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石油之城——大庆】
正月初二,我和爸爸陪妈妈一起回娘家。
回到老家,我好幸福呀!太姥姥四世同堂,儿孙满堂,太姥姥、舅姥姥们、姥姥、舅舅们还有小姨,他们都很喜欢我。一大家人很是热闹,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打扑克。还有我们照了一张最全的全家福。
妈妈老家是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是石油之城,城市里面,到处可见磕头机,妈妈告诉我:“这是抽油泵,把地下油抽出来,大家都叫它——磕头机”。好有意思的名字呀!是的它不断点头,一刻都不停息。
妈妈还告诉,大庆第一口井,是铁人王进喜打出来的。在没有设备的情况,就用人抗。井喷时,王进喜就跳进泥浆,用身体当作搅拌机。大庆人都叫王进喜“铁人”。铁人精神,也就是大庆人的精神。妈妈说:“王进喜铁人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大庆的美食也让我难忘,铁锅炖大鹅,用好大的锅,用木头烧火,我第一次见,还可以这样吃饭。真的很好吃!还有锅包肉、地三鲜、猪肉顿粉条,我都爱吃。
我真的喜欢这个城市——大庆。
【篇二:我最喜欢的动物】
我喜欢的动物有很多,有机灵的小猴、高傲的白鹅、懒惰的乌龟,而我最喜欢的是淘气的小鸡。
它穿着一件黄色的羽绒服,圆圆的脑袋上镶嵌着黑宝石似的小眼睛,它还有一张尖尖的硬硬的嘴,它毛茸茸的身体下长着跟竹叶似的脚掌。每到下雪天,小鸡就跑到雪地里画着一副副竹叶画。
小鸡吃食的时候既可爱又调皮。当我听到小鸡一直叽叽地叫时,似乎很饿,于是我二话不说,抓了一把小米就洒在它的面前,那只小鸡死死地盯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那是给我的吗?如果是给我的`,那我就不客气了。”果然它真的吃了起来,它吃小米的时候,头一点一点的,就跟采石油的“磕头机”一模一样。当它吃完的时候,继续跟在我后面,就像我的“小跟班”一样。当我不耐烦时,又给了它一点米,在近处的几只鸡跑过来抢食物,可怜的小鸡被挤了出来,我见小鸡跑了出来,结果我一吼把那几只鸡赶得远远的,那只小鸡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太好了,不光给食物还给我赶走那群大坏蛋,谢谢你主人。”
我那只小鸡十分爱捣乱,有一次看我种下了一颗玉米,它就趁我去玩的时候便把我的玉米粒弄出来吃了。
我喜欢小鸡。
【篇三:我和小鸡】
一天下午,我看到了电视上有讲述消极的动画片,于是我就对小鸡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起了我家顶楼上的那几只小鸡。
我像离弦箭似地跑上楼,兴致勃勃地打开关着小鸡的门。我不由得赞叹道:这小鸡可真漂亮!一身嫩黄的绒毛,尖尖的樱桃小嘴。鸡群中间有一只高高瘦瘦的小鸡,我想它定是那鸡群中的白富美;那矫健敏捷且又威武的,就是鸡群的首领了吧。这可真威风。我继续走进,想和小鸡们零距离的接触,可小鸡有意要远离我,一见我走进,便集体缩在墙角里吓得瑟瑟发抖。
我心想:小鸡们为什么会这么害怕我呢?我可是个好人呀!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小鸡不再害怕我,和我交朋友。机灵的我想到了一个办法——给小鸡喂食。说干就干,我东翻西找最后只找到玉米这一样东西,初给小鸡喂食的我也不懂得小鸡能不能吃玉米,但我还是喂了。我手抓着玉米向地面四周撒去,撒完后再温柔地对小鸡说:”小鸡们,小鸡们,出来吃饭了。”说完后我就跑到门外注视着这一切,乖乖地等小鸡来吃玉米。一只小鸡听见了我的呼喊,小心翼翼地出来查看。小鸡走到玉米跟前,左顾右盼的观望,确定没有敌人之后,啄了一下玉米又快速把嘴收回。在保证绝对的安全之下,探头的那个小鸡”喔,喔。”的叫唤着同伴们出来。鸡群们个个专心致志地吃着玉米,好像还在说:”这玉米可真好吃,我还要再来点。”小鸡们可真有趣,它吃食的时候东看西看,看到事物就叼,像一个磕头机。
这些天,我都给小鸡喂食。渐渐的,我们熟悉了,小鸡也不再惧怕我了,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和小鸡从陌生到熟悉,这让我感受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动物是人类一生的朋友!
