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趣的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对,这就是节气歌,短短的四句话,包含了二十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来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就已经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说法。在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一书中,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后来人们又根据每个月月初、月中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位置,结合了天气以及动、植物的生长等自然现象,总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一年平分成了二十四等份,还给起了专门的名字,这样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就已经完全形成了。
其实,我们中国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比如国画、剪纸、京剧、中国结等等。而我,只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采集了这些香甜的蜂蜜,再将我采集到的这些果实分享给更多国人,发扬光大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篇二:桃源人,我想对你说作文】
【篇一: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多少年前,五柳先生一支超脱世俗的仙灵之笔点墨渲染,勾勒出一片令人向往的世间仙境——桃源。桃源望断何处觅?身居桃源的人啊,可知外面的多少流年变迁?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想对你说大千世界里的无穷故事,想对你说世人对你们的不倦探求。
桃源人,你们可知道,你们的屋舍俨然,池塘桑竹是多么令人向往,以至后世多少人甘心归隐农园。你们可知道,你们的鸡犬相闻,黄发垂髫也是多么叫人歆羡,引得无数人告老还乡只为那一份难得的悠然。不管乱世盛世,你都拥有最令人羡慕的物质家园。
桃源人,你们可知道,你们的与世隔绝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使太多名士一如你们出世独居,你们可知道,你们的悠然自得羡煞了多少人间劳碌客,让经纶世务者也忍不住为之抛弃浮华。无论寒士大夫,你们都拥有最叫人向往的精神城堡。
谁能让时间为之止步?桃源人,历史在你们面前不能推动一秒,你们不仅有安适的生活,更有悠闲恬淡的心境,不随桑田沧海动,不为乾坤日月移。这得天独厚的梦幻之境,多少年来,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从文人雅士到目不识丁,使任何人都向往、着迷。桃源人啊,这样的你们是多么的幸运,与貌似威严的皇帝相比,你们才是真正的精神之王。
可是,你们又是何其不幸。
与世隔绝的你们也许避开了俗世的纷争,可难道真的不想在乱世中有一番作为?生活淳朴的你们,也许富足的享受着衣服与食物,可难道真的不想同外面世界一同发展?封闭了与外界的交流并不可悲,可悲的是禁锢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再看一看,哪些与你们一样企图把自己隔绝的人吧:林和靖纵有梅妻鹤子的无限风流,终不过是梅枯古书,鹤死荒林;近代多少避世的官员们隐而不仕,却仍不免在日寇的铁蹄下遭人凌掠,消极的避世不但得不到自己的解脱,更使时代无法进步。一味将自己与世隔绝,就只能一代一代重复着先人的秦汉生活。你们只是徒把曾经演绎了一遍又一遍,实则只是行尸走肉般不见自我。
如今,又时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偶尔需要闲坐桃源的宁静,但不可放懈的是永远前进,不息奋斗的心。桃源人啊,你抬头看一看吧,如今的世界多么万端变化,多么更加美好。
桃源人啊,我想对你们说,坚守故土的纯朴与面对新的世界间,路在你们脚下。
【篇二: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你或许可以出来走走,外面的世界鸟语花香,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秦汉时期的封建统治已经一去不复返,多少个王朝已经升起又降落,之后,离我们渐行渐远,现在没有王,因为我们的所有人都是自己的王,现在没有压迫,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哦,你或许会问现在是什么社会,我告诉你,现在是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你可以走出这个洞天了。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现代社会是和平安宁的。没有战争的硝烟弥漫,没有兵戈铁马的铮铮响声,更没有因战争而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家庭,所有人都其乐融融的生活着,我们的祖国正笼罩在一片祥云之下,沐浴在一片暖光之中。这里仿佛就是一个桃源之外的桃源,不,这里比桃源更好。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哦,你问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桃源人,我想告诉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会相处不融洽吗?在你们古代的思想伟人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熏陶下,人们温文尔雅,在现代社会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人们积极向上,又沉浸在如此之多的文豪的精神食粮中,受之熏陶那会浮浅?
