人心的举措,都是由于人心中价值观和同情心的存在,充分考虑行刑的后果而产生的。我们无法想象如果除去了人为量刑的环节,服刑将是一个多么残酷冷血的历程。与此相似的,美国有一位年过八十的老法官,依旧服务于民事判刑的第一线,他能将法规与人情完美地融合,拥有着为人称道的善心。当地人因此更规范行事,心中永远保留着对世界的温情。或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需要用规则来坚守,但人情让世界有了该有的温度。

朱自清爬月台可能真的有悖站台规定,但我们更愿意去欣赏父爱的体现;交警拦停所有车辆为行路缓慢的老人让行或许真的不符合指挥规则,但我们看到了社会大爱的存在。我们在如同计算机般机械的道路上走了太久,有时候情感的丰盈,令这个充斥机械的世界有了更明媚的光景。

有一个话题一直在如今被讨论得很热烈。人工智能风生水起的当下,未来的机械会不会超越、甚至控制人类?答案是不一的,但就当今来看,如果人类思想中独有的价值观和同情心无法注入人工智能,我们就无法否认未来的机器人会血腥地按照定式主宰世界。人情,令我们的世界拥有了争端中的和谐,有了行为的底线。令思维没有坚冰,令每一个罔顾后果消失在人情生长的地方。

时代喜欢改变,但无论如何,请用心脏生活。

热门推荐
1赏花大会
2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3时间煮雨
4走进
5“安全文明教育年”启动仪式发言稿
6凤凰游
7哈尔滨的冬天
8跟着光
9哦这才是秋天作文
10珍贵的礼物
11一次有趣的旅程
12画画就是放飞自我
13我的好哥们
14快乐的教师节作文
15遇上碎片化生活
16爬山的启示
17风景作文
18暑假记事的作文
19美丽的公园
20读《超级市长》游感
21记一次运动会
22妈妈我欠您一束康乃馨
23阳光灿烂的日子
24年轻的我们走在幸福之路上
25有趣的游戏
26小学想象作文
27梦江南
28我的青春摆渡人
29最好的朋友
30新学期新气象新目标演讲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