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撩蜂的作文

【篇一:赞扬竹的作文】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喜欢娇艳的杜鹃,也有人喜欢高冷的梅花,而我却对竹情有独钟。

竹优雅。那高大的枝干、葱郁的竹叶让人心醉神迷,赞叹不已。细而坚韧的枝干展现了低调,挺拔而直立的身姿,又透露出高傲不逊。

竹坚韧。在冬天和春天交错变换的时候,新生的竹笋就已经在土里萌发了。春雨过后,幼小的竹子靠坚强的意志冲破地面,笔直地指向蓝天。竹在生长中不用施肥锄草,也不用遮风蔽雨,无论生在何处,竹都以它坚强的毅力去面对、去生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坚强不屈的品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竹淡泊而自信。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竹:“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没有娇艳的花朵,无需醉人的香气,通体碧绿的纯粹体现了它的高雅不俗,高大笔直的姿态显示了它的超脱独立。竹执着地一节节向上生长,不散布枝条抢夺空间,不扭捏主干摇曳生姿,恪守内心,挺直不屈,由此历代文人赋予它君子的称谓。“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隐忍坚韧的性格与远大高尚的抱负。

竹的全身上下都是宝。古代的人们用竹子做篱笆、墙垣,不仅能防御盗寇,还能保护城池;用竹做各种用品,餐具、家具、毛笔、竹筏等;竹笋还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蔬菜,在餐桌上经常出现它的身影……竹的用途可真多呀!

竹,以虚心劲节、纯朴自然给人以完美的第一印象,更具有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我爱竹,因为它谦逊高雅、坚贞不屈的品格给了我做人的道理和哲学的启迪!

【篇二:我努力读懂竹的担当】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题记

远近,浓淡,粗细,长短。

一幅巨大的国画伫立在我的眼前,眼前这幅画,虽然比不上名家作品,但我要做到这样还差远了。

从小,不知道为什么,我便对竹子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在它的身上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处处吸引着我。宁折不弯是它的专属名词,清廉为它量身定做,勇敢担当由它来代言。

郑板桥说它:“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刘禹锡说它:“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苏轼说它:“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眼前的这幅画让我心生感触,可是远不及我在那片竹林受的感触深。

农村,看似世俗,但不知比城市清高了多少;看似嘈杂,却不知比城市宁静了多少;看似乌烟瘴气,却不知比城市洁净了多少。

清晨,迫不及待得走下楼去,只身走进竹林中去,这儿,和城市一样是朦胧的,不过给人一种想呼吸的感觉。

翠绿的主干,竹竿上有着大大小小均匀而有密集的小水珠,竹叶上有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我轻轻摘下一片叶子,透过这颗饱满的露珠,看到一个更澄净的世界。竹子如同翡翠一般,真有一种身在画中的感觉,层次分明。

走到这儿,我突然停住了脚步,这就是画中,诗中的破竹而出吗?我讶然。那棵竹,它的根部从石头中渐渐伸延过来,不畏艰难险阻,我伸出手,触摸着它冰冷的躯干,一种傲然的正气,这棵竹子的生长环境虽然十分恶劣,土地不肥沃,还有一颗巨大的石头压在它的弱小的身躯上,可是它却无所畏惧,冲破黑暗,与比自己强大好多倍的对手抗争,是因为它坚信,他可以战胜黑暗,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如果我是诗人,我一定写诗赞美它;如果我是画家,我一定画画歌颂它。就如闻一多一般,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折不屈;就如陶渊明一般,宁可自己生活清贫也不与世人同流合污,清廉正直;就如孔子认项橐为师一般,虚心求教。多门高尚的一种担当!

我努力读懂竹子的担当。

不畏艰难,勇于挑战,宁折不屈,清廉虚心。

这是竹子的担当。

【篇三:我的植物朋友】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竹子——它就是我的植物朋友。

我们家对面的山坡上,在许多年前被外公栽了竹子,如今远远望去已经长成了一片翠绿的竹海了,那颜色真是漂亮极了。

春天到了,处处都充满了活泼的生机,竹园里更像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天堂,竹笋从泥土里探出头来,正要跟我一起玩耍呢!

外公告诉我,竹笋能开胃健脾,小时候外婆可没少给我做竹笋吃。外婆说,只要我爱吃,她总会做各种各样有关竹笋的美食给我吃。感觉自己好幸福,在外公外婆的影响下,我爱上了竹笋,可以说是百吃不厌呢!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每当走进竹园,总能闻见清清的竹香,用手摸一摸竹竿十分光滑,听一听竹子的声音,微风吹过,竹叶还频频向我点头呢,发出沙沙的声音。

竹子的生长环境十分差,但它的叶根却十分发达。竹子只要长出一点点,它的根就会拼命地往下抓,穿过岩石,伸进泥土里。它们也是精神抖擞,毫不畏惧,像一排排士兵一样坚强的挺立着,不向敌人屈服。

我不仅喜欢竹子四季常青的顽强生命力,还喜欢竹子虚心的品格。

【篇四:竹之思】

有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有人喜欢凌寒独自开的梅,还有人喜欢石缝间顽强的古松,我却喜欢那最寻常不过的竹。

