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听雨】
天暗了下来,乌云随着一阵阵骇人的风声覆盖了原本蔚蓝的天空。雨,却不慌不忙地决定着什么时候才降落。随即,风也变弱了,皮肤又热又黏,人也开始变得烦躁起来。
雨最终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我坐在窗边,看着一丝丝的银丝落在窗上,滴滴答答,仿佛一首交响乐正在耳边围绕。虽然坐在窗边,却似乎能隔着玻璃捕捉到那一掠清风,清凉而清新,把所有的不适带走。雨势渐渐减弱,窗户上的雨滴落到窗沿上,雨水也从交响乐变为淡雅的催眠曲。
我站了起来,扶着冰凉的手把打开了窗,感受微雨的阵阵清凉,豆大般的雨点和清风交织在一起,向我扑来。我的视线转向了远处的朦胧山景,却突然变成了一片翠绿的草原,我似乎来到了唐朝的小巷,眼前是韩愈笔下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惊觉手中多了一把油纸伞,古朴的纸色,氤氲在濛濛细雨中,我欣赏着绿草的景色,无比惬意地沐浴在柔和的春雨和清风中。直到绿草渐渐散去,再次成为山的样貌,出现在眼前。
雨停了,催眠曲也演奏完毕,我步出了家门,走到外面,乡间的清新气味随即涌入鼻腔,那是雨后特有的气息,是泥土与雨水的混合气息,还隐约参杂着树林湿润后的清香。楼下满地的花瓣宁静地落在地上,“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走出了家门,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乌云散去,雨虽来得突然,却重新把一切洗刷了一遍,“山色空蒙雨亦奇。”然而这春雨把闷热带走,只留下清凉的春风。
【篇二:那一刻我长大了】
周末了,我拿起手机,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悠哉游哉地翻着朋友圈,关注他们的近况。就在这时,一副惊人的照片刺痛了我。“光头男孩,面如纸色,骨瘦如柴,无精打采”这样的照片使我的心涌出了一种心酸,嘴巴里充溢着苦味。
经了解,我知道了原来他仅与我隔着几条街,而他却处在生死边缘上。怎么办?怎么办?我要帮助他,手指不停的在屏幕上划着,思考着想找到一丝线索。找到了,找到了,募捐场地就在文化广场。穿上衣,我推门而出。
募捐场地,人员攒动,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看,那个3、4岁的孩子,手拿一张崭新的钱币,踮起小脚,轻轻放入捐募箱中,那是一颗怎样的心啊!瞧,那一对小青年,失去了往日的喃喃细雨,他俩手牵手,将心底满满的祝愿投入箱中。再看,那位耄耋老者,颤颤微微,抽出低保一部分钱给孩子,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祈盼啊!再看看那人群外的一名出租车司机,车刚刚停稳,只见一个箭步飞跑到募捐箱前,不留名,不留姓,把那一沓毛票塞到纸箱中。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这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令在场者无不催人泪下,顿时把捐款活动推向了高潮。
一幕幕场景,一张张面孔,爱心在蓝天下涌动。广场募捐结束后,微信还在不停的转发,爱心还在不停的传递,一次小小的募捐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人世间爱的力量,使我看到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充满着这么多的真情与真爱,献出我们的爱,不仅可以帮助别人,还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那一刻,我长的了。
我迈着轻盈的步子,望着蓝天,天空的白云好似在对我们微笑,我真心希望那个身患重病的孩子早日康复,能和我们一样在蓝天下健康成长,在美好家园中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