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我读懂了思乡
我读懂了思乡

【篇一:我读懂了思乡】

小时候,思乡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线。长大些,思乡是一句亲人的祝福。后来,思乡是一本热情洋溢的相册。思乡的概念在我脑海里不停的变化,我一直很疑惑:思乡到底是什么?

在北京,生活节奏是快速而紧张的,我每天的生活被繁忙的学习压成了一条线。即使是过节,也感觉分外冷清,好像,节日的那份愉悦是属于别人的。

春节前,我们一家人就匆匆赶回老家。下了飞机后,我们赶紧坐上大巴,打电话告诉外婆:我们再过三个小时就到站了。一下车,外婆就笑眯眯的迎上搂住我,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绽放的花。后来我们才知道,外婆一接到电话就坐不住了,早早就到车站等候我们,足足等了三个小时。我的老家共有十多口人,回到家时,家里更是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热情的笑脸,大家都为我们回家而感到高兴!就连家里的大黄狗,也翘着尾巴跟在我身后绕个不停,好像在欢迎我回家。我一下躺倒在床上,看着窗外低矮的平房,突然觉得城市的繁忙与喧嚣都远去了,好像自己的精神忙碌了很久,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我这才明白,思乡就是背起行囊,踏上归途,不辞千里,重返久别的故乡,就像是倦鸟归巢,寻找内心的安宁。

我参观过金碧辉煌的故宫,攀登过绵延千里的长城,体验过泰山的“一览众山小”,感受过云冈石窟的恢弘气度……但我仍然时常想起云南老家那“天苍苍,野茫茫”的红土地。站在三楼阳台上,眼见蓝天,白云,红土,青山,瓦房,耳听熟悉的乡音和鸡鸣狗吠,这是在云南乡村才会有的独特风景。我常常会俯视家门口的那条小土路,时常会有小孩在玩耍,小鸡在地上啄米,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日光浴。还记得大年初五去看油菜花,车子行驶在路上,就能看见车外闪过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眼前到处是一片金黄。油菜花与蓝天“花天相接”,连成了一片“花海”,真是一幅纯净的美景,一股悠然清爽之风油然而生,我被这美丽的美景醉倒了!我突然明白,思乡就是你走过了千山万水,但还是觉得故乡的风景才是最美的!

思乡,原来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在失落迷茫时鼓励我,想起家乡人欢悦的脸庞,想起外公外婆慈祥的笑容和甜美对我的殷切期望,总能在迷雾中给我指点前进的方向。

【篇二:最思乡的人】

每每读起余光中的《乡愁》,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个女人的身影。

忆起小时,她总是拉着你的手,给你讲她的故乡,她提起那时的穷困潦倒,你呆呆地看着她皱纹早已爬上她的额头,隐藏在发丝中的根根白发,因加班熬夜而形成的眼袋,她轻轻的抚摸着你稚嫩的脸颊,笑着说起那时的事,眼眶中却流出了豆大的泪珠。你不耐烦地转了个身,这样的话题她已讲过太多次太多次,你不明白她为何仍在思念那个荒凉的地方。

月色幽然,细微的谈话声从客厅传来,你打算悄悄看看她在干嘛。

沙发上坐着一个身影,是她,她正打着电话,漆黑的客厅依赖一点昏暗的月光可以勉强看到些东西:“妈,家里都好吗?”声音有些沙哑,也不知那边说了什么,她渐渐地露出了笑容,你第一次发现她笑得那么开心,就像小孩子得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礼物一样,你站在门口看着她,直到那句“您要睡了吗?嗯嗯,晚安。”才恋恋不舍地挂掉了电话。

幸福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含义,也许对于她,幸福便是一个从家乡打来的电话。

你不禁想起她年轻时的经历:毕业后便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这个繁华而又冷漠的城市工作,一呆就呆了十几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个小小的女人,自己承担了太多太多。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窗边,打开窗户,蝉鸣声从外面传来,附和着静谧的夏色,显得无比和谐。手上拿着一个红色的小包,那是她的母亲在她上一次回家时做给她的,金色的丝线,红色的绸布,那一针一线中,是满满的故乡的温情。一阵清风吹过,她抬起头,向窗外看着什么,格外入神。你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是一轮明月,月色幽然,细腻而祥和,她呆呆地看着,嘴里默念着什么,“乡愁,乡愁”无奈的语气显得憔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个小小的电话,我这边,母亲在那边,你此时此刻多么希望月光再广袤些,包容下这个瘦弱的女人一颗思乡的心。

【篇三:月光·思乡】

好久没有写有关中秋的文章了,感觉手失了一些,事实上,这几年中秋的确是我在孤寂中度过的,中秋本是团圆的佳节,我却只能望着一轮明月,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题记

大概有两年我没有回老家了,因为这几年太忙,忙着考级,忙着整理资料,忙着学习,一直抽不出时间回家一次,而因为父母的工作也太忙,也一直抽不出时间陪我过中秋。之团圆的佳节,何时变成一个冷清的夜晚了呢?

