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用勤奋书写我们美好的未来》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高二(10)班的卜雯雯,我是一名音乐生。今天有幸代表音乐生站在这里发言。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我公开的秘密:我学习王海桐《北大是我美丽而羞涩的梦》后一直怀揣着的梦想——星海音乐学院。
但我又确实自感羞涩。在中考时,作为音乐考生的我,目标是南海艺术高中。我非常勤奋地训练术科,也考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可惜,为此我的文化科却拉下来了,结果与艺术高中失之交臂。我来到了狮山高中后,我就暗下决心,必须将文化科搞好。现在我的成绩保持在级前100名。或许这样的分数与星海音乐学院还有一段距离,但我相信自己,因为我还有两年时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我们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作为90后的我们,心中小小的叛逆也许会觉得这句话被说得太过频繁,也已经略显俗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名言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是真理的体现!那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种忠告,也是一种警醒!作为学生,我们理应铭记!
不论是文化还是术科,学习和训练都是苦差事。这句话我想应该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但是我们是学生,主要的任务不可否认就是学习!在这个黄金时期,我们将要完成一大部分整个人生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学习。古人有云:“学海无涯”,此话沿用至今依旧不假。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未知的还有多少。但是如果我们深刻的知道“探索”,那我们其实就已经知道了大部分的知识。值得学习的也就会无限多。
可是学习就片面的理解为学习知识吗?如果真的是,那你就错了!学生学习大部分时间的确是在汲取知识,但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在这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更多更有用的东西!
上课注意听讲,我们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下课后要记得做功课,我们知道了对于我们还有一份责任!
在做难题的时候要思考,我们知道了困难是需要用心思克服的!
在孤军奋战无果时得到同学帮助,我们知道了团结的力量真的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
在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其实这些是很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往往又忽略掉。有的同学学习可能一味的为了结果,但是我们要记住,收获最多的其实是过程,要不怎么会有“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呢?这就是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懂得享受学习的过程,发现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闪光点。
同学们,请记住:选择了奋斗就是选择了成功,选择了约束就是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痛苦也就是选择了成熟!
在这里,我要跟所有选择术科的同学,共勉——术科是要讲技巧的,而且是熟能生巧!我们在训练术科时,必须要眼到、心到、手到,甚至是全身心都要到,我们要相信,只要用心认真去学、练,我们的术科就必定能一步一步地提升,而我们的梦想也必能实现。
希望在未来的两年里,我们与老师们共同进步,共同奋斗,书写我们美好的未来,也书写狮山高中美好的未来。
【篇二:请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最近在《我是唱作人》的节目中大放异彩的90后音乐人曾轶可,凭借歌曲《不明物体》成功晋级,歌词最后的6句排比式发问“有没有人爱我的失败?有没有人爱我的眼泪?有没有人爱我灵魂的残缺?有没有人爱我的孤寂?有没有人爱我的落寞?有没有人爱我天真背后的心碎?”层层递进情绪不禁让人思忖,我们的热爱是否只是爱表面的繁华,而并没有深入到内心的不安与彷徨?
在人们惊叹于这富有灵气的歌词,为这个成熟中带着慵懒的歌手喝彩时,我不禁莞尔,很难想象,她就是2009年快女中承受了90%的骂名的“绵羊音”曾轶可。
相较于其他飙个海豚音简单得像家常便饭的各大音乐院校的音乐生来说,曾轶可好像只有一腔孤勇和破木吉他,为了她,评委沈黎晖和包小柏在全国60进20的比赛直播现场直接吵了起来,包小柏说,比赛要有一个基本准则,不能同情啊!而沈黎晖说,这是一个开放的舞台。
可是包小柏却表现得不是那么开放,甚至说道,都选到全国60强了,你还讲开放?一时间,将曾轶可推上了风口浪尖,铺天盖地的黑料涌上网络,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曾轶可放到我们现在的歌坛而言,也是属于小清新派的歌手了,为何在当时会遭受如此大的恶意,在这里并没有要指责任何人的意思,究其原因,便是不够开放。不够开放的去接受新的事物,抱有固守的旧观念,认为唱歌就是要唱功好,并没有考虑到唱作型选手的自我实现。还有便是,当时网络的不够发达,并没有像现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个各抒己见,想必也就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
然而,随着国家改革发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审美志趣也不断提升,需要也喜爱新鲜事物,不再固步自封,对多种多样的文化领域和形式也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人们允许小众文化的兴起,志同道合的人也也慢慢成为一个圈子,有着自己的文化,不必躲躲藏藏,而是真正的沐浴在阳光下,因为平等,因为开放,人们不再畏畏缩缩,而是大步向前。
嘘!请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让我对你轻轻唱。
【篇三:独处的时候】
人是很不甘寂寞的,哪怕是独处的时候,思绪亦像一缕轻盈的烟雾,随风飘散,到处游逛。
闲暇时会一个人走在街上,疲惫了就会买一瓶水,站在某家看上去很精美的店的台阶上,低着头,望着大理石上映出的那个疲惫而又迷茫的我,一个独处的我,开始望着大街发呆,原本震耳欲聋的音乐生渐渐消减,最终仿佛是老屋的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般,消匿了踪迹。
女人高跟鞋的后跟“滴滴答答”的敲打着地面,好像时钟上的秒针一样,匆匆的向前赶路,于是青春也伴随着时间追赶着前方,最终在我的视野中慢慢变小,直至消失……我仍是那么望着,想象自己是一个伟大的哲人,扮着尘世的装束,观看世间的兴衰,想象自己是一个剧作家,比如莎士比亚,把这些荣辱记述下来,全部续写成《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这样的巨著,而我终实是自己,只能把这些贮存在脑海里。
后来发现小巷也是个独处的好地方,它那么静,好像薄薄的蝉翼,陪我保持安静淡然。走在那些千回百转迷宫一样的巷子,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捧起,就再也读不够,有时会相信那里是神秘力量的所在,那里是庄子这样参透万物却又略带偏激的隐士修身养性的地放,午后的巷子让我想起阳光西班牙,一个叫塞维利亚的城市还有比这更窄的小巷,里面有桌子供人用餐,侍者们在挤挤挨挨的桌子前来回飞穿,似乎跳着一种热情奔放的舞蹈,塞维利亚的小巷曾经也漫步着塞万提斯。拜伦,也曾走过唐璜。费加罗。当把游离的思绪收风筝般的拽回,我看见黄昏的山头被光晕斑驳的晕染,仿佛是安徒生笔下某个小屋弥漫开来的美好温馨。
就在独处的时候,人就会变的清高,有思想又爱幻想,又爱妄想,店前的台阶上,巷子里黄色的砖墙旁,凌乱的书桌前,独处的人们用他们无聊却又不安分的眼睛继续张望,然而独处也告诉我们,纵然这世界有千百种约束,我们的灵魂仍然可以保持自由,那便是在独处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