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耸的作文

【篇一:早晨】

一片朝霞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小鸟们唱着欢乐的歌,露珠宝宝也绽开了它们的笑脸。

迎面吹来的寒风,拌着优美的音符,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空中云雾迷蒙,犹如一张无影的纱帘,拢住了正在睡觉的太阳公公。“喔喔喔……”公鸡们也不甘落后。清晨,叫得最快乐的就是我们的布谷鸟,“布谷,布谷……”这叫声犹如闹钟提醒人们:不要睡了,赶紧起床干活去吧!

高耸的西山,清澈见底的小泉,天上的云朵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地上的小草们躺在柔软的泥土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堂。高大挺拔的大树,绽放出青春的色彩,绿绿的叶子,粗壮的枝干,高大的身躯,好像一个个上了前线的士兵,勇猛向前。满山遍野的绿色,高耸的西山,清澈见底的小泉,这就是早晨的视觉。

呀,这是什么味道呀?啊,原来是花香!兰花、杜鹃,他们争奇斗艳,有的散发出暖香,有的散发出清香,使人流连忘返,还有的散发出浓厚的香味,啊,真香!咦,这是什么香味呢?喔,原来是泥土的味道。它带着露珠的问候,小草的礼物,风的安慰,太阳的祝贺,散发出了迷人的味道。浓郁的花香,泥土的味道,这就是早晨的芬芳。

我喜欢早晨的声音,早晨的视觉,早晨的芬芳。

【篇二:与那片青松林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家附近有一片青松林,长得高大,粗壮,陪我度过了很长时间,自然,我对“它”了解的够深了。

青松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我见过最粗的有碗口大小,青松的叶子是针形的,每棵青松叶的颜色不一,有的浅绿色,有的深绿色,叶子长度也不一,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春天,正是麦苗反青,杨柳吐绿的美丽季节,经过漫长严冬考验的青松,也不甘示弱。春天,春雨潇潇,一株株青松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它们抽出了新的枝,新的芽。看,它们为了吸收充足的养料,得到更多的阳光,它们蒸蒸日上,奋勇争先向上长,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不是应该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夏天,烈日炎炎,万里碧空。那些繁花盛草,奇花异果,经不住阳光的折射,垂下了高贵的头。而青松却不一样,它依然高耸直立,枝粗叶绿,坚强的抵抗着烈日的暴晒。

天高云淡的秋天来了!一棵棵树木枝叶凋零。地面上到处都是枯枝败叶,仿佛在向寒冬的使者乞降。只有青松叶绿枝茂,高耸直立。它做好了一切准备,要与寒冬抗争。

秋天随着刺骨的寒风离去了,寒冬随之而来,狂风袭来,一棵棵大树弯着腰,仿佛在向寒冬投降。而青松,却依然巍然屺立,不屈不绕,抵挡着狂风进犯。直至,鹅毛大雪飘然而落。大雪之后,青松上满是积雪,但它的枝并没有被压弯,它的叶子还是那样绿,依然那样高耸直立。这不禁让我想起陈毅的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青松,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沃土,还是沙漠;无论是平原,还是山顶,就连山崖的裂缝里,我们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的用途极广,木才可做家具。松油可以做润滑油,松子可入药,有的青松还可供观赏。

我很爱看青松,我总爱走出门去欣赏那片青松林。特别是傍晚,因为在那柔和的余晖中,静静伫望着它,你总能感受得到它的魅力。

它呀,就像守卫祖国的边防战士一样,高耸直立;它呀,还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枝枝叶叶那样齐,那样的直立;俗话说:“站似一棵松,”这不正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吗?

啊!青松!你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翠而不骄,四海为家;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你不怕严寒,敢于斗争。你是我童年生活中最绚丽的回忆。

【篇三: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我有场华丽的约会,约在来年的春天。

约在清澈见底、湛蓝碧绿的湖边。有鱼儿用天青色的鱼尾拍打着水面,带着珍珠色泽的鳞片在和煦的阳光下发亮,不时溅出银色的水花,鱼鳞在水花中一闪,闪得叫人花了眼。

约在盛开的花丛,青翠的草坪上,闻浓郁的花香,看万紫千红的盛放之宴,看带着露水的娇嫩的百合和水仙,看雍容华贵的层层叠叠的牡丹,看有琥珀色黄毛的伶俐的金毛犬,柔顺的毛发在金黄的阳光下被镀上了辉光。

约在高耸的密林,由千百种绿色糅和而成的千年树林,看树干上风沙的磨砺,看年轮里时间的秘密。看灵巧的身上的斑点如洒着点点星光的鹿儿慢慢踱着步,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便受了惊似的,迈开矫健的长腿,向丛林深处跑去。

约在令人瞻仰的高山之巅,看云彩的流动,听苍鹰苍穹深沉的号叫划过天际。我要站在这高耸的山峰之上,用最炽热的感情,迎接你——春的来临!

