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景德镇游学记——拉坯
景德镇游学记——拉坯

【篇一:景德镇游学记——拉坯】

今天是个大晴天,在景德镇的上空,太阳正用它火辣辣的阳光晒着大地。我们夏令营的孩子们要去学习拉坯。

老师告诉我们,拉坯是做瓷器正式开始的第一步,并且演示给我们看。先把专门做瓷器的高岭土(黏土)放在一个会旋转的平台上,然后接通电源,平台开始匀速旋转,右手用大拇指把泥块的中心压下去,左手轻轻护着泥块。比如说做碗,如果想让碗的口子大一些,只要用食指轻轻放在碗边往外压,随着平台的旋转,碗口就越来越大了。如果想让口子小,只要两只手抱住碗口轻轻向内压就行了。

我想做一个杯子,于是我把大拇指压在泥块上面,随着平台不停地旋转,口子越变越大,越变越深,光滑的坯体在我手中“溜”过,像泥鳅一样滑。我觉得杯子已经足够深了,便开始修理外形。这时我的手越来越干,我赶紧往手上洒了一些水。水可以让手变得湿润,帮助我们减少手和坯的摩擦力,但是水一旦放得太多,坯体就会软掉,甚至塌掉。我先把不平整的瓶口修平,然后拿起海绵吸干了杯底的水。等我的杯子全部完工了,变成一件出色的坯体后,老师要把我的坯取下来。先把平台速度放慢,老师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快速在平台上一刮,就切断了坯体和平台的连接,这样坯体就可以取下来了。

接着,我又做了好几个东西,有杯子、茶叶罐、花瓶和碗。做茶叶罐和做杯子基本相同,因为出来游学前爸爸叫妈妈买几个好看又实用的茶叶罐回来,但我想,我做的茶叶罐虽然不怎么精美,但爸爸一定更喜欢我亲手做的。

拉坯课结束了,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荡漾着喜悦的心情,充满了成就感。我们的作品要经过老师的精细修整、上釉、烧制,才能完成。我多期待看到我的成品啊!

【篇二:景德镇游记】

暑假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让人回味无穷。最有趣的,还是景德镇一游。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奶奶,还有姑姑一家到了景德镇,一下高速公路,就看到街路边的灯都是用陶瓷做的,瞧!说她是陶瓷之都,还真是名副其实,果然与别处不大一样!我真想亲眼看看,这陶瓷是怎么做出来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了陶瓷博物馆,一路上我既兴奋又好奇,心想:“这个博物馆会是什么样的,里面有没有游乐场啊?会有些什么东西?”一连串的小问号,使我对这个博物馆更加向往……

我们首先到了制作陶瓷的作坊里,工人师傅将揉好的白泥,立在一个地下是圆盘,上面是木架的地方,用长长的竹竿,不停地让圆盘转动起来,当圆盘转得飞快的时候,将双手夹着白泥,用大拇指捏着白泥,白泥上面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洞,渐渐地,一个碗的初坯形成了,师傅又将碗的初坯,修得更漂亮,就放在架子上晾晒。我也照着师傅的样子,做了一个小瓶,看着简单,自己做起来还真是有点难,瞧吧,我做的这个小瓶是“歪”的!即便如此,师傅还笑眯眯的说:“小朋友,你真棒!”看把我乐的……师傅还说,等干了后,就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个完完整整的瓶子就做好了,放到窑子烧制就可以用了。哇,太神奇了!工人师傅真厉害!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古窑、瓷器展览区、御窑厂遗址……时间过得真快,一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真舍不得走!

景德镇,我爱您!有机会,我还再来!

【篇三:景德镇之行】

国庆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江西景德镇游玩。

到了景德镇,我们游玩的第一站是龙虎山。一大早,我们乘坐观光车到了竹筏码头,我坐在竹筏上看见河两岸的山峰连绵起伏,形态各异,有的像弥勒佛,有的像断头乌龟,还有的像历尽沧桑的老人头像……坐在竹筏中,我看了惊心动魄的“升棺表演”,就是仿效古人把棺材用绳子吊上悬崖峭壁,再放进悬崖洞里,看得我是胆战心惊。同时,我也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接着我们上了岸,又参观了“正一观”和“太上清宫”,在那里我领略了中国独有的道教文化。

景德镇的瓷器是闻名于世的,所以到了江西就必须去看看这些有名的陶瓷艺术。第二天,我们就去了民俗博览馆,那里展览的陶瓷,有些薄如纸,有些白如玉,一件件作品都极其精致,令我叹为观止。

景德镇真是个好地方,因为瓷器,它被世人所知;因为美景,它令我们流连忘返!

