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触摸信仰】
我知道有一种东西叫信仰。
我知道触摸信仰,就是触摸生命的核心。
我知道,尽己所能尽忠尽责,就会成为别人的信仰。
我知道西藏的草原上流传着一段段信仰的传说。
我知道每一个母亲的故事,都会成为一段信仰的传奇。
我知道有三只猎豹的母亲,在孩子的饥饿之时,单枪匹马闯入发疯的牛群,猎食,面对发疯的牛群,以及那刀锋一样闪亮的牛角,一位伟大的猎豹母亲扑了上去,最终死于牛角之下,但孩子们都能享受三只牛仔组成的美餐,它们知道,母亲的血液和不朽的母爱的信仰会在它们体内流淌,我知道猎豹母亲闭眼的那一刹那没有辜负家族的信仰——她的母爱流传了下去。
我知道,有三只老鹰的母亲,在雪花纷飞的冬天,没有食物,就用喙咬住树枝,让孩子们把她当做食物,小鹰长大了,枝头母亲的尸骨成为他们脑海中永不删除的印象,他们将母亲的灵旗与伟大的母爱当作黑暗中的阳光,当作东海的朝阳,当作不朽的信仰。
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信仰。
我知道每一个人共有一个相同的信仰。
我知道它叫——母爱。
我知道——让我们触摸信仰。
触摸一种叫母爱的信仰,触摸一个信仰的,生命的核心——母爱!
我知道,让时光倒转,让我们触摸信仰,触摸生命。
我知道,母亲的信仰可以为我们而处于水深火热。
我知道,闭上眼,去触摸信仰。
【篇二:真心英雄】
唯有少年英雄,方为真心英雄。
霍去病,年方弱冠,眉宇间却透露着少年少有的沉稳与刚毅。一身转战三千里,智勇长驱十万兵。敌人闻之而丧胆,只能“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他可谓少年老成,英气逼人;他的一生何其短暂,只有短短二十三个春秋,却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宛如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响。他的“匈奴未必,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更使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成了一首永远流传的传奇史诗,汉朝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少年统帅而在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灰”,东坡笔下的周公谨更为风流倜傥。这位东吴的军事脊梁,举足轻重的朝廷重臣,统驭三军之时,正是弱冠之年。虽然年轻,却雄才大略。当曹操率领着投鞭断流的百万雄师,怀着“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欲念,意欲一举灭吴之际,这位少年统帅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以一身雍容闲适的气度和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让熊熊烈焰映红了赤壁广袤的天空,把曹孟德的勃勃野心化为灰烬。三国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少年儒将而精彩。
十七岁的夏完淳英勇就义,把自己的热血洒在故乡的热土,但他“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誓言,表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明末抗清斗争中,因为这样一位将军而千古绝唱。
“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毛主席对革命中的巾帼英雄——刘胡兰的赞言,中国革命斗争因为这样一位年少的巾帼英雄而更加光彩。
一个国家,因为它所培养的少年英雄而兴旺;一个时代,因为它所孕育的少年英雄而伟大。没有少年英雄的时代,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拒绝现在流行的“春之梦想”的虚幻,拒绝不堪一击的懦弱,拒绝临阵脱逃的畏缩,拒绝像追星族一样随波逐流的愚昧……
少年英雄才是我们的追求!让我们在少年英雄的磅礴大气中放飞梦想,在少年英雄的冲天伟力中追寻希望。因为,唯有少年英雄,方为真心英雄。
【篇三:青春的呢喃】
十八载,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吮吸着万物的灵气,走过荆棘,走过泪水,走向成熟、稳健。
十八载,带着淡淡的忧伤与落寞,怀着朦胧的希望与憧憬,经历慈蔼的呵护,接受谆谆的教导,走向厚重、充实。
十八载似天涯咫尺,让一切那么接近,让童年祥和的画面一一闪现。
十八载又似咫尺天涯,让一切那么疏远,给人无尽的遐想。
在十八载光阴中我痛并快乐着,演奏着人生交响乐。
一、恰同学少年
蓦然回首,昨日的我想学“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骆宾王一样的洒脱不羁,纵情玩乐;想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王勃一样张扬个性,锋芒毕露;想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一样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想学“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夏完淳一样的英勇豪壮,气吞山河。
二、风景这边独好
十八岁意味着青春,更意味着肩负,肩负更多的责任。
青春需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勇敢与执着。
青春需要“接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气魄与胸襟。
青春需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与飘逸。
青春需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出于左而目不瞬”的从容与淡定。
青春更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顽强与坚韧。
三、青春礼赞
人生如歌,青春似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美妙。
人生如海,青春似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人生如天,青春似云,云游九天,方知天之高远。
人生如歌,似海,像天,退一步风平浪静,海阔天空,守住青春的心去谱写出人生最华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