人们礼让随和,亲切不已。行走在路上,时常看见尊老爱幼的同学,看到拾金不昧的大人,看到保护环境的老人,人们都为这个世界发现着自己。
哦,你又问这个世界有没有坏人?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和谐的人和事。就像每一首交响乐演奏中都有不熟练的琴手的声音,就像每一个苗圃中都会长出杂草,这不足为奇,但我相信,在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度,所有人的心都会变得澄澈和明亮。
桃源人,你出来走走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变。即使山河依旧,却不再是原来的风景,也不再是原来的感受。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走出这片山之间的缝隙,走出这夹岸数百步的桃林,你会感受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气象万千,这里令你心旷神怡。或许,你会以为你走进了另一个世外桃源。
【篇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有几大不可思议,而中国就占了其中的两个,其中一个便是长城。
长城又被称为万里长城,主要的作用是用来阻隔敌骑的行动。曾有诗誉之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它不单单只有城墙,还有许多的屏障、亭。标相结合的军事防御体系。
从它刚刚开始修筑时就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自镐京,然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了,它的修筑就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时期,也是第一个高潮,虽然修筑的进度较短。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才开始修缮以及连接,所以才故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我们大家所看到的长城多半是秦和明这两个朝代的。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天津、北京等等五个省、区、市。其中河北境内长度大约为2000千米,陕西省的长度为1838千米,加起来总共约8851多千米。但是,秦汉及其它更早的长城长度约为一万多千米,总长度至少为2至3万千米内。
直到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看到长城时,真是钦佩祖先们和劳动人民的团结。
【篇四:我说雕博会】
一提起那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石雕,就会想到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从秦汉的纯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艺术,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膜拜的石雕精品。雄壮威武的秦始皇兵马俑、精致完美的菩萨立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双龙献珠……均闻名世界,被誉为人类历史宝库的明珠。中国惠安——世界石雕之都,中国建筑之乡,第三届雕博会又悄然而至在惠安山霞雕艺文化创意园,这是一场雕刻与多元文化的联合与碰撞。
现场人头攒动,客商云集,不仅有闻名的传统大师工艺,还有现代风格的人体彩绘。打破传统和禁忌,冲破视觉与心灵,让艺术达到新的自由高度。本次雕博会以“共聚世界石雕之都、同襄雕艺产业发展”为主题,采取“展与销、展与气、展与赛”。传承中华传统雕艺精神的“拜师仪式”给予了上一代对这一代的希望,继承雕博文化。各主办单位领导给我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了雕博的来源。怀揣匠“心”笃定前行的王向明先生、守匠心,传匠艺的郑国明先生、政府引导的助推品牌提升,企业联手共创雕博盛会精神的黄泉福先生、热爱这片土地热爱雕艺事业的孔武战先生对雕艺事业奉献了力量。
进入会场,一幅幅精雕玉琢的石雕浮现在眼前,金碧辉煌的庙台精美绝伦,只见惠安女摆着婀娜多姿的身体,在石雕前光彩夺目。一尊又一尊的“大将”显得威风凛凛,细致地刻出了人的神情,犹如点睛之笔。玲珑剔透的手镯,在璀璨灯光的照耀下,展示得无与伦比……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对联:“王冕始刻花乳石,文鹏为祖源流长,壮豪飘逸标书画,悦目赏心看寸方。异想天开刀超笔,抒情敛性阴堪阳。精华韵味赖休养,传统继承启新章。”让惠雕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惠安,激情创业,挥斥方遒,让我们联结共享这一雕博盛会!
【篇五:走过历史】
历史,是埋藏在地底最深处的珠宝,是蚌里晶莹透彻的珍珠,是海底深处沉船内金灿灿的黄金。它外表的朴实却也挡不了内在的万丈容光。诸位,让我们走近历史之中去领略其中的美吧!