春啊!无论用多么华丽的形容词,都不能将你的高贵描绘;无论是多么精妙复杂的魔法,都不能将你的神秘渲染。

春啊!你着如此一身华丽的盛装,前来赴我们的约会!

【篇四:好一道风景】

我曾看见过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沙滩,高耸的青山,美丽的森林。但我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刻在我心中的那道最为美丽的风景。然而,在这个夏天,我收到了这个世界发给我的邮件—那道最美的景。

那是一个有如火骄阳的星期六。天上的那个大火炉烤的每个人都十分焦躁不安,我和妈妈也不例外。因为我们得去商场,所以不得不挤上那充满黏糊糊空气的公交车。公车上人挤人,使周围变得更加闷热,每个人的脸上又增添了不少不悦的神色。每到一站,上车的人很多,下车的人寥寥无几,车里的乘客们有的唉声叹气,有的低声咒骂。又一站到了,这时,正在上车的一位妇女吸引了我的目光:她很胖,头发卷卷的,脚上穿着不那么干净的布鞋,看起来大概有四五十岁,可挺有精气神儿。但吸引住我的不是她的外表,而是她手中那几个像行李的大包。这种公交可不拉长途,提着这么多行李,大概上错车了吧。我不禁这样想到。

正当我对此感到惊异时,只见她费力地弯下腰,拉开包,从里面拿出几十把扇子,分发给公交车里的每一个乘客,这个举动顿时打消了我的疑问,同时我对她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每一个收到扇子的乘客都微笑着向她道谢,而她只是说:“不用,我家里的扇子很多,天又这么热,你们这些乘车的人肯定也不好受,算做点好事吧!”因为这位妇女,满车的气氛也和谐了很多,随着阵阵凉风,车里的抱怨声都消失了,每个人都耐心的等候着下车—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一位好心人对社会与人民的爱心与奉献。

当我再次来到市里时,在另一辆公车上再次看到了那位熟悉的妇女在发扇子,看到她的背影,我突然醒悟了:最美的风景,不是浩瀚的大海,也不是高耸的青山,而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

这时,我突然想到一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篇五:张家界写景作文】

叮!随着一阵开门声,车上的乘客连忙争先恐后的跑下车。一阵阵凉风袭来,带着青草的香将原本的劳累吹散。路上的花儿鲜艳动人,两旁的小草娇滴欲翠。一颗颗古树拔地而起,摇摆着枝叶欢迎着游人。桥下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一抹抹金色时不时出现在人们眼前,好奇的打量等着这些陌生人,荡起阵阵涟漪。

走进黄龙洞,人们好像看见了人间仙境一般,望向远处的一个个洞穴。在灯光的照耀下,洞内的钟乳石穿上了一件件由彩虹织成的霞衣。向头顶望去,一簇簇钟乳石从空中垂下,在岁月与大自然的雕琢下,化作一座座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琵琶精所居住的琵琶洞,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时,众人的眼光停了下来,不约而同的望向“定海神针”。在他高耸的身躯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周围的竹笋静静地伫立在他身旁,像忠诚的士兵一般。

据说钟乳石生长很慢,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块钟乳石的形成需要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人们称赞它们,却不知在这称赞背后它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我想起了普雅花。这是一种生长在安第斯山脉的草本植物,花期为两个月,开花后长十米,足有一千多的花。绚烂无比,惊骇世俗。然而,却无人知道这短短两个月的绽放,却需要100年的努力。是什么激励着他们不断生长?是什么让他这让们永不放弃?他的永不言弃不正是人们所缺失的吗?