去年中秋,我像往常一样做完了一些“工作”,回家后,依旧是冷清一片,丝毫没有中秋团圆的热闹。本想找个地方深情诉说,不想还没有说出口泪就先落在地上,那一晚,天上时不时的有云遮住月亮,月的阴晴圆缺本是很正常的事,我却流下了思乡的泪。那一晚,我彻夜都在思念着我的亲人和故乡。

在今年的同一天,依旧是同样的寂静和冷清,本想在周五晚连夜骑行至老家东阿县,但又不情愿,只能一人在家盼着中秋,思念着身在东阿的亲戚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终于熬到了中秋的夜晚,望着明月,泪又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

去年中秋的同一时刻,我坐在我们天台上,望着一轮明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不是身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也在这时欣赏着明月呢?我只得把自己的思乡情寄托给圆月,让他去给我的亲人吧!

今年的中秋节下午,我回家后,什么也没干,立刻推出那辆自行车,在夕阳的余晖下,飞快的骑向望福山。那是个赏月的的好去处。我只想在月亮升起前赶到那里,终于,我花了近半小时把车子骑到了山脚下,我不想在这里停下,便挂上了1/1挡,很快爬上了山顶。

终于,在夕阳最后一丝余晖消失时,我在山顶的大石头上停下车子,抬起头,把头抬到45度角,因为我不想让泪水流下。这里的景色很不错,可因为黑暗而显得很阴森,我的心情也提不起来。老家里怎么样了?爷爷奶奶还像原来一样健康吗?家里的亲戚朋友怎么样了?家里的那条黑背怎么样了?我的心中尽是这些。心静下来以后,想得更多了。

终于,夕阳最后的余辉消失殆尽,月亮升起来了,我的思想泪也流下来了。

花园学校八年级四班 尹睿轩

【篇四:思乡之韵】

今天,老师让我们一边听music一边写作文。随即,郑老师播出一首用古筝演奏的曲子,我们立即动笔写。

古筝音乐奏响,这首曲的深处仿佛隐藏着一丝丝孤独与悲伤,是我联想到一个故事: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那时秋高气爽,秋风时不时掠过窗边。一个离开家乡很久的人坐在窗边的书桌上,一边望着洁白无暇的圆月亮,一边写着书信,准备寄回家乡。可以看得出现已是中秋节了。这个人看着月亮,想起远在天边的家乡、家人、朋友,秋风再次掠过窗边,给这间小屋增添了许多孤独感与悲伤感。他想:如果我现在能回到家乡,跟家人团聚,那该多好啊!可惜这是没可能的,因为我要打工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儿女。此时,他的儿女已经在小床上睡着了。他想到这,悄然落泪。他曾是一位好职工,公司的栋梁。他一边写信一边流泪。前不久,领导给了他几盒月饼,说:“希望你能继续留在这,不然,后果自负。”

此时,音乐节奏变得更快、更强劲了。

几盒月饼根本打消不了他回家乡的欲望。他想:几盒月饼算得了什么,我一定要回家乡。想完,他奋笔疾书,在桌上“沙”“沙”“沙”地写完一封信,然后,跑步向当地的“快递”寄回家乡。他又跑回小屋里,飞快地收拾东西,叫醒儿女,准备返乡。他带着儿女,行色匆匆地跑向火车站,买了票,回家乡去了。

随着伤感的音乐结束,我的作文也写完了。

热门推荐
1暑假银行实践活动
2正确的方法最重要
3落花触动了我的心灵
4人间自有真情在
5桃花
6放手的母爱
7共享生命
8米路的海读后感
9教师节作文
10变形记
11我的蓝色梦
12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13风筝比赛
14八年级作文
15父亲
16碎片化时代
17我想对父母说
18童话的作文
19寻苔记
20致二十年后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21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22冰雪春节
23课间
24堆雪人看图写话
25唠叨的妈妈
26掌握命运
27因为有你
28精美的剪纸
29一封家书表孝心
30美丽的小花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