我想历史应该是在仓颉创字的上古时期,伴随着文字的发明而出现的。那时的它告诉我们的只是部族战争间的胜与负,部落某位酋长的贤明和巫师占卜得来的结果。而到了春秋战国时历史让我看见了中国当时治铁业的发达,诸子百家那让人应接不瑕、叹为观止的思想与文献。接着历史又带我走到了秦汉时期,让我看到了秦始皇帝一统天下时的威武、楚霸王乌江自刎时的凄凉悲伤。而有落雁之容的王昭君毅然出塞和亲让我潸然泪下、唏虚不已,而汉武大帝的雄心壮志和他的那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气势让我肃然起敬、望而生畏。无疑,秦汉时期是个英雄倍出的年代。
正当我还在回味时,历史又悄然把我带到了隋唐时期。在隋朝我看见科举制的开创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赵州桥与由于炀帝的腐败导致一个朝代的结束。在唐朝,我看见了科学制的完善和唐太宗看见无数学子入长安参加考试时的感叹“天下英才尽收其中。”看见大唐的繁荣昌盛、科技繁华。可以说“唐朝,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骄傲!”
可能,每一个民族都会经历落后带来的灾难吧。中华民族也不倒外,当历史走到清朝末年时中国的屈辱史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带来了科技的落后,而当时的统治者竟然还以为自己是天朝上邦。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无情的打碎了他的美梦。随着战争的失败,清王朝的懦弱逐渐显现。这极大的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列强让大好河山支离破碎、让人民苦不堪言,而清朝的软弱却让人们寒心。
终于,一些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虽然经常失败,但他们不放弃,因为他们明白:“黎明前的黑暗固然恐怖,但终究挡不了黎明的到来,挡不了光明的到来。”在无数次的失败后,一部分坚韧的中国人终于觉醒了,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坚持以民为本走群众路线。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在人民的拥护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1日的那一天,举国欢腾,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一个时代不出英才?如今我们安稳的生活难道不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吗?我们不应该尊敬他们吗?而他们早已是历史,所以我们不应该尊重历史吗?而前几年的几件事让我感到很不解。一是几年前在网络上盛行恶搞名人风!许多值得我们敬仰的历史人物被恶搞,如“杜甫很忙”等,二是有二个省市竟然因为古人祖籍而少的不可开交。这两件事都让我惊诧!我们的历史竟然是被这么对待的吗?这么对待历史是对的吗?走近历史亲近历史是这么个走法、这么个亲法吗?我只能说:“走近历史就是尊重历史,而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比如:二战后联邦德国的总理跪倒在犹太人受害者的墓前,他们尊重了历史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而不尊重历史就是不尊重自己。比如:日本由于他们不尊重历史所以亚洲各国人民都比较厌恶他们。而这种行为终将会付出代价!”
历史是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走近历史,走近过去;走近历史,做好现在;走近历史,展望未来……我们不应该肆意的恶搞历史,而是正确的面对历史、尊重历史!各位,让我们再一次的走近历史,在历史的大海中邀游吧!
【篇六:历史的回眸】
今天是我到武汉的第八天,早上起来,看到外面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吃过早饭,爸爸和妈妈就带着我坐上公交车一起前往位于武昌东湖路的湖北省博物馆!
虽然一路上汗流浃背,强烈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我的兴致却很高。公交车晃晃悠悠前行着,大约四十多分钟后,穿过武汉长江大桥,我们就进入了东湖风景区,一片绿色流入眼迹,我不由得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眼前的景色真美:远处山连着山,连绵不断;近处湖光荡漾,湖面上波涛起伏,湖光与青山绿树相映成辉。远处的青山是由多种绿色渲染而成:深绿、浅绿、黄绿、青绿……层次分明却又相互融合,而那高高低低的群山在绿色的映衬中既不显得冷峻挺拔,也不是那么孤芳自赏,到更像一位江南美女亭亭玉立,矗立在东湖边含情脉脉地眺望泛着银光的东湖。在绿树的掩映中,可以隐隐约约看见那些亭台楼阁的一角,让人眼前不由得一亮。
环山的路如松树虬枝盘曲而上,车子随着山路蜿蜒而行,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爬坡,时而下坡,路两旁笔直的松树,高大的梧桐树,会开花的羊角树,挺拔俊秀的银杏树和那些不知名的树木投下斑斑点点的树荫,让人如入山阴道中!