天子山,你在群山峦起的地方。这里没有公路,没有电梯想要到达顶峰,只能靠步行。无数个台阶,这不仅仅是娱乐,还是一种对意志的考验。

走在陡峭的石版上,越往上人就越发稀少。远远望去,云雾缭绕,仪态万千,高耸的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终于来到山顶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好像在移动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相互交接,形成万千景色。

这短短的三天,却是让我明白了,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道理。

【篇六:游张家界】

自古来,诗人,词人游名山、名水、名楼总会挥笔写下一篇豪情壮志的诗文,如苏轼的《赤壁赋》,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王勃的《岳阳楼记》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些都是为后人所传诵的名篇。诗人在诗中描写出了那种清淡优雅,心旷神怡的意境,这种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今,又有什么比自己亲身体会这种意境更有趣味呢?

秋天,伴随着夏天的逝去而到来,微风拂,秋风凉,风吹掉了枯黄的树叶,凄凉之情不禁涌上心头,自古诗人多悲秋,如此悲凉的景象,在树木葱茏的张家界却无法表现出来,这里依旧是青山绿水,只有火红的枫叶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生机盎然,笔直高耸的山,清澈的溪水,与游人的嬉笑刚好构成了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的画卷。

黄石寨,与此相连的,是望不到尽头的石梯,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登上顶峰,天刚刚下过雨,高耸的山峰沉静在雾中,真有上出重霄之势,空中微润,登山就像是人生,我们带着好奇心一步一步的在攀爬,目的就是为了看到山顶上到底有什么,不管路途多么辛苦,但还是不忘看一下沿途的风景,累的时候,想过放弃,但是这颗冲动的心鼓励着我爬上去,人生亦如此,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艰辛,要知道最清晰的脚印是印在最泥泞的路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山上的独特的景观一直在吸引着我的视线,飘渺的烟雾,就好像自己是置身于仙境之中,忘却了压力,任由自己放纵在这大山之中。

大自然如同人的心灵,它是纯洁的,是干净的,是明亮的,至身于山水之中,忘却了一切,只是还依晰记得自己的存在,大自然是美的,就好像人的思想一样,单纯,无污染。

哗哗的流水,左右摇摆的鱼,参天的大树,奇形怪状的林荫小道,自然地气味沁人心脾,夏天的炎热被秋天的凉爽所掩盖,沿着金鞭溪走下,一路上参天大树,林荫小道,高山耸立在袅袅烟雾之中。

大自然是可亲的,可爱的,可近的,它的美,是需要我们来缔造,它的纯洁,需要我们来保护,用双手呵护这天堂般的人间。

【篇七:伴我一生的引航者】

若将漫漫人生比作波澜壮阔的海洋,那么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起程到达明天的帆船,一路上,浅滩暗礁,疾风骤雨,阴霾大雾,各种不可知的艰险都会随时出现,而我们是这样的需要一个引航者!

书籍,恰恰是它一直在为我们引航,不断地矫正着我们前行的航向。

读的第一本书,隐约记得是一本早已被我翻的装帧破损的《安徒生童话》,至今我仍然喜欢闲暇捧起它读上一两篇。《海的女儿》那个不完美的故事,却让我深知人生本该如此,我们一直渴求甚至有时不择手段地想要得到的幸福或许是根本不存在的,而我们真真切切的拥有的人生却都是由一个两个的不完美所构成。诚然,那最终化成泡沫的小美人鱼告诉了我:“无论何时,千万别停下寻找幸福的脚步,纵然结果会是很苦涩,但至少在寻找的路上我们快乐过,拥有过。”

年龄在不断的增长,读过《世界名人传记》,看见了精忠报国的岳飞,一片丹心的文天祥,雄才伟略的成吉思汗,不服输的邱吉尔,舍我其谁的巴顿将军……一个个人物或悲或喜的走过我的身边,他们语气轻缓却又坚定的告诉我:“忠于你的祖国,她以她的全部养育你;忠于你的人民,她们以她们的全部支持你:忠于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清楚为了成功你付出了多少,再拼搏一下就拼出一个灿烂的明天!”

或许是从那时,梦想的种子已经悄悄的生根发芽,常常梦见北外的校门,高耸庄严却又温和地伫立在不远处……

韶华易逝,青春期的离经叛道也在我的身上表现了出来,感谢上苍,在这灰暗的时刻让我邂逅了三毛!她追逐自由,一生只为自己而活,从一个优越的家庭跑到了荒凉的撒哈拉沙漠上,一待就是小半生。别人羡慕的目光又怎能阻隔她内心的失落和凄凉。获得了自由,却失去了大半陪伴父母亲人的时光。树木生长的再多么茁壮,枝桠伸展的再多么高耸,却依然心系着自己的根,一生一世如此!读罢《温柔的夜》我那颗原本骚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了下来。望着远方,依稀的看到了我理想的光芒,想起父母为我操劳的已经渐添银发便更加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地前行!