【篇四:我学会了拉坯】

很多人家里都有陶罐、陶瓶,看着很不易做,对吧?不!虽说不是难得让人受不了,可是过程还是比较复杂。

要想把陶泥做成容器,就得先把陶泥做成圆柱体。我把陶泥放在电子转盘上,边用脚踩踏板,边用手轻轻把陶泥“拨”成柱型,旋转过程中,陶泥会被做成圆柱体。

接下来,要把陶泥柱子做成想要的高度。(想要)高一点,就把双手慢慢靠近;(想要)矮一点,就要把一只手放在圆柱顶端慢慢往下压。我想做个大肚子陶罐,就把右手放在柱顶上慢慢下压。压到了最高半尺、最宽半尺的时候我就把手放开了,这正是我想要的大小。

接着,我在想做瓶颈的地方,两只手各伸出一根手指,夹着泥慢慢靠拢,夹到了直径大约3厘米的时候将手指移开了。我又将手指放在矮柱底部,把底部压到了直径约5厘米。小罐的外形已经完成了。

我伸出一根手指,在瓶口中心位置压了个洞,又伸出几根手指慢慢把洞扩大,直到能多放几根手指。我把除大拇指外的手指全伸进去,把里面做成空心的,一个小泥罐完成了。

我将泥罐用木板拿上一张桌子,拿起一些泥装扮泥罐:鸟、树、梅花、“喜上眉梢”四个大字。完成!我喜滋滋地把装扮好的小罐放到讲台旁,就等着烤成型后上彩了。

我学会了做拉坯泥罐,开心不已。我明白了,做事要努力、细心,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最后会有收获的。

【篇五:景德镇之旅】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千年瓷都”之美誉。星期六,我们研学来到了这座名城,一睹了景德镇陶瓷的魅力。

“景德镇”因何叫“景德镇”呢?回来刚进家门就被爸爸问住了我。“景德镇原名叫‘昌南镇’。宋代景德年间,真宗皇帝命进御之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崇尚,著行中国,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久而久之,景德镇由代称转正,成为正式的行政地名。又一说是皇帝偏爱景德镇陶瓷,龙颜大悦时,赐名景德镇,其查无史料记载,不可信。”爸爸述说了一遍,要求我查阅资料,去伪求真。

我们到了景德镇后,按照老师事先编好的小组顺序排好队,跟着导游进入了浮梁县。

首先,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天工开物》和一些制作瓷器的视频后,对这些工匠的手艺十分惊叹,也领悟到了景德镇陶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深意了。导游还告诉我们每个精美的陶瓷都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做成,我们不禁对这些工匠肃然起敬。

然后,我们亲手体验了陶瓷胚子的制作工艺,把瓷土和成湿泥后放到机器上,再调整机器的速度,就可以动手对陶瓷胚子进行塑型。大家七手八脚地制作了起来,其中制作了不少较为美观的瓷器胚子。虽然大家身上到处都沾满了泥水,但体验制作陶瓷胚子的过程依然兴趣十足。

我们还用画笔蘸着颜料在盘子上画了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画,其中还真有不少“抽象派”和“现实派”等作品哦。还有人模仿梵高的《星空》画了“印象派”的画作,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学们真像一个个小画家。

下午,我们参观了“中国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欣赏了不少精美的陶瓷和泥人。一些同学在参观的时候看到人像就学起人像的动作来;有些同学装模作样地对着佛像拜了拜,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还有同学在博物馆里玩起了捉迷藏,因博物馆很大,十分难找到目标,玩得真是开心。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就坐着大巴返回,一路上,大家都在回忆和探讨着此次景德镇之旅,这真是一场有意义的研学活动。

【篇六:景德镇游记】

一心的向往驱使着一路的车。今天,我们达到的目的地是中国最土的一个城市——景德镇。

景德镇的陶瓷名天下。这里的陶瓷各种各样。做工手法独特,最有名的属窑变。制料品种繁多,有紫砂,官窑等等。

这里的人都很土里土气。此土非俗,此土已经超俗。他们土出了个性,土出了名气,土出了财富!生意经,家家都会念。

各店铺老板热情好客,来此购买的人也不在少数。店内杯具,餐具,茶具,用具不计其数。创意独特!

石桌石凳不稀奇。陶桌陶凳以及一条陶瓷狗。将“土”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店铺门口,坐立着一只牧羊犬,不吃不喝不闹。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各位游客。咋一看,好一条名犬!仔细一看,才发现乃是陶瓷工艺。据店主介绍,此工艺品成功的吓过了不少人。由此可见,仿真程度有多!

来了就要消费,千克不变的王道!我挑选着杯具。这是为啥呢?因为本人对奶茶情有独钟!好看的杯子才能存托出本尊的高尚品味。

眼前的杯子千姿百态。上面的图案也是各种花样层出不齐。可以根据个人品味和个人爱好挑选。我望着前头柜子上的杯子,不知买哪个好。

店主上前,告诉我辨好与坏的杯子。在杯中加点水,手掌张开向上,将杯子放到手心上,另一只手的手指沾点水,沿着杯口来回划过声音越清脆,品质越高。

原来如此。然后我就拿了个杯子付了钱,在夕阳的伴随下,带着一脸的满足,回家了。

热门推荐
1雨中撑起的那把伞
2搞定自行车
3我学会了包饺子
4仰望那个篮球筐
5神奇的实验
6欢乐的学校
7跟妈妈学做饭
8铁棒变色了
9童年趣事
10泰国之旅作文
11放风筝
12天地之精华,黑夜之静美
13张家界游记
14与名著共呼吸
15给阿公阿婆的一封信
16那一刻,我长大了
17登山路上
18难忘暑假作文
19回顾2022展望2023
20我品尝了友谊的滋味
21我爱春天
22太阳公公快出来
23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24游贵州
25绕道而行
26餐桌上的谜底读后感
27放下残留的美
28森林里的故事
29爱是一个拉链头
30忘带作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