湖北省博物馆馆区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临时展览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一个硕大的“品”字。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品”字上面的“口”字是与下面的两个“口”字通过连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省博物馆并不像我之前看到的武汉市博物馆按通史陈列的方式来进行展示,而是根据馆藏文物特点,推出了十一个专题进行展示和陈列。每个展厅都别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拾阶而上,进入左手边的大厅,一阵凉风迎面扑来,真凉快!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郧县人”展厅,这个展厅以“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生活工具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对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屈家岭”展厅则为我们展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定居生活和史前文明发生的过程;“盘龙城”展厅则展示的是商代“南土”黄陇盘龙城城址的考古发现,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兵器钺、戈、弩,盛酒的觚、爵、斝、罍,祭祀用的簋、尊、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单单是因为每一件青铜器散发出的那独特的光芒,还有古人那卓尔不凡的智慧和铸造工艺,无一不体现了长江中游高速发展的文明程度。
通过长长的连廊我们来到了“曾侯乙墓”展厅,这间展厅主要展示了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精品,以礼乐文化为主,特别是曾侯乙那套完整的编钟让人过目难忘。巨大的编钟矗立在展厅正中间,这是一套如此精美的编钟,每一口钟上都有精心绘制的纹饰,站在玻璃窗外静静凝视那编钟,仿佛可以听见它悠扬的乐声绵延了几千年,诉说着历史的更替变化。
和“曾侯乙墓”展厅紧挨在一起的是“越王勾践墓”展厅,这个展厅里最吸引人的是那把越王勾践剑,历经千年的岁月,剑依然完好无损,青铜的剑身在黄色的灯光下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光芒,似乎在告诉参观的人们它曾经的辉煌的战斗史!
边走边看,“九连墩记事”展示陈列的展品则为我们讲述的是考古发掘的过程和楚国高级贵族墓的墓葬文化。“秦汉漆器艺术馆”为我们呈现了各种造型奇特、品种繁多、彩绘精美的最具特色的秦汉漆器:彩绘凤鸟纹漆圆奁、彩绘凤形漆勺、彩绘凤鱼纹漆盂、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彩绘豕口形漆双耳长盒……每一款漆器都展现了手工艺人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忍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书写历史——战国秦汉简牍”以湖北省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简牍和书写工具实物为主,使我们对古代先民的“书籍”和“书写”都有了一个直观感受,同时也领略了汉字象形文字的不同形态之美和气势磅礴之美。
上到二楼,我们来到了“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展厅。展厅展示的是明初梁庄王墓出土的遗物,那些金银器物镂刻精细,青花瓷美观大气,无论哪一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与它毗邻而居的“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瓷器精粹”展厅又是以青瓷、青花瓷、官窑瓷器和精美的玉器展示为主。那些玉器散发着温润柔和的光芒,静静地躺在陈列橱窗里,好像在给我们讲述着发生在它们自己身上的那些个动人的故事。我站在展台前,默默看着这些被雕琢成动物、植物、人的玉器,心里想:它是被哪一位能工巧匠雕琢出来的?你瞧,那只有手掌大小的一块白玉上面竟然雕出了十八个姿态各异、表情迥异的罗汉;那只有大拇指甲盖大小的玉雕出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羊;还有那十二生肖玉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而位于右手边的“馆藏明清书画”展厅则选取了明清两代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书法流派人物作品予以呈现。“荆楚百年英杰”展厅展示了近代以来,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科学文化和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革命家、历史人物、文化俊杰、科教精英的事迹和介绍等等!
博物馆的这些展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湖北省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