在未来的三五十载,直到生命的尽头,我们枕边都应放上一本油墨香气的书,在你失意时、彷徨时、迷惘时、放纵时她会为你指出光明的道路,给予你内心的坚定和倔强!

【篇八:变了】

有一个地方,那里的天总是蓝澄澄的,和暖的太阳总是在天空上微笑着看着下面。有一天,来了一群人,他们带来了新的科技发明。

“大家快来看!”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村里的宁静。老人和小孩儿从高耸的大树下的树荫中走出。在田里收割金黄色的麦子的年轻人和在家织布的女儿闻声赶去。一群人吵吵闹闹的围着一个铁机器疑惑不解,有个顽皮的小孩儿顺着机器上的梯子爬到上面,又蹦又跳,发出“咚咚”的响声。

“噗”的一声,机器放出了气,将周围的人吓了一跳,都落荒而逃,没见过高科技的他们还喊着:“铁怪兽要吃人啦!”他们躲在草丛里,探出一个个小脑袋。这时,从铁机器里走出来一个洋人,用流利的中文说:“大家都出来吧!这是我们发明的新科技,只要你想要什么东西,给机器一个原材料,它就能帮你加工成你想要的东西,我们在实验期,不要钱!”村民们充满好奇,小心翼翼地走上前,一个胆大的年轻人扔进去一块废木头,大声说道:“我想要一把金斧子。”只听机器里“叮叮”的响个不停,不久便递出一把金斧子。众人看了惊叹不已,纷纷从家中拿出废物尝试一番。“这真是太神奇了!”“是啊!这可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不少呢!”

人们使用机器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有的已经把家里所有能拿出去的东西都给了机器。

“咚咚”,一天清晨,村民们被砍树的声音吵醒,纷纷出来打探情况。只见一个年轻人正用斧子用力地砍着一棵古树。见此,大家冲上去阻止。“你疯啦!这可是咱们村的神树,你会有报应的!”那人像是失了心智,说:“我要得到更多……”

从那以后,不少人效仿这个年轻人,砍了村里的树,拔了村里的草,揪了村里的花去换东西。人们得到的物质越来越多,可没有发现有些东西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人们日复一日砍伐树木,原本高耸的大树,绿油油的小草,鲜艳的花朵和人们质朴的笑容都不见了,只剩下寥寥无几的枯草和满天的黄沙,人们贪婪的笑容令人毛骨悚然。

变了的不只是曾经的世外桃源,美丽的山川与花草,还有人心。

【篇九:身边的风景】

夏蝉长鸣,蜷叶婆娑,太阳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大地。黄山的高耸,树木的苍郁,皆因你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丽;那年夏天,我的身边多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也只因有你的存在。

我与你的相遇一开始并不愉快,至今犹记你那严厉的眼神,每每都深觉惭愧。夏天的炎热,是不敢想象的,太阳它肆意的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试图使每一个人都像它一样热情。久行我干渴无比,难挡喉咙无声的抵抗,猛灌一瓶水,长舒一口气,随手将瓶子扔在一边继续前行。没走几步,忽然感觉肩膀一沉,我扭头一看,原来是你拍了拍我的肩膀。你用严厉的眼神看着我,指了指路边的标牌,上面写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的脸顿时红了,赶紧把瓶子捡起来,你开心的点了点头。当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脑中不时回想起当时的情形。

没想到很快与你有了第二次碰面,当时我正沉醉与黄山迷人的景色,怪柏丛生,高耸的山峰周围云雾缭绕,给周围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忽然前方传来的喧闹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我快步上前,穿过人群,只见你站在那里,一个男子对你大吼大叫,从围观的其他人那里了解到,原来是他乱扔垃圾,被你制止后碍于面子,死活不承认,还指责你诬赖他,你有些无措,那男子见你这样,得意起来,看到这样,周围的人也只是在一边静静的看着。

我看到你那无措的神情,不禁头脑一热,挺身而出,围观的人见到有人站出来后,也纷纷指责那个男子,那人见势不妙,灰溜溜的走了。我对你竖起了大拇指,你露出腼腆的笑容。经过简单的交谈,我才知道,原来你是志愿者,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正被人们乱扔的垃圾所破坏,心痛无比,才在假期来此做义务保洁员的。

听了你的一席话,我深感惭愧,因为平时我不知道随手抛过多少垃圾,以前却从未觉得有何不妥。

你的严厉的目光成为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正是因为有一个个你的存在,我们的身边才少了许多垃圾,多了几分整洁,祖国才山高水清;正因为有你的存在,感化了人生旅途中偶遇的我,让我改掉了自身的一些坏习惯。

只要有心,风景就在身边,装点着人生。

【篇十:老地方】

我坐在大巴车上摇摇晃晃地从市中心一路奔驰,看着远处的风景从高耸的城市楼房直到延伸到地平线尽处的戈壁。敦煌莫高窟,这个无数次在我脑海中浮现的古老传说,在哪里?

