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捉蛐蛐】
童年是诗,童年是歌,童年是天边的梦,童年是云间的彩虹。
童年是女孩淡淡的忧伤,童年是男孩坏坏的恶搞。
到了收玉米的季节,妈妈和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去帮他们收玉米。那个时候我和弟弟很小也很贪玩。妈妈让我和弟弟把玉米放到前面的大袋子里面,我们抱着玉米的时候,小手一直在颤抖。
突然我看到了一只蛐蛐站在玉米上,我和弟弟很好奇,把手中的玉米丢到一边,便轻手轻脚去捉蛐蛐了。结果一不小心被旁边的玉米给绊倒了,我们一下子趴到了地上,弟弟忙爬起来说:“蛐蛐呢?蛐蛐呢?”我们起身一看,原来蛐蛐被弟弟给压死了。
一会儿我又看见一只蛐蛐在玉米秸里蹦来蹦去,我们屏住了呼吸,吓得不敢喘气,我用双手捂住了它,为了不让它跑,我用小手抓着它的两个大腿,吩咐弟弟找了一个小绳,绑住它的腿,把它拴在未收割的玉米秆上。过了一会再回来看,蛐蛐呢?原来蛐蛐逃走了,绳上只剩下一个大腿。
我们很失望,妈妈却笑着说:“如果蛐蛐不逃走,还不被你们捉弄死。”
这件事至今想起来还挺搞笑的,它是我童年中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篇二:抓蛐蛐】
有一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地吃好了晚饭,到公园散步,走着走着忽然哥哥听到了蛐蛐的叫声:“咦!这儿有蛐蛐。”哥哥兴奋地说:“妹妹,我们去抓蛐蛐好吗?”我高兴地拍手叫好。
妈妈听到我和哥哥要去抓蛐蛐并吩咐说:“宝贝,小心点,带好妹妹,别走远。”“嗯”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哥哥拉着我的手,沿着蛐蛐的叫声来到一颗树角下。哥哥慢慢地蹲下来,两只手轻轻地把草丛翻开寻找着蛐蛐,我蹲在哥哥身边,也翻开草丛,寻找着,突然哥哥对我说:“蛐蛐在这儿,找到了。”我抬头望去,只见一只蛐蛐扒在草丛里,嘴里“咕哩咕哩”地叫着,哥哥小心翼翼地用两只手把整个蛐蛐都罩住,然后抓了起来。
“哇!抓到了抓到了!”我一边叫一边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我赶紧从妈妈手里拿饮料瓶把蛐蛐放到里面去。哥哥看见我高兴的样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开心地笑了。
【篇三:捉蛐蛐】
记得四五岁时在老家住的时候,有一次外婆和老姨带我一起去捉蛐蛐。当时就是在大路的旁边,蛐蛐最少有几百只,一只蛐蛐的叫声虽然不太大,但是几百只的蛐蛐的叫声就大多了,当时我就觉得太吵了,可我又想捉蛐蛐又想回家玩,心里十分苦恼!
当老姨说她已经捉到了蛐蛐时,我就不想回家了,因为我想知道蛐蛐长的是像知了还是像其它什么?
当老姨拿过来时,我就忽然明白了蛐蛐有蛐蛐的样子,它既不像知了又不像蚂蚱之类的……
我决定自己也去捉一只蛐蛐,就拿起手电筒照呀照,可是只能听见叫声就是看不到蛐蛐,难道它有隐身术?后来我才知道,蛐蛐都是藏在叶子下面比较暗的地方,于是我一翻树叶子就捉一只,我太高兴了!不过后来我想不能因为贪玩就把一个个生命弄没了,最后还是恋恋不舍地把蛐蛐都给放了。
我知道,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主人,大自然也是它们的家!
【篇四:描写蛐蛐的作文】
蛐蛐在别人眼中只是一直肮脏的虫子,但在我眼中,它却是一只堪称完美的虫子。
蟋蟀全身成椭圆形,两只又长又细的触须使他们能识别方向、寻找猎物。又小又圆的头像铁做的的一样,根本穿不透。两只坚硬的翅膀使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保护作用。但它们却飞不起来。壳上的花纹交替有序,使它看起来很凶的样子。六条腿,每条腿都灵活有力,特别是后面的两条腿,像人的大腿一样,最为灵活,最为有力,两腿一磴,使它们蹦的非常高。它们的牙齿非常锋利,像一台切割机一样,任何坚硬的食物进了那里,瞬间都会变成小渣渣。在蛐蛐的尾部,有一个像针尖一样尖的刺,那是它们用来攻击别人的武器。每次看见它站在地上,我都觉得很威风,于是给它取了个外号“蛐蛐将军”。
蛐蛐儿还能奏出优美的曲子,那六条纤细的腿,配合得恰到好处,奏出来的曲子婉转动听,使人一听就感受身临其境的一样,怪不得人们说蛐蛐儿是天生的音乐家,但不是每时每刻它都能奏出婉转动听的音乐,有时那声音也是尖锐、凄惨的。
蛐蛐还以好斗出名,只要把两只野生的蛐蛐儿放在一起,它们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不然它们是不会罢休的。一般被打死了或者是被另一只蛐蛐儿给吃掉,不是死的话,要么是一只腿没了,要么是触须没了。
本来我想见识一下真正的蛐蛐儿战斗,但是因为爸爸养的蛐蛐儿是家养蛐蛐儿,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也不会打起来,只会想着自己怎样逃跑。
看来蛐蛐儿再怎么威风,但它们却还是要听人类的话,因为蛐蛐儿只要在野外生活,它们就有自己的本能,但如果被人驯化后,也只能丧失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