【篇四:精选最喜欢动物】
我喜欢的动物有很多,有机灵的小猴、高傲的白鹅、懒惰的乌龟,而我最喜欢的是淘气的'小鸡。
它穿着一件黄色的羽绒服,圆圆的脑袋上镶嵌着黑宝石似的小眼睛,它还有一张尖尖的硬硬的嘴,它毛茸茸的身体下长着跟竹叶似的脚掌。每到下雪天,小鸡就跑到雪地里画着一副副竹叶画。
小鸡吃食的时候既可爱又调皮。当我听到小鸡一直叽叽地叫时,似乎很饿,于是我二话不说,抓了一把小米就洒在它的面前,那只小鸡死死地盯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那是给我的吗?如果是给我的,那我就不客气了。”果然它真的吃了起来,它吃小米的时候,头一点一点的,就跟采石油的“磕头机”一模一样。当它吃完的时候,继续跟在我后面,就像我的“小跟班”一样。当我不耐烦时,又给了它一点米,在近处的几只鸡跑过来抢食物,可怜的小鸡被挤了出来,我见小鸡跑了出来,结果我一吼把那几只鸡赶得远远的,那只小鸡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太好了,不光给食物还给我赶走那群大坏蛋,谢谢你主人。”
我那只小鸡十分爱捣乱,有一次看我种下了一颗玉米,它就趁我去玩的时候便把我的玉米粒弄出来吃了。
我喜欢小鸡。
【篇五:家乡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大庆,那儿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宽阔的草原,地上的草绿茸茸的,像一块大大的地毯铺在土地上。那里还有蓝蓝的天空,天空中的云朵好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糖,镶嵌在蓝色的“画布”上。我们不时能看到黑白相间的奶牛、又肥又白的绵羊。还有棕色的马匹在大草原上悠闲的散步。
其实啊,最特别的不是牛、羊、马,而是“磕头机”,大庆那边的人都这么叫。它们散落在草原上,通常是橙黑相间的,还有红黑相间的。实际上它们是抽油机,它们工作的时候一上一下的.,像磕头一样,其实它们是在把地下的石油冲抽上来,给人们使用。
由于我们是坐在车上看风景的,车子摇摇晃晃的,我的头上上下下,感觉也在磕头一样。突然,我感到一阵微风吹来,原来是爸爸把窗子打开了,我隐隐的听到微风姐姐告诉我:“哇,这里好美,快下车来看看!”我一睁眼,原来我不知不觉睡着了,是妈妈叫醒的我!
这里既有趣又美丽,还有好多好吃的,都不想回家了呢!
【篇六:介绍克拉玛依】
沙漠,魔鬼城,大油田,是最能形容克拉玛依的。
草原,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成不变的草原,稍被黄沙淹埋后,接下来便是广袤无垠的沙漠。一排白杨从眼前闪过,眸中便显了极长一条平顶的“丘陵”,边缘陡峭,山脊纵横,我知道,那是魔鬼城。
当时,我正抬手灌下今天的第三瓶水,在这干燥的地方,哪怕现出一条河,一眼泉水都称得上是奇迹。
随后,我便细细端详这“城”。车愈发近了,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岩石,有着横向的条纹;再近些,又可依稀分辨出每几条横纹之间的色块是不同的,并非渐变,非土黄即淡红。
上了景区的车,我便稍稍失望了。它并没有张掖冷沟的雄丽,亦没有五彩滩的多彩。稍为牵强的比喻与行车扬起的黄沙,令其多变的造型黯然失色。
只是车向前行着,岩峰一转,远方却露出另一番模样。黄蒙蒙的一片雅丹地貌区的腹地,远远的立着一大群汲取石油的磕头机。磕头机上似蒙着薄薄的一层尘土。机座是深蓝的,机头和机械臂则均为桔红,也有银白钢架黑色机体的新型机器。它们排列整齐,成十几列纵队。机械臂下均有或大或小的土堆,几辆满载的货车运行在其中,又有几个人在其中指挥。我只从电视上见过小规模的油田,规模如此之大的,是第一次见。
我便忘了广播里的介绍,只是在一群拍照的人中,向另一个方向竭力想看到那片土地。在漫天的昏黄中,那桔红,深蓝,银白,灰黑,竟如此明艳动人。
忽然想到,六十年前,一座小城因发现大量石油而震惊中国。“克拉玛依”是人们为它取的名字,意为“黑油”。那粘稠涌出的石油积成了一座黑油山,亦成了一眼备受瞩目的宝贵油泉。而今天,就在去年十二月,它又被发现一个十亿吨级的油田。它是一口泉,喷涌的动力将中国推向世界强国。然而,最初它是一座无名小城,隐没于西北众多的无名小城中。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六十年前,一群整装待发的士兵踏上了前往西北的火车,去汲取这“泉”中的资源。他们也只是一群昂首挺胸的孩子,不知来自哪个城市哪条巷哪个门。正值青春年少,搁在破椅上的军大衣打满了各色补丁,袜子也是一片片碎布拼凑的,每天哆嗦着在夜色下研究凿井的技巧,日复一日进行着枯燥繁琐的工作。可军帽下仍是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他们即使是芸芸众生,也默默无闻地做着惊天动地的大事。
克拉玛依的泉,亦是中国的泉。总有一天,那井里冒不出一滴油,而中国这眼泉却永不枯竭。因为,我们也是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