终于,一堵高大的近似于土堆的“墙”体进入了我的视野。它无尽地绵延着,“墙”体上无数个错落有致的黑洞,便是那些窟了吧。它们就像一道道伤痕,越往前走,就会发现的越多,叫人心惊胆战。外壁早已因千年的烈风和日晒而变得危危欲坠,在荒凉的戈壁上破旧却尊严地伫立着,似一位痛苦又苍老的长者,正挣扎地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我曾在梦中与这个地方无数次的相会,而如今我看到的,却是万分陌生的荒凉与凄惨:我不再熟悉它了!

踏入洞窟,室外刺眼的阳光仿佛不曾光临过这间阴暗的小窟,一切黑暗得仿佛从远古混沌中走来,黑暗中似乎飘来沉重又阴湿的气息。我细细地靠近壁面,努力地寻找着每一丝古旧的痕迹。这时一条长长的飞带吸引了我,我便随着它缓缓向前追溯,只见一个小小的仙子正演奏着乐器,他的裙带飞扬又舒展着,就像流动的银河一般,透过有些斑驳脱落的壁层仍能依稀分辨出曾经绚丽的色彩——是飞王。不同于课上放大的PPT上的图片,此刻的他在其他佛尊高大的形体下显得如此渺小,和他一样的还有很多的飞天。他们是最卑微的佛,只有在欢庆的时候他们才会载歌载舞地出现,但在经历了那次浩劫后,最渺小的他们却得以幸存。一回头,却发现对面的石壁上有一片凄楚的空白,在四周因年代久远而昏黄的壁画中显得犹为可怖——这不是我脑海中的那个敦煌。

100多年前,思坦因强行用胶将他所认为有价值的壁画粘走并带回德国,最终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探险英雄”。那块白色的石壁仿佛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断篇,却不曾有人问津。莫高窟自开凿以来便在戈壁的风沙中屹立了千年,是中华文明的骄傲。在我梦中的敦煌里,没有了悲伤的过往和屈辱,有的只是千年的荣光和文明的辉煌。然而在这个我所熟识,连中国都曾为之骄傲的老地方,却只能在苦难与沧桑的摧残后沉吟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我们的车远远地从莫高窟飞驰开了。远处,那座巨大的土墙缓缓地远离着我们——它的身上满负着无数的伤痕。那是一个国家的伤痕,更是一个古老的文明的伤痕。我们和它一样,面对历史远去的背影只能默默地感叹时光的无情。这个老地方刻在我心底的,是一种无声的传承与怀念。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在这里伫停,远去,不变的是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渴望,犹如将自己置身于时空里,和古今对话。敦煌会永远的在我心底的最深处,不会随时间而殆逝。

戈壁上的风起了。急风刮起散落的沙石,在一排排高耸的白杨中穿过,呼啸,似一个沧桑的老人无力地哼唱起古老的歌谣。那声音很沉重,却似穿透了每一层皮肤,一次又一次地击打着我的心。莫高窟在血红的晚霞里悄然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戈壁也被这霞光映得通红,似在流血一般,无限悲壮。

老地方,老悲伤。

热门推荐
1窗外
2我最喜欢的奥运比赛项目作文
3简爱读后感
4雨中的训练
5牛耕田
6亮剑观后感
7六年级的感觉
8我非子,子固非鱼也
9我的乐园广场
10今夏蔷薇开
11面对中考,我全力以赴作文
12记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13开学第一天的作文
14父亲的背
15晨曦中的温暖
16难忘那一幕
17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18大自然的声音
19致敬抗洪英雄作文
20风的旅程
21细节
22要共享,也要共赢
23传统节日——春节
24端午节趣事
25我最爱的人
26我自己
27鹅卵石赞
28童眼看生态
29小议娱乐与时尚文化
30猴王出世缩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