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夹在筷子里的幸福】
幸福的味道,是甜酸,还是苦辣?幸福是夹在筷子里,浓情于水的爱。
——题记
幸福是什么?对儿时的我来说,不过就是好玩的玩具,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可那时候的幸福,应该不算是幸福吧!?幸福,真的很抽象。似乎就在身边,却总是找寻不到。
全家人在一起吃饭,这是再平凡不过的事了。但是,我却从中品味到了特殊的味道,绝不亚于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夏夜微凉,一家人都到齐后,我们就开始动筷子。爸爸挑了一块没多少鱼翅的肉,夹到奶奶碗里。奶奶接过后,对爸爸笑了笑,又缓缓地夹起碗里那块肉,放回到爸爸碗里:“妈不喜欢吃这个,鱼腥味太重,你平日辛苦,要多吃点!”爸爸又看了看坐在奶奶身边的妈妈,很快地又将肉夹给了妈妈:“你在家天天做家务,辛苦你了,你来吃吧!”妈妈摇摇头,接过肉后毫不迟疑地夹到我碗里:“你学习这么累,一周又难得吃这些东西,应该多吃点!”“我不累,学习挺轻松的。妹妹最喜欢吃鱼肉了,这块骨头少,适合她吃,给妹妹吧!”于是,我又把鱼肉夹给了坐在我旁边可爱的妹妹。就这样,鱼肉落在了最小的妹妹碗里,她开心地咧咧嘴笑。于是,一家人边吃边笑,其乐融融。
这餐饭,我吃得最享受了。不是因为妈妈做的菜肴特别美味,而在于我们之间谦让的那块鱼肉。那块鱼肉,包含着亲人之间暖暖的爱。原来,有爱就是幸福的。幸福的味道,就是夹在筷子之间疼爱。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如此实在,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不必苦苦找寻,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
【篇二:筷子和碗的启示】
爸爸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好坏结合成了多姿的生活,百物结合成了多彩的世界。它们各有各的好处与坏处,甚至有许多是我们的“老师”呢!
从前的我是一个视学习如粪土的懒人,当然,也是老师时常“关注”的对象。一次经历,使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眼前满是红叉的试卷,父亲皱着眉头像极了倒八字,望望一脸无辜的我。唉!这一幕,就像重播了百遍的电视剧画面,现在又是一场回放。接下来就应是一顿臭骂和一堆“为什么”从天而降了。我早已习以为常,毫不见怪了。可这次,父亲却一阵沉默,异常平静地说:“吃饭吧!”我心里不免有些惊讶。庆幸,毕竟是躲过了一劫。因而胃口大开,刚一动筷子,爸爸就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之所以能轻松吃饭,全靠碗筷的完美合作。就像手和笔,眼睛和嘴巴都是一对好搭档,有些东西一起发挥作用,会产生比原来更大、更想象不到的力量,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哦!我懂了,学习也一样,也需要“团结的力量”,要学思勤三者的结合,一起发挥,才能使我进步,取得好成绩。听了爸爸的金玉良言,我才恍然大悟,爸爸也高兴地点了点头……
其实世界上每个生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都是我们的“老师”!那种巨大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不仅要发挥在学习上,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是“好帮手”。比如说我们的班集体,是一棵翠绿的小树,只有我们,每一片叶子不断采集阳光,每一条根不断吸取养料,这棵小树才会茁壮成长。我们人有一根手指,看起来威力并不很大,但当它握成拳头时,威力是不是就大得多了呢?
碗筷的启示,万物的启示,百爱的启示构成了这美好奇妙的世界。
【篇三:公益片筷子观后感】
对于筷子人们并不陌生,但这看似寻常不起眼的筷子,蕴藏的是人们五味杂陈的感情。
中央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中,一位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旧金山,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老人,苍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都充斥着岁月的痕迹,他挂断电话,走到父母的遗像前,用苍老的双手,虔诚的态度,放下了两双筷子,“爸,妈,过年了,我给你们拜年了!”在他的脸上,漾起的是笑意,是思念之意。
筷子中蕴藏着的是不可覆灭的中国文化,这种文化不分地域,不分人物,它只是简简单单的寄托了中国人对亲人的一种思念,它只是简简单的传扬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只是简简单单的象征着中华民族永存的精神与信念……很多人认为筷子的意义只是为了吃饭,但他们绝不会想到随处可见的筷子中竟埋藏着庞大而不可低估的民族精神!
每逢过年,我们一家人都会一起回到老家,家人团聚围坐在一张圆桌上,每次饭前会拿着两双筷子,端着两碗饭放在先辈的遗像前,插上一柱香,“你们的饭菜我放这了,你们赶紧吃,一会儿要凉了”,短短的几句话,但话中的每一个字不都体现着我们对先辈的尊敬与思念吗?我相信每家每户都是这样,人不能忘本,家和亲人就是每个人的本,即使身处远方,只要心向往着家,那一双双筷子便会带着这种情感,飞跃刀山火海,摆脱世间一切的束缚,飞向家,飞向亲人。
一双筷子,反映着老百姓的生活。
一双筷子,体现着人们对家的思念。
一双筷子,蕴藏着中国不朽的文化。
我相信,文化属于国家,属于世界,但每个人对家,对亲人的思念是相通的,筷子不正是这种感情最好的寄托吗?