春雨过后,脆嫩的竹笋从湿润的大地中探出头来,褪下层层叠叠的绿外套,一节一节地向着蓝天攀登,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它那纤纤腰杆格外笔直,像军人一般挺立着;碧绿而细长的竹叶,在微风的伴奏下,哼起歌儿,“沙沙——沙沙——”

忽而狂风大作,几根细嫩的竹子仿佛要被折断了腰似的弯着腰——风静以后,它们又再次那么坚定、那么笔直地站着。我似乎听见竹林深处传来一首悠扬的《广陵散》——身处刑场而从容抚琴,以激昂的丝竹之音作为对强权的反抗,此为何人?“竹林七贤”之嵇康也。他隐于竹林,有着超然物外的洒脱和不羁,不愿被功名利禄所束缚,不愿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而献出了生命。也许我们做不到像他那样为自己的信念不顾一切,但我们可以追求他如竹般的坚忍不拔。

漫步于蜿蜒的竹间小道,会看见群竹中央格外粗壮的老竹。凸显的骨节展示了它生长付出的努力,是它不曾停下的脚步;它没有与群芳争奇斗艳,它只是想着往更高的地方伸展。我们也应如那孤傲的竹,突破困难险阻的限制,往更高的目标拼搏,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竹子四季常青,是因为它放弃了开花的机会。清代诗人郑燮曾赞曰:“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虽像姑娘一般亭亭玉立却又朴实无华,恬淡高雅,大概所有“鸢飞戾天者”与他相处过后都会平息自己追求功名利禄之心吧。

竹不似柳婀娜多姿,但精神抖擞。“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无论春夏秋冬,竹总是以一种不服输的劲头直指云天,笑傲风霜雨雪,展现着蓬勃生机;身上的青纱随风披拂,一尘不染,带着朦胧美和清新的气息,像出尘脱俗的仙女为世人所倾倒。

周敦颐描述过莲的中通外直,竹亦如此。空心的竹是它的谦虚之姿,是它把自己奉献给人们而作出的牺牲。品尝清香的竹筒饭,我为竹洒下感动的泪珠。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庭院里也栽下几枝翠竹,营造一方高雅之地,学习它们的虚怀若谷,学习它们的朴实无华,学习它们的默默奉献,做个高风亮节、坚韧的君子,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迈出坚定的步伐。

【篇五:竹林清浅,桂子飘香远】

时光在指缝中悄然流过,掐指数数,来到江中校园竟已两个多月。

虽已渐入初冬,寒风却依旧没有来到这所美丽的校园。想不到寒风也会怜香惜玉,不舍破坏这处处迷人的乐土。

说起校园美景,倒真是不胜枚举,有静谧安详如夕香湖、梯云亭;有树枝摇曳、微风徐徐如柳梦路;亦有开阔旷达如青春大道……但这都不我最喜欢的景致,配得上“最喜爱”一词的,惟有竹林清浅、桂子飘香的文溪路。

文溪路是每天放学回寝室的必经之路,一路上少不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恰是这熙攘嘈杂的人声,才让文溪路更显清幽。文溪中路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竹林,竹子虽不算粗壮,但一根根坚韧挺拔。郑燮有诗云:“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到了初冬,竹林依旧不改翠绿,只有叶子根部微微泛黄,平添一丝初冬的韵味。

前夜,我也体味了一把苏轼的滋味。疏星几盏,圆月当头,日光透过竹叶间的缝隙,竹影摇曳,倒真有种“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错觉。“愿我为星君为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这片竹林是赏月的好去处,原本被学习的压力扰乱的心神望见这清浅竹林、皎皎明月,便一下沉淀下来。

文溪路亦是一条归家路,溢满了我对家的思念与牵挂。沿途的些许桂树上桂花散发的干净的香,更是郁聚了这两个月来我的太多太多喜乐。每每循着桂花的香气,沿着文溪路走,都让人不由想到一句诗“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虽则其貌不扬,只可见星星点点的淡黄挂在枝头,但它的淡雅的幽香却是沉醉了时光,沉醉了我儿时的梦乡。小时候家门前也有一棵桂树,每个秋季的夜晚都伴着桂香入眠。这或许也是我对桂花、对文溪路如此喜爱的原因。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我想,江中三年的校园生活会是我这辈子最珍视的时光。也许,是因为它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致吧!

热门推荐
1感动的作文
2坐在母亲的背后
3夏日的风采
4老师,我拿什么来爱你
5最好吃的东西
6“黑乎乎”第一次出门
7暑假去看海的作文
8大自然的声音
9我的小仓鼠
10舌尖上的爱
11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
12我印象最深刻的人
13我尊敬的老师
14三年级看图放风筝的作文
15青海湖的静
16傻妞
17写家人像什么动物的作文
18读《资治通鉴》有感
19万里桥西——草堂
20我与书的故事
21保护地球
22依赖着这日子
23与美相伴
24我学会了背书
25长沙的秋天
26鸡年抢食事
27滨江小城
28走过四季
29心儿怦怦跳作文600字
30那一抹绿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