【篇四:我发现米和筷子的秘密】
今天,老师神神秘秘地拿出一杯盛满米的杯子和一支筷子,我心里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老师要做什么实验。
开始,老师把杯子拿出来给同学们摸一摸,在同学们的眼中,老师立刻变成了厉害的魔术师,给观众看一看里面是否有假。结果同学们一个也没有查出什么来,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面了什么药。
接着,老师把筷子插进米中,在米上面按了按、摇了摇,把手悬在杯子的上方,说:“我要施展魔力啦!”听到声音,原本讲话的同学也和我们一样,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杯子,深怕错过了什么,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到。紧接着,老师把筷子的柄轻而易举地提起来,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心中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老师好像知道我们的心思,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一做。
终于轮到我了,我的心砰砰直跳。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在米上按了按、摇一摇,然后,我像一个生气的大人,盛米的杯子像一个淘气的小孩,被我提起来,又舍不得打他,就放回了下去。我做完实验便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我悬浮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听到了同学们的鼓掌声,我比吃了蜜还甜。
不过,我虽然很开心,但是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一根筷子怎么能提起一杯盛满米的杯子提起来呢?回到家,我查了查电脑,找到了答案:原来,杯内的米粒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外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米粒和筷子紧紧地吸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盛米的杯子提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一颗好奇心,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双勇于实践的手,就能发现许许多多的科学奥秘。
【篇五:筷子的魔力】
“今天我们做个实验。”“太好了!太好了!”同学们欢呼雀跃,教室里一片欢呼。
老师从门外拿来一袋米、一根筷子和一个杯子。同学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呀。“今天让我们见识一下筷子的魔力。”老师说道。我们一听,一拥而上去摸筷子。“唉!这不就是普通的筷子吗!能有什么魔力?”有人说。“那就让我们见识一下吧。”同学们将信将疑,跟着做起了实验。
老师把米倒入了杯子,又把筷子插入米中。“你们说,筷子可以把这一杯米提起来吗?“我们轮流提了一下米杯,觉得米杯沉甸甸的,就在想:这么沉的米杯筷子能提起来吗?赵思源用筷子提了一下,筷子灵活地从杯子里溜了出来,更别说提米杯了。”大家想想,怎么才能把米杯提起来呢?“老师说,”二年级组失去了一次机会,还有两次。“大家冥思苦想,过了一会,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有了!往里面水。“陆潇楠灵机一动,说道。”可以试试。“我们提议道。陆潇楠端来水,给老师。老师又把水往米杯里倒,杯子里还冒出了大小不一的泡泡哩!看来,杯子里还有空气。老师又把米杯斜过来,把水倒出。陆潇楠把米压平,用筷子一提,米杯就被提了起来。呀!真神了,那么沉的米杯被提起来了。我不由想道。周一铮也要试一试,用了吃奶的力气压了又压,一提可又失败了。老师又把水倒入米杯里,直到米杯不冒泡了才把水倒出来,压平,一提就成功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答不上来。”那是因为当水把米粒中的空气赶走时,米杯里的气压小于外面的气压,筷子就能施展它的魔力,把一整杯米轻松地提起来。
啊,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篇六:夹在筷子里的幸福】
母爱,是天空中翱翔的雄鹰,我就是它精心呵护下的雏儿;母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我就是它怀中无忧无虑的鱼儿;母爱是挺拔的大树,我就是它哺育下甜美的果实。
晚上,星星依偎在月亮的身旁,似乎在谈论着有趣的故事,而我则缠绕在妈妈的身边,看着妈妈在灶台前忙忙碌碌地做饭,忍不住也叫妈妈让我尝试一下。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妈妈,她就是不让,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兴如,做这菜太危险了,妈妈以后再教一个简单的,好不好?”妈妈疲惫的脸上露出慈爱的神情。我就像只小白兔,乖乖地守候在妈妈的旁边。
终于,妈妈把让人垂涎欲滴的饭菜端上了桌,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看到妈妈的手腕上被烫了几个小块儿的红点儿,我在心里明白了一件事。
饭菜端在桌上,妈妈却不吃,一直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饭相,有时还“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看见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妈妈,你也吃嘛,干嘛老是看着我呀!”但妈妈却只夹了一点青菜放进自己的碗里,而我最爱吃的鱼原封不动。妈妈知道我喜欢吃鱼背上的肉,就特地把一大块鱼夹给我,但又生怕我被锋利的刺扎到喉咙,又把一根根鱼刺小心翼翼地拔掉,神情是那样仔细,认真,仿佛在做着一件无比神圣的事情,然后才慢慢地送进我的碗里。看着我快乐、满足的样子,妈妈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像春天的花儿般绽放。不一会儿,妈妈又把菜一堆一堆送进我的碗,生怕我吃不饱。我看着碗里小山般饭菜,又看看妈妈的碗里好像什么都没有。我心里又明白了一件事。
妈妈的爱就是这么平凡,这么无私,她不需要你付出任何回报,只求能看到你幸福快乐的笑脸,她就会心满意足。母爱就像绵绵的春雨,洒进我们的心田,滋润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